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大家都知道,是指中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三國演義》(作者 羅貫中)、《水滸傳》(作者 施耐庵)、《西游記》(作者 吳承恩)、《紅樓夢》(作者 曹雪芹、高鶚)這四本書,均誕生于明清時期,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精品,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學(xué)習(xí)中國文化的傳世之作。
四大名著作為中國人最為熟悉的文學(xué)名著,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作為一個資深的書蟲來說,光是看看熱鬧的話,完全對不起這些文化巨匠留下的瑰寶,下面我就來與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研究成果,看看四大名著怎么說本質(zhì)上是一本書。
四大名著與石頭有關(guān)
讀過《西游記》的開篇,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孫悟空由此誕生了。
讀過《三國演義》,在書中占據(jù)篇幅最多的就是諸葛亮。諸葛亮復(fù)姓諸葛,單字名亮,字孔明,號臥龍。這里就問一問了,諸葛亮為什么要號“臥龍”,一般人認為他住的地方,是南陽臥龍崗,因此大家就稱呼他為臥龍先生。大家有沒有想想為什么這個地方叫臥龍崗呢?原來是因為崗上有一塊巨石狀若臥龍,料想也是女媧補天時留下之石。
讀過《水滸傳》,大家都知道有水泊梁山有108將,但是你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花了筆墨最多的不是頭領(lǐng)宋江,也不是玉麒麟盧俊義,而是打虎英雄武松。不覺得奇怪嗎?再想想武松打虎發(fā)生在哪里?打虎之前有何英雄事跡?武松打虎是在據(jù)說三碗不過崗的景陽岡。看原著,你會發(fā)現(xiàn),到了景陽岡詳細描述了一塊石頭,特意寫到“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這是為什么?普通嗎?我猜想這塊青石一定大有深意,武松到了這里算是完成靈石認主,于是才有了大增武力,一個人能在酒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完成了幾十人都完成不了的壯舉,這才是大青石存在的意義。
再讀《紅樓夢》第一回,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起?說來雖近荒唐,細玩頗有趣味。卻說那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 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 不得入選,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之后才有了石頭幻化為賈寶玉在世上走了一遭,留下一部石頭記。
到了這里大家應(yīng)該明白了吧,這四大名著本質(zhì)上都是一塊石頭的奇遇記。
我們來仔細分析人物,四大名著主要敘述的其實是各人的前世今生,經(jīng)歷不同的人生歷程,最終找到自我,回歸本源。
孫悟空
先說《西游記》中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法號行者,拜菩提老祖為師,學(xué)會天仙訣、七十二變、筋斗云等高超的法術(shù),在太上老君八卦爐中練就火眼金睛。后經(jīng)觀音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艱難困苦,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
再來看《三國演義》,諸葛亮躬身于南陽,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聯(lián)合東吳孫權(quán)于赤壁之戰(zhàn)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諸葛亮一生輔佐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想想孫悟空最強的法術(shù)是什么?七十二變吧。來看諸葛亮最強陣法的是什么?必然是八卦陣,學(xué)名為九宮八卦陣,正是七十二般變化。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取自東海龍宮,乃是大禹治水所留下的定海神針。諸葛亮的兵器是一把章武劍,據(jù)《古今刀劍錄》記載,章武元年,劉備在金牛山采得鐵礦,鑄造八柄寶劍,一把劉備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別賜予劉禪、劉永、劉理、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趙云。每把劍都取了好聽的名字,并讓諸葛亮在劍上銘字。金牛山相傳為上古大禹治水筑堤之地,定海神針所用的鐵礦正是取之于此。最重要的是,諸葛亮是一個文官,死后居然被封為武侯-“武猴”,冥冥中早已注定。
看《水滸》,武松別名行者,你想想從古至今敢稱行者有幾人?是不是只有孫悟空與武松兩人而已,且兩人都是先造反,后詔安。孫悟空的兵器先是一把刀,后來換成如意金箍棒。武松的兵器先是哨棒,后來換成戒刀,說武松不是孫悟空轉(zhuǎn)世誰信。
《紅樓夢》中賈寶玉與孫悟空的關(guān)系就不說了,都是同一塊頑石所化,只是一個是殺神,一個是凡人。再看賈寶玉的出場,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jié)長穗宮條;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活脫脫一個小大圣。孫悟空有兩個稱號,一個叫作“美猴王”,一個叫作“齊天大圣”;賈寶玉也有兩個綽號,一個叫作“混世麾王”。一個叫作“絳洞花王”,這一點也極其相似。
他們四位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與虎有不世之仇。
先看悟空,過了兩界山,忽然見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來,三藏在馬上驚心。行者在路旁歡喜道:“師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與我的。”放下行李,耳朵里拔出一個針兒,迎著風,幌一幌,原來是個碗來粗細一條鐵棒。他拿在手中,笑道:“這寶貝,五百余年不曾用著他, 今日拿出來掙件衣服兒穿穿。 ”你看他拽開步,迎著猛虎,道聲“業(yè)畜!那里去!”那只虎蹲著身,伏在塵埃,動也不敢動動。卻被他照頭一棒,就打的腦漿迸萬點桃紅,牙齒噴幾點玉塊,唬得那陳玄奘滾鞍落馬,咬指道聲“天哪!天哪!劉太保前日打的斑斕虎,還與他斗了半日;今日孫悟空不用爭持,把這虎一棒打得稀爛,正是強中更有強中手!”
武松打虎路人皆知,這里不再描述。
賈寶玉打虎?當然沒有。原來書中的虎早已不是虎,乃是襲人,看名字就知道,誰會襲人,當然是老虎襲人。《紅樓夢》中,襲人是最早出場的丫鬟,因家貧從小被賣入賈府為婢。后來她父親死了之后,家里情況漸好,其兄花自芳又與母親商議要贖她出去,卻遭到襲人拒絕:“當日原是你們沒飯吃,就剩我還值幾兩銀子,若不叫你們賣,沒有個看著老子娘餓死的理。如今幸而賣到這個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樣,又不朝打暮罵。況且如今爹雖沒了,你們卻又整理的家成業(yè)就,復(fù)了元氣。若果然還艱難,把我贖出來,再多掏澄幾個錢,也還罷了,其實又不難了。這會子又贖我作什么?權(quán)當我死了,再不必起贖我的念頭!”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自襲人進了賈府,她的娘家不僅逐漸擺脫貧困,還有閑錢給她贖身,若將她接回家,也還有能力養(yǎng)活她,或者給她置辦嫁妝。關(guān)于襲人的娘家是如何發(fā)家的,我們可以如下推測:襲人是賈寶玉房里的大丫鬟,怡紅院里的事都是襲人主持,尤其重要的是,她把著怡紅院的財政大權(quán)。她因父親去世回去奔喪幾天,從賈寶玉到下面的所有丫鬟,都不曉得錢放在哪里,更不曉得他們有多少資產(chǎn),而原本窮得賣兒賣女的花家,自打襲人進了賈府,日子漸漸好起來,其根本原因,是襲人表面上賢惠周到,暗地里卻將怡紅院的財物偷回娘家。也因此,當花自芳說要贖她出去,她才舍不得走……她就是怡紅院的“大老虎”。
賈寶玉是怎樣對待襲人的呢?第六回賈寶玉初試云雨情就是與襲人在一起,結(jié)局呢,賈寶玉卻重重地踢了花襲人一腳,讓襲人當著眾人的面的沒臉,最后還把襲人嫁給蔣玉菡?,F(xiàn)代人以為這只是小事吧,但這是在那“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古代,特別這還是禮教特別重的明代,這簡直是生不如死。再來說蔣玉菡,又叫琪官,是一個優(yōu)伶,一個戲子。在明清戲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良賤是不可以通婚的,否則要接受刑法,還會被強行離婚。明清代以士農(nóng)工商四民為良,奴仆及倡優(yōu)隸卒為賤。在賤民的排序上,娼妓要比優(yōu)伶靠前。所以花襲人嫁給蔣玉菡,是社會上最低級的婚配,是最為人唾棄的賤民。故而襲人雖然活著,但是其命運比死去的晴雯還要悲慘。
最后再說諸葛亮,他的死敵乃是司馬懿,號稱?;?/strong>,他們是一生的對手。由于司馬懿的隱忍,他笑到了最后,成了諸葛亮最大的遺憾,因此他轉(zhuǎn)生以后就與老虎不共戴天了,因為那些老虎會不會是司馬懿轉(zhuǎn)生,哈哈。
另外有一點,這四位主角都有一位厲害的嫂嫂,詳情以后再慢慢分析。
豬八戒
《西游記》原著中八戒出場為一黑壯漢,憨厚單純,粗中有細,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jīng)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孫悟空常呼其為“呆子”。說他粗中有細,第四十八回,天寒地凍,走到河邊冰上時,馬蹄打滑,差點兒把唐僧從馬上跌下來,這時,八戒急中生智,用稻草包住馬蹄就不打滑了,師父也就跌不下馬了,就踏冰行路;豬八戒聰明。第三十九回,真假唐僧立于金鑾殿階前,難以辨認,八戒笑道:“哥啊,說我呆,你比我又呆哩!師父既不認得,何勞費力?你且忍些頭疼,叫我?guī)煾改钅钅窃拑?,我與沙僧各攙一個聽著。若不會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難也?”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來看張飛,都是黑壯的漢子,性格是直來直去,粗中有細。來看三顧茅廬,就像《西游記》中師徒去西天取經(jīng),劉備就是那頑固的唐僧,張飛就是豬八戒,關(guān)羽就是沙和尚,張飛每每要打退堂鼓,就像豬八戒每每遇到困難就要分行李回高老莊,憨直得教人好氣又好笑。諸葛亮派張飛取西川,在巴郡遭到了智勇雙全的蜀中名將嚴顏的頑強抵抗。嚴顏利用巴郡易守難攻的特點,堅守不出,氣得張飛暴跳如雷,怒罵不止。后來,張飛設(shè)計假裝抄小路偷越巴郡,引嚴顏夜襲張飛后軍糧草,被張飛生擒回營。嚴顏堅貞不屈,拒絕投降,張飛義釋嚴顏,獲嚴顏感激,一路勸降了45個關(guān)口,使張飛勝利到達雒城,為奪取西川立了首功。張飛在長坂坡,面對洪水般沖殺而至的曹操數(shù)十萬大軍,曾命令手下的騎兵,拖著樹枝往來馳騁,沖起了漫天塵土,令曹操真的以為有一支兵馬埋伏在這里,因此而不敢貿(mào)然進攻,使得劉備得以喘息。這可以說是張飛有勇有謀,粗中有細的地方。
在《水滸傳》中,可能許多人認為八戒轉(zhuǎn)生為李逵,此言差矣,其實這時候他就在猴哥的身邊,就是武松的好兄弟,花和尚魯智深是也。光看綽號花和尚,本質(zhì)就是豬八戒嘛。再看豬八戒取經(jīng)前在哪里,娶了一位媳婦名叫高翠蘭,在高老莊做上門女婿;那魯智深入伙前在哪里,經(jīng)略府中的提轄,相當于現(xiàn)在武警大隊長,為了一個婦人金翠蓮(今翠憐),三拳打死鎮(zhèn)關(guān)西。原著寫到:'魯達尋思道:“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zhèn)€打死了他。灑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卑尾奖阕?,回頭指著鄭屠尸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币活^罵,一頭大踏步去了。'真正的粗中有細。大家想想,誰會為了一個剛認識的陌生人,放著大好前途不要,去殺人?魯達本人就是經(jīng)常要動拳腳的,說誤殺誰信,只因他看出那婦人是前世的娘子,這才一怒為紅顏對鄭屠下了狠手。
來看《紅樓夢》,八戒的化身的確不好找尋,仔細思量后才讓他慢慢顯出原形,就是我們最喜歡的林妹妹黛玉是也,是不是讓人大跌眼鏡。來看寶玉與黛玉的初次見面,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的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脫了衣裳,還不去見你妹妹!”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辟Z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她,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未為不可?!边@里乃是作者暗示他們前世見過還很熟悉。寶玉還時常被喚作呆子,這是以前悟空對八戒的稱呼,現(xiàn)在寶玉記不起前世,黛玉只覺得叫呆子比較歡喜。黛玉與八戒在寶玉與猴哥面前都是弱,一個是軟弱,一個是柔弱。黛玉與八戒一樣都是性情中人,好像都不守規(guī)矩,做不到沙和尚與寶釵那樣規(guī)規(guī)矩矩。
另外八戒的出身最好,乃是掌管八萬天河水軍的天蓬元帥。黛玉的出身也要比大觀園中任何一個女孩子都好,林家封侯,要比賈家早兩代。林如海和賈政、賈赦屬于平輩,但此時賈家的爵位世襲了三代,而林家的爵位已經(jīng)襲完了四代,林如海并沒有爵位,而是依靠科舉入仕。這讓黛玉不僅具備了貴族階層的身份,而且得到了書香門第的熏陶。
總之,四大名著其實說的是這幾位主角修行的歷程,經(jīng)歷人生百態(tài),感悟天地大道。發(fā)現(xiàn)沒有,主角們聚首時即巔峰,然后就是一路打怪,體會人生七苦的經(jīng)歷。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生老病死人人經(jīng)歷,讓三個主角分別品嘗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后學(xué)會放下。
四大名著是很難得的,不同的故事,同樣的哲理,大道至簡,殊途同歸,看過四本名著后只留下深深的敬仰,佩服!其他人物下次再接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