文/雪落無塵
網(wǎng)上有個問題:人性最大的“惡”是什么?
有個回答被許多人贊:人性最大的“惡”,就是消耗別人的善良。
深以為然。
人性本惡,大多數(shù)人總會利用他人的善,挑戰(zhàn)對方的底線。
但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也不是所有人都感恩你的付出。
一個人最大的修養(yǎng),是給自己的善良留底線,同時也不給惡人留情面。
有種人,他正在利用你的善良,少來往為好。
01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內在強化”。
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傷害他人,沒有得到對方的反擊,而是得到他人的妥協(xié)時,那么,他們會一直重復這個行為。
你以為以德抱怨,就能換來他人的友善,其實只會換來他們更多的怨氣。
前段時間,甜甜發(fā)朋友圈:善良沒有尺度,只會換來他人的肆無忌憚。
我連忙給她發(fā)消息,問其原因。
原來,一年前,她參加了一個公益活動,專門幫助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
剛開始的時候,甜甜和其他志愿者們,只是在周末有空的時間看望老人,陪他們聊天。
慢慢的,她和老人們熟絡起來,每次看他們都會帶著些水果和補品。
老人剛開始很不好意思,叫她不用花錢買,自己已經(jīng)老了,沒必要吃的這么好。
甜甜心軟,聽到老人這么說,心里更難受了,去看望的次數(shù)越來越頻繁,買東西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
偶爾遇到老人發(fā)燒頭疼,她都會自掏腰包,送老人去醫(yī)院醫(yī)治。
老人也開始享受甜甜的付出,無論大事小事,第一時間找她幫忙。
前幾天,有個老人突然病倒,進了醫(yī)院。需要巨額的手術費用。
他竟然打電話質問甜甜,為什么不去看他,為什么不幫他交手術費?還催她快點去醫(yī)院把錢補齊,自己還等著手術。
說到這,甜甜開始有了哭腔,緊接著大哭起來。
問我:“我好心幫他們,結果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做錯了什么?”
我沉默片刻,委婉地說:“你太善良了,善良到他們認為你可以隨意壓榨。”
過分的善良,對他人來說,就像是毒藥,他們嘗到甜頭,只會欲壑難填。
正如一句話所說:通往地獄的路,通常是由善意鋪就。
現(xiàn)實生活中,滿腔善意被辜負的人比比皆是。
為了讓自己合群,我們刻意放低自己,討好別人,對他們有求必應。
為了和同事處好關系,主動幫同事頂鍋,被領導訓斥。
為了留住對方的心,即使他在外和別人不清不楚,也把委屈悶在心里。
我們害怕失去,所以只能選擇妥協(xié),換來他人的心安理得。
一旦我們無法滿足,他們就會忘記之前所有的好,甚至口出怨言,關系最終也會支離破碎。
02
剛畢業(yè)那年,堂妹在公司受盡委屈。
被一同工作的同事指使,因為自己是新人,她選擇了忍耐。
后來的事更過分,好幾個同事工作中犯錯,讓她背黑鍋,導致她被扣將近三分之一的工資。
后來她辭職,去了另一家公司,情況依然沒變,她還是那個大家眼中的“受氣包”。
自己做出的成績永遠被別人冒領,別人犯錯,莫名其妙成了自己的鍋。
最過分的事,她還總被叫去陪酒。
有一次,坐在旁邊的領導趁著喝醉,開始毛手毛腳。她當場委屈地哭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
即使換了地方,她依然沒變,還是大家可以隨意欺負的人。
電影《黑名單》里有一句臺詞:“為什么別人敢在你身上做壞事?是因為你讓人覺得,在你這里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p>
因為在好人眼中,你的性格是太善良心軟,而在壞人的眼中,你的性格就變成了好欺負。
他們認為心軟,好拿捏,總是對你做沒有底線和尺度的事。
你若是選擇妥協(xié),他們不會及時知止,而是更加肆無忌憚,挑戰(zhàn)你的底線。
若還是如此,不去改變,只會被他們壓榨。
03
大多數(shù)人好欺負的原因,是不懂得拒絕,寧愿自己受苦,也要迎合他人意愿。
但你要知道,拒絕并不會影響你們的關系。相反,適度拒絕,代表著你的底線,維護你擁有的權利。
書法家啟功先生非常好說話,無論是誰找他求字,都有求必應。
后來,求字的人越來越多,如洪水般兇猛,嚴重影響到啟功先生的工作。
他吐槽:我這哪里是寫字啊,明明是刷字。
后來他生病,又不好意思拒絕他人,就在家門口貼了個條,上面寫著:“啟功冬眠,謝絕參觀,如敲門窗,罰款一元。”
求字者看到后,安靜地離開了,沒有再打擾。
畢淑敏曾說過:“拒絕就是一種權利,你那么好說話,又有誰能體諒你?”
沒有尺度的善良,就像是一場災難。
于他人是好事,于自己,卻成了天大的爛事。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人際交往,都要懂得拒絕,不要做大家眼中的老好人。
特別是,做人,別跟“得寸進尺”的人,走得太近。
因為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換來真心,可能是寒心。
你可以不傷害別人,但你必須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看到回報;也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看到感動。
我們的善意,要留給值得的人,否則,只會被消耗。
與其做一個任人可欺的好人,不如做一個可攻可守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