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明末大漢奸,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吳三桂,如果沒有他獻了山海關,清軍也不會那么容易入關。
人們總會想起那句話,“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正是這句話曾讓陳圓圓頗受指責,被人唾罵是紅顏禍水。紅顏就是陳圓圓,而陳圓圓因此也罵了幾百年。
這個歷史典故不陌生,那么在這個紅顏身上到底發(fā)生了多少故事呢?使得這個女子直到現(xiàn)在還能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陳圓圓
陳圓圓,原名邢沅,字圓圓。因為自小和養(yǎng)母陳氏生活在一起,所以改為陳姓。
這個女子出生在明末清初的江蘇常州,是吳中名優(yōu),“秦淮八艷”之一。
原本是吳三桂的一個小妾,后來吳三桂必須去打仗,為了不落下話柄將陳圓圓留在家中,不料一心對抗清軍的吳三桂沒有防住李自成,朝廷淪陷,陳圓圓也落入李自成之手,吳三桂本欲歸降,但得知愛妾落入他人之手很是生氣,便投了清軍攻打李自成。
1678年,吳三桂稱帝,國號周,建元昭武。但是此時的吳三桂已經是窮途末路,稱帝不久后便病死。在臨終前,吳三桂將帝位傳給了孫子吳世璠。
清軍攻入昆明時,吳世璠懸梁自盡,妻子郭皇后隨后自縊。但清兵苦苦尋找的陳圓圓卻不知所蹤,300多年來,陳圓圓的下落成了未解之謎。
這一代佳人死后,各地都傳說有她的墓冢。但只有云南昆明可以有證據(jù)證明是她的衣冠冢之外,其余上海、蘇州等地傳說的墓冢都缺乏真實的證據(jù)。
時間到了2010年6月的某一天,貴州省東南州岑鞏縣馬家寨傳出了新聞說,在此登山游玩的游客無意中在深山中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一座墓地。
按當?shù)厝苏f法,此地竟是陳圓圓的墓地,而在馬家寨的居民,有些竟是吳三桂的后裔。。經過許多專家的調研考證,基本上也確定了這里確實是名妓陳圓圓的墓冢。
已經隱藏了三百年的墓冢終于被揭開了神秘面紗。
專家對陳圓圓的墓碑上的刻字進行了考證,墓碑正面刻有“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右上方刻一行字 “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月吉日”。
“聶氏”非指姓聶,“聶”字由“雙”與“耳”(即“阝”)構成,解釋為“邢”與“陳”,暗指陳圓圓。當年為了掩人耳目,立碑之人可謂是煞費苦心。
那么既然墓碑上沒有直接寫逝者的名諱,陳圓圓的墓地又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呢?后來又是怎樣論證出來的?
不僅如此,馬家寨里還有一人自稱是吳三桂家族的秘密傳人,這引起專家學者的注意,并與之進行了詳談,想要得知更為詳實的信息。
在83年,當時國家文物局下發(fā)要求各地整理編寫當?shù)孛嗣麆俚耐ㄖ?,而且還要搜集名人逸聞軼事。
文件中就提到了與當?shù)赜嘘P的吳三桂、李白、張三豐等人。
那個時候當?shù)氐膶<覍W者就開始準備著手調查有關墓冢的事情。遺憾的是,當?shù)氐膮鞘虾笕藢Υ耸麻]口不談,一致反對對外公開,費了很大功夫勸導他們。
但是研究人員并沒有就此放棄,經過對吳氏后人反復做工作,這些人也終于被研究人員的誠懇打動,于是向他們介紹了這一切的來龍去脈。
最終,在當?shù)厝说膸椭?,研究人員終于在一個不起眼的山坡上找到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土丘。這正是吳氏后人口中的墓冢所在地。
從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得知,他們不愿意公開這段歷史,不愿意“出賣老祖宗”。
吳三桂兵敗之后為了不牽連到后人,想留下吳家的根,輾之下,一行人來到了貴州岑鞏縣馬家寨,由于此次荒僻,地勢處于深山,不易被外人發(fā)現(xiàn),于是將他的后代隱藏在了這個地方。
久而久之,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的馬家寨。
在清朝統(tǒng)治的時代,吳三桂三個字相當于催命符一般,老百姓根本沒有人敢去提及,所以更不要說有人愿意將他的事跡通過文字記錄下來。
于是吳三桂后人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在家族每一代中選擇一名最為杰出的青年,然后通過上一輩的老人將吳三桂事跡進行口述,并要求每代杰出青年嚴格保密。
一直到現(xiàn)在,當陳圓圓墓地被外界的人們發(fā)現(xiàn)時,這個秘密傳人已經傳到了第十代。
當專家與這位老人交談時,這位老人講述吳三桂與陳圓圓事如數(shù)家珍,就連一些清史研究者也自嘆不如。
陳圓圓病死于1689年(即康熙二十八年),終年67歲。目前可以確認的是貴州岑鞏縣馬家寨200多戶,約1300人為吳三桂后裔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經過全國專家的努力,至此,爭論三百年的陳圓圓墓冢之謎終于被揭開。目前陳圓圓的墓地已經得到了修繕。
陳圓圓,以她的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李自成和大順王朝。
如果不是她,吳三桂可能不會引清兵入關,如果不是吳三桂因為這個女人投降了多爾袞,滿人最少也要晚入關幾十年。
所以說,她以她的個人魅力影響了整個歷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