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季直播:小產區(qū) 是什么天尖招蜂引蝶?
四十里高煙霧鎖,
三千世外水云環(huán)。
——清 張永強《詠辰山》
辰山 另一座的安化第一高峰
辰山,位于安化縣境內,距離縣城東坪約10公里路程。
現在安化多宣傳九龍池為安化第一高峰,然而在安化土著的心中,仍有許多人只認是辰山。因為辰山的整個山體是都在安化境內,九龍池則是地處安化新化交界處,是兩地共有的。安化山民的個性亦可以由此管窺一二。
辰山原名大神山、白云山。地跨唐溪、中砥、文溪三地,主峰辰山老頂1326米,山體很大,開著車都要轉上半天。形成較早,大約是在侏羅紀至白堊紀早期(又稱燕山期),所以整個辰山雖然陡峭,但是穩(wěn)定性較好,80年就修了公路,環(huán)山而上,呈“8”字形。
開車雖然方便,但真要下了車去找茶葉,還是要從小路走,用“羊腸小道”來形容很是貼切??粗幸饩?,走起卻是很辛苦。
既是藥場 也是茶山
辰山整個山體大多為燕山期花崗巖建造,礦物元素是比較豐富的,表層經過長年的風化侵蝕,形成了肥沃的土層,盛產野生藥材,尤以沙參居多。
現在,仍可以看到有許多大型醫(yī)藥公司在辰山設立的藥材培育基地,地圖上也能搜到“辰山藥場”,大約在海拔1000米左右。
各家各戶山民一般都有種植一些藥材。長年居于此的農民們發(fā)現,這里的藥材更好賣一點,茶葉也是如此。
也正是由于辰山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所以種植在山上的茶樹,也是品質絕佳,生長旺盛。
每年過了清明節(jié),歲越即開始準備采收細嫩荒山茶鮮葉,用來制作辰山天尖茶。
辰山有著優(yōu)秀的荒山茶資源,雖然量產有限,但是品質絕佳。優(yōu)質的辰山嫩茶,做出來會帶有濃郁的花蜜香,掛杯明顯,并且湯水糯甜細滑,口感堪比一些名山普洱茶。
洞天福地 大自然的禮物
昔時,辰山頂上建有庵堂。據同治《安化縣志》記載:“白云寺在三都辰山,唐密印禪師建?!猩衽簦敉粽嫒藝L煉丹于此,蓋仙靈窟宅也?!?/p>
今寺已毀,基尚存。
文字的表達終究是有限的。
《大品般若經》里有云:“言說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義則不可說?!贝_實,世界上許多真正的好東西,都是不可說的。
歲越制作辰山天尖毛茶的時間,從清明節(jié)后開始,一直持續(xù)到立夏節(jié)前,如果扣除這期間的陰雨天氣,前前后后能夠制作辰山天尖毛茶的日子,可能只有不到15天,所以每一片茶葉,都非常珍貴。1
工本皆貴 市上不多見的黑茶
彭先澤在《安化黑茶》中記載:
黑茶在清明節(jié)前采制者曰“明前茶”,葉形極細,葉質極嫩;清明節(jié)后采制者曰“明后茶”;在谷雨前采制者曰“雨前茶”,葉皆細,而茶質亦嫩;谷雨節(jié)后采制者曰“雨后茶”,葉形較粗,葉汁頗老;惟此等貨色,工本皆貴,黑茶市上往往不見收購。
確實,安化黑茶在歷史上大量邊銷,經常給人一種“原料粗老,價格低廉”的印象。但事實上,這并不等于安化黑茶中就沒有細嫩茶。
天尖茶 細嫩黑茶的代名詞
歷史上,黑茶市上收貨,茶商會就葉形粗細,葉汁老嫩,評價收購,分別制作。
例如陜引茶,多由茶商在產地收購細嫩茶葉,分別制作成不同的“尖”茶。其中的芽尖、白毛尖、天尖,等級品質不亞于現在的名優(yōu)綠茶、名優(yōu)普洱等,是高等級原料安化黑茶的典型代表。
芽尖:谷雨節(jié)前采制之最細嫩茶葉,專供制“一斤套”之用,以一百零六皮篾之小雨篩,精篩極細茶葉,制成一斤一簍之黑茶,每六十簍裝入一篾制之套箱,西幫客商多于回籍時,作為高貴之贈品。
白毛尖:即芽尖之一種,亦作為“一斤套”之用,谷雨節(jié)前采用之,因葉尖有白色,葉片未展開,宛如雀舌,曰白毛尖,各茶號門首,往往有“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先占一枝春”之句,可謂寫實。
天尖:谷雨節(jié)后采制之茶葉,用八十二、八十四、八十六皮篾之中雨篩篩出踹制而成之陜引大包。
雨前茶多制成芽尖,白毛尖,雨后至清明的茶多制成天尖。
辰山天尖 比傳統(tǒng)天尖更細嫩
歲越每年制作的辰山天尖茶,就是用制芽尖、白毛尖、天尖的原料拼配而成,所以實際上這批茶的原料在等級意義上,是比傳統(tǒng)天尖的等級更高的。
而歲越辰山天尖能出來高揚純正的花香,與此也有很大關系。
以藝術的標準 對待每一片鮮葉
2017年開始,歲越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yè)標準的基礎上,開始制定更高要求的企業(yè)標準,并應用于規(guī)范生產。
2018年,我們在生產加工的時候,標準運用已然更加純熟。
1、采收回來的鮮葉。
所有的鮮葉,一旦采收下來,及時攤涼,及時運送至洞市高標準生產基地。
2、每一批葉子,都及時查驗、登記。
每一片鮮葉都要過手檢查,甄選荒山料,老樹茶,一芽二三葉。
真正的好茶,從原料采收就開始把控品質。
3、標準的一級料,一芽二三葉。
芽頭和嫩莖上白毫滿布,這樣的原料用來做“芽尖”“白毛尖”也是相當可以的。
4、殺青。
及時殺青,鈍化茶葉酶的活性,去青味,去水分。殺青完以后的茶葉,變得柔軟,香氣特別明顯。
5、揉捻。
將殺完青以后的茶葉倒入揉茶機內揉捻。
6、揉捻完以后。
揉完以后的茶葉,表層裹滿了茶漿,顯得很油亮。
7、及時渥堆。
8、壓緊茶堆時,因為茶葉漿汁豐富,總是粘得滿手都是。
9、渥堆完以后,茶葉的顏色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由翠綠變成了黃綠,這也預示著茶性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由寒性轉為溫性。
現下,科技在不斷改造著傳統(tǒng)工藝,發(fā)酵也有人通過計時器去完成。
但是,歲越有經驗的老師傅,卻更相信自己的雙手、眼睛和鼻子。走過去,抓上一把,看一下,聞一聞,他就能知道發(fā)酵是否到位。
經過適度發(fā)酵的辰山茶,往往會帶有蜜香。
10、及時干燥。
渥堆的茶葉解塊以后,需要及時進行干燥,以免發(fā)酵過頭。發(fā)酵過頭的茶葉,會散失活性,影響后期轉化,湯色趨紅,綜合藥理價值會大打折扣。
11、七星灶。
七星灶是安化黑茶傳統(tǒng)干燥工藝過程中,最經常使用的工具。因灶門口有七個進火的小孔而得名。熱量從小孔中進入,紗布上的茶葉受熱得以逐漸干燥。
在制作辰山天尖毛茶的過程中,歲越選擇的燃料是木炭,雖然成本會高出不少,但是出來的茶葉品質更佳,無煙味、雜味、異味,湯、香、色比用松柴明火還要更勝一籌。
毛茶樣成品展示
花香蜜韻 糯甜細滑
2018辰山天尖毛茶審評結果
干評:
干茶均勻一致,烏黑油潤,顯毫,條索卷曲,梗莖細長,典型的高等級荒山茶特征。
濕評:
湯色偏米白,透亮,能看到明顯的茶毫懸浮在杯中。香型是明顯的花蜜香,高揚純正,無雜味異味。濃稠度上佳,精制以后會更飽滿,入口偏糯甜,水路細膩滑爽,生津回甘比較快,持久。葉底是黃綠,基本上沒有爆點和燒邊,完整性和柔韌性很好,茶底非常有活性。
綜合評價:
這是一款原料純正,工藝精細到位的一款高品質天尖毛茶。
首先,通過對鮮葉、干茶、葉底以及湯水等專業(yè)審評可以判斷,這款毛茶的荒山料純度非常之高,而且原料等級比一般的天尖毛茶都要好,在業(yè)內屬于非常難得的。
其次,工藝上基本上是參照傳統(tǒng)工藝加工制作,但是每一個步驟都做了非常精細化的處理,尤其在渥堆發(fā)酵和干燥這兩個階段,所以茶湯顏色并不是市面上常見的米湯色,也沒有令人厭煩的濃濃的煙熏味存在。(作者:申豈峰,本文為作者投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