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精彩故事?學中醫(yī)中藥
相傳唐朝有個叫劉簡的道士,他癡迷于修仙。只要聽說哪里有名山仙跡,他一定會去游覽尋仙。
一次,劉簡在游覽途中,遇到一位道號為“虛無子”的老道。虛無子被劉簡鍥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動,便把劉簡帶至自己的藥園參觀。
“長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是長壽卻能實現(xiàn)?!碧摕o子指著水池邊一種墨綠色的草對劉簡說,“靈芝仙草難求,這水池邊的仙草可到處都是,我每天食這仙草,現(xiàn)已百歲而發(fā)黑、耳聰、眼明?!?/p>
劉簡告別虛無子時向其討要了很多藥種,回家便種了一大片。
春夏秋三季劉簡食用鮮品,冬季則食用干品。
劉簡從此堅持食用這墨綠色的仙草,果然活到百歲而發(fā)不白、耳不聾、眼不花。
因這種植物葉墨綠色,結(jié)子時像蓮蓬,但并非長在水里,所以得名“墨旱蓮”。
大家好,我是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蔡華兵藥師。
希望大家喜歡我分享的內(nèi)容,對中醫(yī)藥和養(yǎng)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我,參與粉絲互動,我們一起學習和探討有趣的中醫(yī)藥知識。
藥品使用方面的問題也可以咨詢我,我會為大家解答。
墨旱蓮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鱧腸的地上部分,開花時采割,曬干。切斷生用。
其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jīng)。具有補肝腎陰,涼血止血的功效。
《新修本草》:“主血痢。針灸瘡發(fā),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汁涂發(fā)眉,生速而繁。”
墨旱蓮能補肝腎之陰。
可用于肝腎陰虛的頭暈目眩,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夢遺耳鳴等。
治腰膝酸軟,下肢痿軟,須發(fā)早白,可用墨旱蓮配女貞子同用,如二至丸。
《本草綱目》:“烏髭發(fā),益腎陰?!?/p>
墨旱蓮酸寒,酸能收斂,寒能涼血,具有涼血止血之功。
可用于陰虛血熱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
治各種血熱出血,可單用墨旱蓮,或用墨旱蓮配生地黃、阿膠、蒲黃等滋陰涼血止血藥,以增強療效。外用亦可止血。
《日華子本草》:“排膿,止血,通小腸,敷一切瘡并蠶?!?/p>
墨旱蓮含皂甙、煙堿、鞣制、維生素A、鱧腸素及多種噻吩化合物等。
粉末外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有增強免疫、抗突變和保肝的作用。
中藥:墨旱蓮
墨旱蓮又叫豬牙草、旱蓮子等,在你們當?shù)亟惺裁茨兀?/span>
墨旱蓮很常見,在大家眼里或許只是一種野草,您見過嗎?
建議收藏、轉(zhuǎn)發(fā)、分享,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記得點贊支持一下,您的點贊是我持續(xù)更新的動力。謝謝!
#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