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武漢市的轄區(qū)調整,湖北省的省會城市,為何有13個區(qū)?
userphoto

2023.08.20 甘肅

關注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于我國湖北省各個城市經濟發(fā)展和區(qū)劃變遷的故事,例如湖北省的襄陽市、荊州市、黃岡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湖北省的武漢市。武漢市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中部地區(qū)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1300多萬人,合計下轄了13個區(qū)。那么,武漢市13個區(qū)的區(qū)劃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湖北省是我國中部六省之一,位于長江中游,西連巴蜀,東接皖蘇,地理位置非常好,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按照2020年的統(tǒng)計數據,湖北省總人口5770多萬人。在我國各個省份中,5000萬以上人口的省份,并不是很多。2022年,湖北省的GDP總量達到了5.37萬億,這是非常不錯的發(fā)展水平。

早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每逢其他區(qū)域出現饑荒,朝廷都會考慮從湖廣各地調運糧食。例如在影視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中,都出現了從湖廣調運糧食的劇情。

2022年,湖北省糧食產量2741.15萬噸,油料產量374.19萬噸,園林水果產量773.00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產量4407.93萬噸。豬牛羊禽肉產量440.59萬噸,禽蛋產量207.96萬噸,生豬存欄2550.92萬頭,生豬出欄4286.15萬頭,水產品產量500.42萬噸。

目前,湖北省下轄了12個地級市(包括1個副省級城市)、1個自治州,合計有13個地級區(qū)劃。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自治州。其中,武漢市屬于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此外,湖北省還有3個省轄市,情況比較特殊,分別是: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

武漢市是中部地區(qū)的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2022年,武漢市糧食產量89.88萬噸,蔬菜產量841.29萬噸,水產品產量45.32萬噸,禽蛋產量11.47萬噸。生豬出欄194.97萬頭,家禽出欄3737.47萬只。2022年,武漢市常住人口1370多萬人,戶籍人口940多萬人。由此可見,武漢市對周邊各地的吸引力很強。

2022年,武漢市GDP總量1.88萬億,屬于非常不錯的水平。武漢市屬于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9個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全國4大鐵路樞紐之一、15個新一線城市之一。同時,還是全國重要的工業(yè)城市和教育科研基地。在我國的整體布局中,武漢市擁有很高的地位,并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武漢市下轄了13個區(qū),分別是:江岸區(qū)、江漢區(qū)、硚口區(qū)、漢陽區(qū)、武昌區(qū)、青山區(qū)、洪山區(qū)、蔡甸區(qū)、江夏區(qū)、黃陂區(qū)、新洲區(qū)、東西湖區(qū)、漢南區(qū)。那么,武漢市13個區(qū)的區(qū)劃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唐宋時期,我國一直沿用州縣兩級區(qū)劃制度。北宋統(tǒng)治時期,全國劃分為23個路,其實,出現了荊湖北路、荊湖南路、江南西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福建路等一系列名稱,基本上對應了湖南、湖北、江西、廣東、福建等省份。1279年,元朝逐步消滅了大金國、西夏國、大理國、南宋等政權。

元朝統(tǒng)一全國以后,由于疆域面積空前龐大,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qū)劃,對于元朝并不合適。元朝借鑒了金國行尚書臺的經驗,設立了行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嶺北行省、遼陽行省、甘肅行省等等。湖廣行省的管轄范圍很大,包括了當代的湖北大部分地區(qū)、湖南全境、廣西大部分地區(qū)、貴州部分地區(qū)、廣東部分地區(qū)。

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基本上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并且進行了完善和調整。明朝沿用了湖廣省的名字,不過,明朝的湖廣省和元朝時期的湖廣行省,根本不是一回事。明朝的湖廣省大體上就是現在的湖南省、湖北省,比元朝時期的湖廣行省小了很多。在明朝統(tǒng)治時期,湖廣省合計下轄了16個府、2個直隸州。

我國很多省份的基本區(qū)劃框架,都是在明朝統(tǒng)治時期形成的,例如河南省、山東省、浙江省等地。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和南明勢力,基本上確立了自己的統(tǒng)治。隨后,清朝開始陸續(xù)調整部分省份的區(qū)劃框架。湖廣省面積太大,存在地形復雜、水網密布,管理難度大的問題。

1664年,清朝開始逐步拆分湖廣省,設立了湖廣左布政使、湖廣右布政使。1667年,清朝更改了湖廣左、右布政使的名稱,設立了湖廣湖南布政使、湖廣湖北布政使。1723年,湖廣湖南布政使、湖廣湖北布政使又更名為湖南布政使、湖北布政使,兩省的關系更加明確。1724年,清朝設立了湖南巡撫、湖北巡撫。截至這個時候,兩省之間的平級關系,已經徹底確立。

在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湖北省形成了10個府、1個直隸州、1個直隸廳,分別是:武昌府、漢陽府、安陸府、襄陽府、鄖陽府、德安府、黃州府、荊州府、宜昌府、施南府、荊門州、鶴峰廳。當時,武昌府下轄了1個散州、9個縣,分別是:興國州、江夏縣、武昌縣、嘉魚縣、蒲圻縣、咸寧縣、崇陽縣、通城縣、大冶縣、通山縣。

漢陽府下轄了1個散州、1個散廳、4個縣,分別是:沔陽州、夏口廳、漢陽縣、漢川縣、黃陂縣、孝感縣。由此可見,在清朝統(tǒng)治時期,武昌和漢陽還不是一家人。1840年之后,西方列強對清朝發(fā)動了一系列的戰(zhàn)爭,例如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不得不簽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開放了大量的通商口岸,割讓了大片的國土。

1858年,漢口成為了清朝的重要通商口岸,陸續(xù)出現了各國租界區(qū)。與此同時,清朝為了挽救自己的統(tǒng)治,開始了著名的洋務運動。一批近代工業(yè)設立在武昌、漢陽等地,奠定了武漢市的基本雛形。1912年,統(tǒng)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zhàn)的復雜時期。湖北省地理位置重要,連接了西南、東南、華南、中原各地,屬于戰(zhàn)略要地。

各地軍閥反復爭奪,對各地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1927年,武昌、漢口、漢陽合并為武漢市,確立了大武漢的框架格局。在抗戰(zhàn)時期,出現了“保衛(wèi)大武漢”的口號。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zhàn)后重建、恢復生產、發(fā)展建設的階段,一系列重要項目陸續(xù)展開。出于管理大城市的需要,武漢市被臨時提升為直轄市,成為了建國初期的10多個直轄市之一。

建國初期,出于管理大城市的實際需要實際需要,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傳統(tǒng)直轄市以外,武漢市、沈陽市、廣州市、西安市、南京市等區(qū)域性大城市,也被臨時提升為直轄市。過分復雜的區(qū)劃,并不利于經濟建設和管理。1954年6月,武漢市被降級,重新成為了湖北省的省會城市。

在湖北省的各地,陸續(xù)組建了各個專區(qū)。武漢市僅僅管理主城區(qū),并沒有下轄縣,武漢市的主城區(qū),劃分為10個區(qū)。分別是:江岸區(qū)、江漢區(qū)、漢口區(qū)、漢陽區(qū)、武昌區(qū)、惠濟區(qū)(請注意,武漢市惠濟區(qū)和鄭州市的惠濟區(qū),完全是兩回事)、東湖區(qū)、南湖區(qū)、福城區(qū)、水上區(qū)。

1955年,武漢市撤銷了東湖區(qū)、惠濟區(qū)、福城區(qū),組建了洪山區(qū)、青山區(qū)、漢橋區(qū)。1956年,武漢市的南湖區(qū)被撤銷。1957年,武漢市的水上區(qū)被撤銷。1958年,在湖北省新一輪的區(qū)劃調整中。武漢市的洪山區(qū)、漢橋區(qū)被撤銷,組建了郊區(qū)。1959年,武漢市組建了東西湖區(qū)。截止50年代末期,,武漢市的區(qū)劃框架,調整為9個區(qū)。

1960年,孝感專區(qū)被撤銷,原本下轄的16個縣,全部劃入了武漢市管理。這一階段,武漢市的管轄范圍非常大,幾乎管理了整個湖北省中部。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有限,管理的區(qū)縣太多,反而不利于建設和管理。1961年,湖北省重新組建了孝感專區(qū)。1964年,武漢市的郊區(qū)被撤銷,重新組建了洪山區(qū)、漢橋區(qū),武漢市的區(qū)劃框架,調整為10個區(qū)。

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qū)調整為地區(qū),湖北省下轄的各個專區(qū)陸續(xù)更名。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xù)高速發(fā)展時期,為了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湖北省下轄的地區(qū),陸續(xù)進行了各方面的區(qū)劃調整。武漢市僅僅管理了主城區(qū),很多大型工程和項目的進一步推進,都受到了空間的局限性。

為了增強武漢市的綜合實力,進一步擴大武漢市的管理范圍,1979年,咸寧地區(qū)的武昌縣、孝感地區(qū)的漢陽縣,劃入了武漢市管理。1983年,黃岡地區(qū)的新洲縣、孝感地區(qū)的黃陂縣,陸續(xù)劃入了武漢市管理。1984年,武漢市在部分區(qū)的基礎上,組建了漢南區(qū)。進入90年代以后,武漢市的經濟發(fā)展非常迅猛,主城區(qū)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1992年,武漢市的漢陽縣被撤銷,組建了蔡甸區(qū)。1995年,武漢市的武昌縣被撤銷,組建了江夏區(qū)。截至90年代中期,武漢市的區(qū)劃框架,調整為11個區(qū)、2個縣。分別是:江岸區(qū)、江漢區(qū)、硚口區(qū)、漢陽區(qū)、武昌區(qū)、青山區(qū)、洪山區(qū)、東西湖區(qū)、漢南區(qū)、蔡甸區(qū)、江夏區(qū)、黃陂縣、新洲縣。

1998年,武漢市的新洲縣、黃陂縣被撤銷,組建了新洲區(qū)、黃陂區(qū)。截至90年代末期,武漢市13個區(qū)的區(qū)劃框架,徹底形成。出于均衡發(fā)展的綜合考慮,進入21世紀以后,武漢市陸續(xù)組建了出于實際建設考慮,武漢市先后組建了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武漢新港新區(qū)等幾個新區(qū)。這幾個新區(qū)屬于功能型新區(qū),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于我國各地區(qū)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湖北省的區(qū)劃調整,12個地級市之一,武漢市為何沒有1個縣?
湖北省會武漢,如何超越開封和襄陽,成為中部第一城市?
湖北省與湖南省的區(qū)劃調整,合計98個縣,如何劃入了兩省?
湖北省區(qū)劃調整,當年的6大專區(qū),如何分為12個地級市?
河南與湖北的區(qū)劃變動,湖北省40多個鄉(xiāng)村,為何劃入了河南???
湖北與湖南的轄區(qū)調整,湖北省90多個鄉(xiāng)村,為何劃歸了湖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