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
特殊的氣候條件養(yǎng)育了甘肅人,也孕育出了獨特的甘肅美食。
像蘭州牛肉面、甜胚子奶茶、手抓羊肉等都是具有甘肅特色的美食。讓人不解的是,甘肅人時常會吃一些怪菜,甘肅人覺得美味,外地人看完直搖頭,來看看甘肅“四大怪菜”,你有沒有吃過?
1、發(fā)子面腸
發(fā)子面腸是甘肅人比較喜歡吃的一種美食,臨夏地區(qū)的老百姓非常愛吃它。尤其是臨夏地區(qū)的很多回族,對于發(fā)子面腸真的是鐘愛有加。在臨夏,幾乎沒有人不會做發(fā)子面腸,可以說,發(fā)子面腸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大特色美食。
發(fā)子的主要原料包括了羊腸、羊心、羊肝、羊肺等,面腸的主要原料不僅有羊腸,而且還有面粉。
當地人在制作發(fā)子面腸的時候,通常會提前將準備好的食材剁成碎末,然后加入蔥和各類調料,之后將這些東西都充分地攪拌均勻,最后裝入羊腸里面包扎好,上鍋蒸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享用美食了。
對于西北地區(qū)的甘肅人來說,發(fā)子面腸的口感非常不錯,而對于一些外地朋友而言,發(fā)子面腸的膻味是他們難以接受的,他們覺得甘肅人吃發(fā)子面腸的行為非常奇葩。
2、糊馎
糊馎是有些甘肅人非常愛吃的一道美食,在張掖地區(qū)的人們會經常吃它。那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發(fā)出疑問,到底什么才是糊馎呢?好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讀這倆字。小編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所以就去查閱了一番資料。
查完才發(fā)現,糊馎實際上和羊肉湯差不多,做法就是在羊肉湯中加入適量的肉片,然后再依據個人口味加入粉絲、豆腐等食材,要想做的好吃,還要加入淀粉,最后盛到碗里的時候再加入一些蔥花,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而當地人在吃糊馎的時候還喜歡和麻花一起泡著吃,麻花上沾滿了羊肉湯的湯汁,吃起來鮮美無比。但對于一些外地朋友來說,他們本來就難以適應羊肉的膻味,所以讓他們吃糊馎其實是一件非常挑戰(zhàn)人的事情。
3、呱呱
呱呱是一道比較有名的天水小吃,有著“秦州第一美食”的稱號,足以見得它在當地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了。據說呱呱是起源于西漢的,而且在當時非常有名。
呱呱的主要原料是蕎麥淀粉,用蕎麥淀粉制作出來的呱呱口感非常不錯,吃起來會感覺到很多不同的層次,在嘴里的感覺也是非常奇妙的,讓人有一種挑戰(zhàn)味蕾的感覺。
在當地,有這么一句說法,就是說沒有吃呱呱,天水人的一天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說呱呱已經成為了天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水人愛吃的美食,外地人卻難以接受,原因就在于呱呱的外觀,不僅不會吸引人,而且還會把人嚇退,不少外地人把呱呱叫做怪菜。
4、隴西蝴蝶肉
可能許多朋友也和我一樣,聽到這個名字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不理解,那么什么是隴西蝴蝶肉呢?這道菜品到底有什么奇葩之處,讓諸多外地人都止步不前。
其實,隴西蝴蝶肉是一道非常經典隴西菜品,這道菜品的主要原料就是驢鞭,說到這里,很多朋友好像稍微明白了一點。隴西人非常愛吃蝴蝶肉,但對于一些外地人來說,這道菜品就是他們接受不了的,所以就把隴西蝴蝶肉叫做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