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腦血管,心血管及周圍血管疾病被認為是互相獨立不聯(lián)系的,但更確切地說,都是動脈血栓形成基本病理生理學的一部分。動脈血栓形成以動脈粥樣硬化為特點。動脈粥樣硬化是終生疾病,持續(xù)進展,可引起血管壁粥樣斑塊形成,斑塊可隨時突然糜爛/破潰,血小板激活和急性血栓形成并在不同的血管床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如缺血性腦卒中(影響腦動脈供血)或心梗(影響心臟的冠狀動脈供血)。缺血性腦卒中(IS)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 是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的表現(xiàn)。
腦卒中是常見且嚴重的腦血管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療。在歐洲,心腦血管疾病是主要死因:每年超過400萬,腦卒中死亡的患者約占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的1/3。
何為腦卒中?腦卒中是指腦部供血停止引起快速的局部或全腦神經(jīng)功能缺失發(fā)作,持續(xù)24小時以上或導致死亡。
由于發(fā)病基礎不同,腦卒中分為兩型:
缺血性腦卒中(也稱為腦缺血性腦卒中)
出血性腦卒中(也稱為顱內出血)
缺血性腦卒中(IS)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約占所有腦卒中的85%,其余為出血性腦卒中。
血管源性的急性發(fā)作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與腦卒中十分相似,具有腦卒中所有的特點但癥狀可在24小時內恢復,不引起永久性腦組織損害。但TIA是腦卒中復發(fā)的高風險因素,應該按腦卒中進行治療。
大腦是控制各種人體功能的復雜器官。腦卒中發(fā)作時,如果控制特定軀體功能的部位血供不足,則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受到影響。由于大腦一側半球控制對側肢體,一側半球發(fā)生腦卒中后會引起對側肢體的神經(jīng)并發(fā)癥,可引起以下病變:
癱瘓、發(fā)音/語言障礙、視覺障礙、行為異常
記憶喪失、頁頂
腦卒中的流行病學
如果與其他心血管疾病分開考慮, 腦卒中是美國和英國位于第三位的死亡原因,緊隨心臟病和癌癥之后。腦卒中也是引起成人殘疾的第一位原因,在存活者中,90%有不同的功能缺失。無論是給病人帶來的痛苦還是治療費用,腦卒中都給西方國家?guī)砗艽蟮呢摀?。在美國,關于腦卒中直接和間接的費用估計超過500億。整個歐洲,腦卒中引起早起死亡的壽命年數(shù)近600萬。在歐盟,超過15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超過1/4是死于腦卒中。在英國,12%的人死于腦卒中,一般都死于腦卒中發(fā)生后的三周內。性別和種族對腦卒中的發(fā)病率有影響。男性首次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可比女性高30-80%。美籍非裔男性的發(fā)病率比白人高50%,美籍非裔女性則比白人高130%。
目前腦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城市和農(nóng)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殘和第一位死亡原?因,且發(fā)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中國每年有150萬~200萬新發(fā)卒中的病例,目前我國現(xiàn)存腦血管病患者700余萬人,而這些患者當中約70%為缺血性卒中患者,他們有相當?shù)谋壤橛卸喾N危險因素,是復發(fā)性卒中的高危個體。據(jù)2003年衛(wèi)生部國家衛(wèi)生服務總調查表明,卒中患者的直接住院費用達195.95億元,加上門診及自購藥費用,卒中患者的直接醫(yī)療費用達到374.52億,占同期我國醫(yī)療總費用和衛(wèi)生總費用的比例分別為6.52%和5.68%。從1993年至2003年間,卒中患者的直接醫(yī)療費用年平均增長幅度為18.04%,超過同期GDP增長8.95%的幅度。
腦卒中的發(fā)病機理和病理生理學
兩種不同類型的腦卒中有不同的病因。缺血性腦卒中是最常見的類型,其發(fā)病機理認為是潛在的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
潛在的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存在于缺血性腦卒的證據(jù)是,在最初的30天中,腦卒中患者更多死于心血管事件而不是腦血管事件。最近的研究表明,有近期IS或TIA和廣泛動脈血栓形成的患者,在一月后39%是由于心臟疾病死亡, 18%死于IS。
因此,對于具有任一種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表現(xiàn)的患者,即有發(fā)生由這一共同疾病過程引起殘疾或威脅生命的風險。
由于動脈血栓形成是全身性的,發(fā)生動脈血栓形成事件就意味著其他動脈也可能有相似的病理過程。在 CAPRIE 研究(氯吡格雷與ASA 治療具缺血事件風險患者的對照研究)中的患者發(fā)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該研究人群中有26%的患者至少有兩處血管床出現(xiàn)癥狀。
以下是一些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原
-50%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或動脈血栓栓塞
-25%顱內小血管疾病
-20%心源性栓塞
-5%少見原
動脈血栓栓塞是動脈壁(尤其是為腦部供血的四條頸動脈中一條或更多條)斑塊形成過程,隨后斑塊突然破裂,血小板激活,形成血栓。血栓可能脫落,形成栓子,到達另一條腦動脈,引起堵塞和部分或全部的缺血。
腦循環(huán)的栓塞可以引起腦組織梗死,其病理生理機制已十分清楚。且缺血合并血小板血栓的遠端栓塞尤其對神經(jīng)元組織有破壞性。
美國每年有20-30%的新發(fā)腦卒中是由頸動脈疾病(CAD)引起。通過對頸動脈(特別是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內層和中層厚度的測量,可以在無心血管病史的成人中確定血管壁厚度與患心梗和腦卒中風險的增加直接相關。
出血性腦卒中不同病因,又分為兩種類型-腦內出血(ICH)和蜘蛛膜下腔出血(SAH)。ICH是因腦血管破裂,血液漏入腦組織引起。SAH是因動脈瘤破裂,血液漏入腦膜而引起。
風險因素和癥狀
有許多可引起腦卒中初次發(fā)作或復發(fā)的風險因素。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為既往卒中或TIA。有些因素無法改變,如年齡,性別,種族和遺傳因素。例如對于年齡超過55歲的人群,每十年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增加一倍。腦卒中在男性中更常見,但是在老年時,女性的發(fā)病率高于男性。
也有一些可以干預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吸煙, 心房顫動和缺乏運動。
除年齡以外,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風險因素。60-75%的腦卒中由高血壓直接引起, 平均舒張期血壓升高7.5 mmHg將使腦卒中風險增加46%。即使在血壓正常人群中,風險程度也與高血壓水平呈線性相關。
糖尿病也是腦卒中的獨立風險因素,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腦卒中的相對危險性是健康人的1.5-3.0。吸煙被認為是冠心病的風險因素,也是腦卒中的獨立風險因素。輕度吸煙者(20 只 /天)為4.1倍。風險度也因年齡和煙草種類的不同而變化。
測定頸動脈內膜厚度(IMT)是IS風險的一個臨床指證,將測量值相加可以精確估計IS的風險。
癥狀
腦卒中和TIA有相似的癥狀,可以包括以下的部分或全部:面部, 四肢尤其是一側肢體的突然麻木和無力;突然的昏迷, 言語或理解障礙;單側或雙側視物模糊;突然的行走困難,頭昏,平衡或共濟失調
突然無原因的劇烈頭痛
這些癥狀屬于急診癥狀,應該立即住院治療以獲得最好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