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包括孩子,能夠躲開死亡對心靈的沖擊。
這種沖擊該如何正確導(dǎo)向?
書單狗覺得,在這方面,繪本有著獨特的力量。
它不僅是表層語言的傳遞,
還以撼動靈魂的愛來疏導(dǎo)這種沖擊。
01《小傷疤》
夏洛特·蒙德利克
豆瓣評分:9.3(72人評價)
這是一本很有力量的繪本。
它聚焦的是,如何安撫孩子受傷的心靈。
小男孩的媽媽因生病去世,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卻無論如何接受不了現(xiàn)實。
他拼命想記住媽媽的味道、媽媽的聲音,想要關(guān)緊窗戶——不讓媽媽的味道逃走。
也不想聽到別人說太多話——因為這會把媽媽的聲音蓋住。
后來他發(fā)現(xiàn)受傷之后,媽媽的聲音會在耳邊響起。
于是他一次次把愈合的傷疤摳開,不讓它愈合。
最后外婆出現(xiàn)了,一切慢慢治愈了。
這本書完全從孩子的視角和感受出發(fā),而不是大人的一廂情愿。
它讓孩子明白——
生命會裂開缺口,愛里卻沒有害怕,傷口總是會愈合,終如那消失不見的小傷疤。
02《爺爺變成了幽靈》
金·弗珀茲·艾克松
豆瓣評分:9.3(8175人評價)
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這本繪本中的父母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媽媽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爸爸說爺爺會變成泥土。
但是,小男孩并不相信爸爸媽媽的話。
在爺爺剛?cè)ナ赖膸滋炖铮∧泻⒂巫咴诂F(xiàn)實與虛幻之間,他夢見爺爺變成幽靈來到他的身邊,他們一起回憶曾經(jīng)歷過的事情。
在夢中,他終于有機會和爺爺好好地告別。
爺爺對他說:“你要乖一點,但不用太乖,要時不時地想著對方,但也不用一直想著”。
經(jīng)歷了這次道別之后,小男孩的生活又恢復(fù)了以前的樣子。
對孩子來說,家長善意的謊言,有時候不如正確的情感宣泄。
03《我等待……》
大衛(wèi)德·卡利 塞吉·布羅什
豆瓣評分:9.0(441人評價)
生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我等待……》就濃縮了一個人完整的生命旅程。
我等待自己快快長大;
我等待媽媽的蛋糕早早出爐;
我等待圣誕節(jié)來臨;
……
從剛剛出生到兩鬢如霜,24種等待,24種心情,24個人生階段,如同連拍的照片,展現(xiàn)了生命無常,大愛無邊,等待無言。
這本書特別適合家長與孩子共讀,在簡潔的畫面中,和孩子一起感受人生豐富的內(nèi)涵。
生命周而復(fù)始,只有愛在一直流淌。
04《活了100萬次的貓》
佐野洋子
豆瓣評分:8.9(10058人評價)
有一只虎斑貓,它死了100萬次,活了100萬次。
有100萬人為它的死去流過眼淚,但它卻不為所動,它的眼中只有自己。
當(dāng)它愛上了一只白貓,它才有了真正的快樂。
所以在白貓死的時候,虎斑貓整整哭了100萬次,之后它心甘情愿地死去。
虎斑貓因懂得去愛,而獲得重生。
只有心中有愛,才是真正地活過。
和愛相比,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真正得活過。
05《一片葉子落下來》
利奧·巴斯卡利亞
豆瓣評分:8.5(785人評價)
讓孩子了解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反而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命。
《一片葉子落下來》就是這樣一本不容錯過的、關(guān)于生命教育的童話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片葉子走過春夏秋冬,經(jīng)歷生死。它學(xué)會珍惜生命,學(xué)會感恩。
溫暖而簡潔又充滿了對人生的思考。家長很難解釋清楚的生死問題,這本書卻用寥寥數(shù)語講了明白。
我是誰?我是怎么來的?死是怎么一回事?
在故事的熏陶下,孩子不光會對生命與死亡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也會讓他正確認識生命,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