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學貫儒釋道、弟子遍天下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毫無疑問是一個大教育家。他不僅以自己的學識、修行體悟和人生經(jīng)驗,對追隨他的成年弟子進行教育,也對孩子的教育講過很多語重心長的話。這些話都是說給家長聽的,散見在他的各種著作和講演中,字里行間都是對孩子們成長的深沉關(guān)切。
南懷瑾的教子觀與中國傳統(tǒng)的教子觀一脈相承,是一種真正從做人、成人著手來培養(yǎng)孩子的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再談建功立業(yè)。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智慧的精髓,旨在讓孩子先立君子之德,再談?wù)煞蛑畼I(yè)。
在如今這個都盯著現(xiàn)代教育和西式教育的時代,這是極為稀有、難得的,幾近于絕唱。所以尤其值得中國家長們重視,并認真領(lǐng)會。更重要的,是按照這種經(jīng)過中國幾千年歷史證明有效的教育智慧,為自己的孩子樹立高大深厚的人格和志趣基礎(chǔ)。
七、教育要從胎教開始
傳統(tǒng)上,中國的教育是從胎教開始,從懷胎就開始教育了,都有規(guī)定的,夫妻分房,然后家里掛的畫、用的東西都要改變,胎兒會知道。生出來以后重要的是家教,不是靠學校的。
《禮記》里早有記載,依照中國上古的道理,女性一懷胎,習慣就要改,看的書也不同了。其實胎兒在娘胎里三個月,已經(jīng)知道了,五六個月以后,父母吵架等種種行為,好事、壞事,他都清楚知道,這是知性,意識已經(jīng)成長,不過他出生就忘記了,可是那個影響染污得很深。
所以中國文化教育是從胎教開始,父母兩個的意見,一切言談、行為,不斷地影響孩子,這種影響就是教育。
八、母親的教育尤其重要
中國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女性,這個很重要了。一個家庭有個好主婦、有個好媽媽,才可以講齊家之道。……中國歷代都有好的主婦,所以講到中國的教育,齊家之道,母教最重要,有個好的女性很重要?!F(xiàn)代女性教育很普及,可是女性反而很難做好賢妻良母,將來就更難了。
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儒家理想中的“齊家”,只有在過去樸實無華的農(nóng)村家庭里,每每可以看見那種“滿眼兒孫滿檐日,飯香時節(jié)午雞啼”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殷實家庭,一定是有一個有德而有持家之道的老祖母或主婦,作為真正幕后的主持者,并不一定是當家的男人或老祖父的成果。
母教,才是天下文化教育的大教化事業(yè)。大至國家、民族,小至一個兒女,沒有優(yōu)良傳統(tǒng)賢妻良母的教育基礎(chǔ),那就什么都免談了!
做女性,最難的是做一個賢妻良母。現(xiàn)在女性受了教育以后,出去做事了,孩子不會帶,飯不會做,菜不會煮,衣服不會縫,家管不好。譬如生個孩子,第一流的家庭,受的卻是末等的家教,把孩子交給傭人們?nèi)?,然后再把孩子送到學校里頭,責任推給學校;要是犯了法,還推說這是社會問題。
我們有一位同學,她說想辦女子大學,這更要注意《禮記》里頭的《內(nèi)則》一篇,還有《列女傳》,是我們傳統(tǒng)上關(guān)于女性的教育,包含對子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