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畫的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撿漏,但是,撿漏是一件操作難度極高的事情,而且一般不太容易在近現(xiàn)代書畫中發(fā)生。因為近現(xiàn)代書畫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平易的,標準也統(tǒng)一,好東西大家都看的見,即便是無底價起拍也很難漏掉,上場就是拼誰出的價高。
但是古畫就不一樣,古畫的范圍浩如煙海,評價標準又比較復(fù)雜,多元,立體,如果一個人能夠在一幅畫中,發(fā)現(xiàn)一些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東西,并且拿出足夠可信的證據(jù),那么就是撿漏成功了。
古代最容易撿的漏是年代漏,也就是說比如大家都看到明代的東西,你發(fā)現(xiàn)他是元代的,大家都看到清代的東西,你發(fā)現(xiàn)他是明代的,甚至一張沒人看的以為是民國仿的,洗干凈修復(fù)好以后發(fā)現(xiàn)竟然是宋畫的筆觸和風格,那就是年代大漏了!
本季秋拍的眾多古畫中,總有一些可以撿漏的東西,今天我們看的這件,也許就是一個漏,為啥說是漏呢?這件是沈仲華的墨葡萄。沈仲華是明代富商沈萬三的弟弟,大家都以為這是一件明代作品,但是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沈萬三其實是元代人,而這很有可能是一件元代作品,并且是學溫日觀的作品。
而這樣大的一件元代墨葡萄圖,起拍價只有30萬而已,這難道不是一個漏嗎?
具體這件作品如何,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研究員單國霖先生已經(jīng)對它做了深入細致的研究,下面請大家看他的研究文章(原文基礎(chǔ)上略有修改),這篇文章也是“世界因遺產(chǎn)而璀璨——2018中國古書畫鑒定修復(fù)與保護國際高峰論壇”的主講文章。
久藏日本的元代佳作
LOT3710 墨葡萄圖 立軸 水墨紙本
作者:沈仲華(元)
尺寸:100×32cm
估價RMB :300,000-500,000
專場:藝林藻鑒——中國古代書畫日場
拍賣時間:2019-12-03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賣會
題識:帶雨寒藤朵朵垂,小窻閑對墨淋漓。年來眼底多枝蔓,翻翻憶和棚打倒時。古田為云。
鈐印:沈氏仲華、芬陀利華
說明:沈仲華,宋末畫僧溫日觀弟子。善畫葡萄。
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久藏于日本,具有元代溫日觀風格的墨葡萄圖軸(縱98.5厘米,橫32厘米)。畫本幅無署款,鈐有作者兩方朱文?。骸吧蚴现偃A”、“芬陀利華”,可見畫家為沈仲華氏。
沈仲華《墨葡萄圖軸》題詩
畫上部有古田題詩:
帶雨寒藤朵朵垂,
小窗閑對墨淋漓。
年來眼底多枝蔓,
翻憶和棚打倒時,
古田為云。
題詩書法避開作者兩印位置,可見先鈐有印章而后有題字。
中國早期宋元禪畫有只鈐印而無落款習慣,如南宋牧溪、玉澗等作品不少即是只鈐作者印章而由他人題贊詩。
沈仲華:首富沈萬三的弟弟
沈仲華,名貴,號萬四,為當時中國首富沈富(字仲榮,號萬三)之弟,湖州人,后世遷周莊。
經(jīng)查《歷史研究》1999年第一期載有顧誠先生專題研究文章《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考》,對歷史上傳奇人物沈萬三作了精核的考證,否定了他是明初人的說法。
晚明私人著書誤把其與兒孫輩事跡混淆,加之民間捕風捉影各種傳說,影響到清代史官修《明史》時取材錯誤。文中引用沈萬三之子《沈榮甫墓志銘》記載:“先君子(即沈富)游于故侍講袁文清(袁桷,官侍講學士,封陳留郡公謚文清,趙孟頫曾為之書千字文)之門,公每嘉其敦信義……馮子振(集賢院待制,曾奉元仁宗皇姊大長公主命題《展子虔游春圖》,今卷后其跋猶在)方張聲譽,以文翰自矜許,來吳必主之,深加厚愛,為大書“積善”二字,以表其志”。
此外,文中還引用“弘治六年《吳江志》云:張士誠據(jù)吳時,萬三已死”,由此可推知沈富、沈貴兄弟并非明初人,而是活動在元代。
種種跡象,表明沈仲華是元朝人
畫史上,溫日觀以畫墨葡萄著稱,屬南宋禪畫一脈,而此沈仲華畫,則屬溫氏墨葡萄風格體系。
元末佚名撰《農(nóng)田余話》卷二記道:“古人無畫葡萄者,吳僧溫日觀夜于月下視葡萄影有悟,出新意,以飛白書體為之……其弟子沈仲華,湖州人,傳其法,亦佳,世多見之?!?此書原題長谷真逸撰,作者無考,惟書載至正甲申流星墜地,及至正壬辰紅巾軍入杭事,皆作者親歷,可知其人當生于元末。
陳繼儒《泥古錄》云:“溫日觀葡萄,惟苕溪沈仲華得其法,仲華日觀弟子”??芍獪厝沼^和沈仲華的師生關(guān)系,沈仲華畫葡萄直承溫日觀法嗣。
此畫早已流落東瀛,現(xiàn)為日式裝璜,配有日本畫盒。
沈仲華墨葡萄圖畫作上有古田題贊詩,據(jù)玉舟和尚所題外簽:“葡萄,古田垕禪師贊,帶雨寒藤之語”,知古田為元代僧人古田德垕。
古田德垕,其為臨濟宗斷橋妙倫(1201-1261)法嗣,斷橋妙倫又系南宋國師無準師范(1179-1249)法嗣。
《山庵雜錄》卷上謂:斷橋妙倫“住國清日,泳象潭為首座,垕古田為書記”。據(jù)妙倫語錄后所附行狀,妙倫住國清寺在南宋理宗淳祐十年(1252)至寶祐三年(1256)間。
又,德垕曾為藏叟善珍(1194-1277)侍者,善珍有《垕侍者游浙》詩,詩見《新撰貞和分類古今尊宿偈頌集》卷上。
無準師范——斷橋妙倫——古田德垕三人是師祖,師父、徒弟的關(guān)系
德垕后任杭州凈慈寺第五十三代住持,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凈慈寺被火焚后曾主持募化重建,可見古田德垕生活年代應(yīng)在南宋末期至元代中期。亦可見此沈仲華墨葡萄圖為元畫無疑。
附玉舟和尚外題簽及贊詩釋文一張,在明末清初時期由日本玉舟和尚收藏。
玉舟宗璠(1600~1668),俗姓伊藤,道號玉舟,諱宗璠,號青霞山人,臨濟宗大德寺派大和慈光院開山祖師,謚號大徹明應(yīng)禪師。
到了日本明治時,歸福地源一郎收藏。木盒內(nèi)有其題字:“明治十二年之冬得,東京福地源識”。盒外用漆書題:“日觀筆葡萄,贊古田德垕禪師,玉舟和尚外題”,盒外并貼簽:“日觀葡萄”。可見此時日本藏家將此畫誤定為溫日觀所作。
福地源一郎(1841~1906)為明治時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東京日日新聞》社長,曾任眾議院議員,與福澤諭吉合稱“天下雙福”。
元代畫壇中的溫日觀
在歷代畫家中畫墨葡萄最著名的莫過宋末元初畫家溫日觀。溫日觀(?—1291年后),俗姓溫,初名玉山,法名日觀,字仲言,華亭人,性烈嗜酒,好穿短衣,宋亡后出家為僧,佯狂于市,痛罵楊璉真伽(楊為元初江南釋教總統(tǒng),曾盜掘趙宋皇陵及大臣冢墓一百多處),后定居杭州葛嶺瑪瑙寺,善草書,精畫葡萄,自成一家。
趙孟頫有題詩“日觀溫老師作墨葡萄,初若不輕意,而枝葉肯棨,細玩之纖悉皆具,殆非學所能至。俗人懇懇求之,靳不與一筆。遇佳士,雖不求,輒索紙揮灑無吝色,豈可謂道人胸中無涇渭耶”;
鮮于樞亦以師禮待之有詩云:“阿師已把書作畫,俗客那知色是空。卻憶西湖酒醒處,一棚涼影臥秋風”;
王冕《題溫日觀蒲萄》“日觀大士道眼空,佯狂自喚溫相公。浩然之氣塞天地,書法悟入蒲萄宮。有時潑墨動江浦,叱喝怒罵生風雨。草圣絕倒張伯英,春蚓秋蛇何足數(shù)?龍須倒卷鬼眼枯,枯藤脫落無根株。多年明有喚不下,爛葉搭架秋模糊。流沙渡頭聽鼉鼓,滄海桑田事非古。大士于此不露機,示人落落離言語。只今相去數(shù)十年,看書看畫心茫然。安得美酒三百船?與君大醉西湖天”;
鄧文原稱其畫葡萄“滿筐圓實驪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
明陳繼儒亦稱:“葡萄極得草書三昧法?!笨梢姰敃r和后世為他題詩作文稱頌的名家很多。
溫日觀傳世真跡極為少見,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中國美術(shù)史教授高居翰晉元齋中藏有一幅溫日觀《葡萄圖軸》(圖載《藝苑掇英》第四十一期),學術(shù)界公認為可信真跡。
圖上自題詩:“勺盡涼州沆瀣漿,月隨云影下斜陽。誰知馬乳龍須筆,散作青蓮碧蕊薌。日觀玉山時下降?!?/p>
溫日觀《墨葡萄圖軸》
此圖萄葡枝條勁健,蔓枝轉(zhuǎn)筆靈活柔婉,似寫草書,畫葉在一筆之中帶有不同深淺墨色,且用筆點染隨意離披,葡萄以深墨破淡墨,表現(xiàn)出明暗和體積,其對明清寫意花卉畫有深遠影響。
溫日觀《墨葡萄圖》
另有一幅中貿(mào)圣佳拍賣拍出的溫日觀《葡萄圖卷》有元陸霆龍題跋,謂“溫日觀葡萄為鄉(xiāng)友曾心傳賦,谷陽陸霆龍拜手”。署年“至元癸巳(1293)良月上日”,陸為溫同時代人,可信為溫之真跡。
高居翰藏溫日觀《葡萄圖軸》
此圖與高居翰所藏溫日觀《葡萄圖軸》畫法頗為一致,從這兩圖大致可窺見溫日觀的繪畫真顏。
延續(xù)溫氏畫風的沈仲華
自元代以來,因溫日觀善畫墨葡萄盛譽于世,后世仿其作品甚多,而沈貴仲華畫名不顯,后人仿其作品可能性很?。?/p>
再從畫風來分析,雖然目前尚無他的其它作品可作比對,然可與他老師的墨跡作比較,以淵源關(guān)系來論證它的可信性。
沈仲華《墨葡萄圖軸》局部
此幅沈仲華《墨葡萄圖軸》,枝條筆力方勁,時用旋筆,剛?cè)嵯酀?,樹葉用染葉勾筋法,水墨點染,側(cè)筆刷染,一筆之中有濃淡墨色筆觸,筆墨離披隨意,頗具草書筆意。
葡萄果實以水墨漬染,濃淡相滲,過渡混融,頗有立體感,這種畫法和所傳達出來的即興寫意的筆墨意趣,與傳世的高居翰所藏溫日觀《葡萄圖軸》和陸霆龍所題《葡萄圖卷》兩圖十分相似。
其畫法乃一脈相承,實得溫日觀之嫡傳,在畫格上應(yīng)屬于溫氏墨葡萄一派,加之有同時期僧人古田德垕的題贊詩,可以證信是幅為元人沈仲華的真筆。
另此幅作品也有日本芳春院出具鑒定文書有“真墨不可涉異論”云云。檢索海內(nèi)外各公私館藏,包括各類美術(shù)圖錄收藏著錄等資料,此為沈氏現(xiàn)存唯一傳世之作,足可補畫史之不足,亦是彌為珍貴。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研究員 單國霖
2017年9月
民國畫市—畫事君自有網(wǎng)拍平臺
沒事逛逛 持續(xù)撿漏
民國畫事甄選藝術(shù)書店
買書是最好的交學費
▼▼▼
“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shù)家,專業(yè)解讀藝術(shù)品,直接深入藝術(shù)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shù)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shù)文章?!松婚L,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guān)注我們,持續(xù)接收好文章。
”
評論區(qū)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