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介紹對焦要先說光圈?因為光圈不僅是曝光參數(shù)之一,而且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參數(shù)。正因如此,控制光圈是攝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
說對焦之前,先要看下光圈與景深的知識
說到拍照,就必須要說景深控制。所謂景深,就是照片中清晰圖像的范圍,而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光圈,讓景深變大,或者讓景深更淺。我們使用大光圈拍攝,就會得到更淺的景深;使用小光圈拍攝,就能得到更大的景深范圍。
不同光圈,不僅影響進光量,也影響景深范圍
我們所說對焦,含義之一,其實就是讓拍照主體處于景深范圍之內(nèi)。當然,我們最正確的方式是讓照片主體正好位于焦點處,但是從原理看,只要主體位于景深范圍內(nèi),就能保證主體的清晰。
這里我們需要額外說明一下,景深實際上和四項參數(shù)有關:傳感器畫幅、拍攝焦距、焦點與焦平面的距離、拍攝光圈。四項參數(shù)均可以影響景深大小,在畫幅相同的情況下,實際上光圈對于景深的影響,要小于拍攝距離和焦距。
對焦可以理解為,讓主體位于景深范圍之內(nèi)
但是由于實際拍攝時,我們在確定構(gòu)圖之后,畫幅、拍攝焦距和拍攝距離就已經(jīng)確定了,所以光圈依然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拍攝時,更多是運用光圈來控制景深。
另外需要注意,景深與虛化并不是完全對等的。虛化效果的好壞,取決于鏡頭焦距、光圈葉片數(shù)量、鏡頭光學設計等等。一般情況下,大光圈中長焦鏡頭,會擁有更好的焦外效果,例如更漂亮的光斑形狀,更柔和的焦外成像。
想要得到更好的虛化效果,我們一般借助于大光圈鏡頭實現(xiàn)
說了很多景深的內(nèi)容,我們來看一下實際對焦中,景深與焦點的應用。
首先,拍攝不同題材,需要不同的景深范圍。拍攝風光、運動等,為了保證主體清晰,通常需要縮小光圈,保證足夠的景深。而拍攝人像、靜物等,則需要開大光圈,讓景深變淺,突出虛化。
拍攝風光時使用小光圈,可以得到更大的景深范圍,讓整個畫面都處于清晰范圍
使用大光圈,景深會很淺,就會得到虛化效果
了解了景深,就需要明白對焦。對焦時,一般情況下我們只需要保證焦點在主體上,就可以通過相機完成自動對焦的過程了。一般對焦的流程如下:
選擇正確對焦模式 → 選擇對焦點模式 → 將對焦點對準主體 → 半按快門由相機自動對焦 → 對焦成功后按下快門
相機的對焦模式一般有三種: 手動對焦、單次自動對焦、連續(xù)自動對焦
單次自動對焦:一般寫作ONE SHOT或者AF-S等;對焦只進行一次,對焦成功后停止對焦,適合人像、風光、靜物等。
連續(xù)自動對焦:一般寫作AI SEVRO或者AF-C等;對焦持續(xù)進行,直至快門工作,適合運動物體追蹤,適合拍攝運動物體、動物、體育等
一般相機有三種對焦模式,途中所謂的人工智能自動對焦,就是單次與連續(xù)由相機自動選擇
對焦點選擇模式包括: 單點對焦、區(qū)域?qū)?、全局對焦、面部追蹤?。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單點或區(qū)域?qū)梗糜谂臄z靜態(tài)或者緩慢移動物體;追蹤運動物體的狀態(tài)下,盡量用全局對焦點或者區(qū)域?qū)?;而一般拍攝人像,可以選擇面部追蹤或眼部對焦功能。
要知道,對焦的關鍵實際上有兩點:合理選擇對焦點模式,讓對焦點可以準確落在拍攝主題上;使用合理的對焦模式,讓對焦點可以準確對準拍攝主體。
對于日常拍攝來看,只要我們能夠?qū)裹c準確對準拍攝主體,一般相機自動對焦就能夠順利完成對焦拍攝。當然,我們拍攝時還會遇到更多情況,所以對焦是一件需要長期進行練習的拍攝技巧,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如何在實際環(huán)境中運用各種對焦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手動對焦和超焦距。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