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酸甜苦辣咸,只有吃到嘴里的那個人才知道。
人與人之間像隔了一塊透明的玻璃,我們以為自己看得清楚,但其實看到的只是表象。
路邊有一個中年女人正在擺地攤,正值午飯時間,一個中年男人騎著自行車過來送飯。男人一下車,就歉意地笑道說:“對不起,我來晚了,餓了吧?”女人看著著急給自己送飯的丈夫笑笑說:“沒事,不著急,還早呢?!?/section>男人笑著從自行車前面的筐里取出午飯,兩人就著路邊的階梯坐下開心地吃了起來。此時來了一個中年阿姨,看著兩人餐盒里的飯菜,詫異地對女人說:“大妹子你真可憐,辛辛苦苦工作,老公就給你吃這些寒酸的東西,一點油水都沒有?!?/section>夫妻兩人面面相覷,原本美味的飯菜也失了幸福的味道,多了分苦澀。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人,并隨意揣測、評價。很多時候,我們確實無法感同身受,但我們可以選擇善良。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同,你眼中的不幸,在別人眼里卻是莫大的幸福,不要為了一時嘴快,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這對你沒有什么好處,卻會打擾別人的幸福。人們總有一種這樣的心理:忍不住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別人。心理學(xué)上的說法,叫做“投射”,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先入為主地投射到了外界。陳凱歌導(dǎo)演的電影《搜索》中,高圓圓飾演的都市白領(lǐng)葉藍秋,因為沒有在公交車上讓座,引發(fā)了一場“輿論風(fēng)暴”。十幾個人被卷入其中,生活被迫脫離原有的軌道,甚至命運都被徹底改寫。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葉藍秋之所以不讓座,是因為她剛剛拿到自己得了癌癥的診斷書。當(dāng)時的她,正沉浸在驚愕與恐懼中。但王珞丹飾演的電視臺實習(xí)記者把這件事當(dāng)成新聞惡意放大,從而引發(fā)了一場社會大搜索,集體討伐葉藍秋的道德問題。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她身心俱疲,最終自殺離世。回到現(xiàn)實中,當(dāng)我們不了解一件事的全部事實時,克制自己的評價,是對人對事最好的尊重。世界上,永遠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jīng)歷了什么,你永遠不知道一件事背后所有的真相。我年紀(jì)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dǎo)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他對我說:“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非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必要求自己去按照別人的生活方式而活,但也別強求別人與我們完全相同。要允許世界的多樣化,尊重每一份不同。生活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guān),別人的生活也與你無關(guān)。一個聰明人,不會活在別人的評價里,也不會輕易的去評價任何人。不輕易的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yǎng),不活在別人的評價里,則是一種修行。本期編輯 | 張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