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曾在他的小說《沒有男人的女人們》中說,世間飲酒者大致可分為兩類:
為了給自己追加什么而不得不飲酒的人;
為了從自己身上消除什么而不得不飲酒的人。
小米顯然是后者。
在她心情最低落的時候,下班后都會鉆進上下杭的一個小酒館里。幾盞青紅配上一疊醬牛肉,就這樣一個人靜靜地呆上幾小時,喝到微醺。
她說:“幾盞青紅下肚,回家后能一口氣睡到大天亮,第二天就滿血復活了。”
我呢,受她安利來過一次就立刻愛上這間福州少有的青紅酒館。
穿過喧鬧的中亭街,走進上下杭的巷子里。
在張真君祖殿旁,一眼就能望見一座中式建筑,青磚木柵紅燈籠,明紅酒幌在綠槐掩映下的亮眼奪目,酒幌下古色招牌寫著“左海春秋”四字。
拾階而入,酒香襲來。
白天不是酒館專場,店里沒什么客人。老板穿著青衫坐在柜臺后,手里翻著一本書??吹轿疫M店,忙把書合上,起身招呼我。
點上小米最愛的套餐,一壺青紅+一疊醬牛肉。由于對左海春秋喜歡的緊,也好奇的很,所以趁著店里沒什么客人拉著老板聊了幾盞。
老板李建彬一幅書生的樣子,沒想到身上的標簽還挺多。福州第一代街舞小子、業(yè)余室內(nèi)設計師、民宿老板......
“年輕時在安泰打開碟,上過開心100跳過舞。人到中年便想做一些能讓自己慢慢沉淀下來的事情,于是便跑到壽山開民宿。后來在開酒廠的朋友邀請下,下山做了這個青紅酒體驗店?!?/p>
從時尚的弄潮兒到穿起長衫,當起掌柜,身份轉(zhuǎn)變的有點大。
但他這個業(yè)余人士卻把酒館經(jīng)營的有模有樣,左海春秋開店不足一年,便成為上下杭曝光最高的店鋪,一到晚上來聞著酒味尋來的人能把小小的酒館填滿。
12歲時讀《紅樓夢》,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少女時代幻想住到詩里去,琴棋書畫,彈琴吟詩。
長大后的世界截然相反,高樓大廈,工業(yè)復古,搖滾躁動。中式古典蹤跡難尋。但左海春秋完全滿足了少女時代對中式古典的幻想。
穿過古樸的木門往里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方小池,流觴曲水,錦鯉嬉戲。
踩著石凳往里走能看見一面酒墻,墻壁上繪制著古代制酒流程。墻壁前擺著十幾壇大小不一的酒壇子。掀開酒壇,酒香味撲鼻而來。
順著木梯往樓上走,二樓的屋頂懸掛著幾把油紙傘,高低錯落。正前方開著一扇木制小窗,順著小窗往外看能俯瞰上下杭全貌。
兩層樓的店里,古舊的木雕桌椅、書畫屏風、古箏油傘,假山泉水環(huán)繞,像個戶外庭院。
最重要的是,靜。
左海春秋裝修風格全都由李建彬操刀。
“喝酒最重要的是氛圍,我想給到店的顧客提供一個舒適放松的環(huán)境喝一碗青紅?!?/p>
坐庭院聽古箏喝老酒,以微醺的名義,將白日積壓的細碎完整傾訴。
一壺青紅
對福州人來說,青紅就是種年味、家鄉(xiāng)味。過年時,團圓飯桌上有壺溫熱的青紅才夠喜慶。大人喝青紅,小孩吃就酒糟肉。
爸爸每喝完一盞青紅,就發(fā)出一聲暢快的感嘆聲,看我饞貓似的盯著他,他就會拿筷子沽一滴給我喝。沒有想象中的好喝,感覺是“酸酸苦苦的大人味道”。
現(xiàn)在長大了,卻意外喜歡上這種味道。
左海春秋的青紅酒產(chǎn)自福州閩侯大湖小箬村的春秋酒廠,由釀酒大師張維泉先生所釀。
牛姆山的泉水+福州特有的紅曲+上好的糯米,三種優(yōu)質(zhì)原料釀造,窖藏五年,讓左海春秋的青紅格外甘醇清冽。
老板開心的跟我們上個月有個日本游客到店里喝了一碗青紅,被其口感俘獲,一口氣買了4壇共12斤,讓給其郵遞到上海。
左海春秋的酒,酒色如琥珀,還帶著一抹橙紅。入口極軟,易咽爽口,喝起來有種獨特的甘甜,不知不覺幾杯下肚,才開始略微感受到些許醉意。
青紅酒后勁十足,陳年青紅飲之,三五碗后,易大醉。所以青紅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幾碟下酒菜
有酒無肴,寡味。沒有下酒菜的飲酒,就如同沒有月色的夜晚一樣,甚為無聊。
左海春秋除了出售酒,也出售各種下酒菜。醬牛肉、豬耳朵、糟肉光餅、紅皮花生樣樣都是上好的下酒菜。
喝著溫好的老酒,吃著大口的牛肉,和香酥的紅皮花生,看門外風卷落葉、鯉魚嬉戲,心自悠哉游哉。
一碗粉干
粉干是左海春秋的新品,這個月剛推出,完全復原了小時候的味道。
筒骨洗干凈,焯水后放在鍋里熬,大火熬上幾小時。等到熬得湯汁泛白,香氣越來越濃,火候相應調(diào)小,細火慢燉,直到表面漂浮著一層淡黃色的油,關火。
熱鍋中放入三層肉煎出油,依次放入蒜、白菜、海鮮爆炒,再倒上熬著幾小時的筒骨湯和撈熟的粉干煮幾分鐘,最后撒上幾滴青紅、細碎的蔥花,出鍋。
喝到微醺來一碗這樣的粉干,暖胃又解酒。
算不上愛喝酒,三杯倒。但放不下酒香,總會饞。
在很多個無聊或者月色溫柔,或者被生活追得無路可逃,或者無聊透頂?shù)臅r候,能想到最好的去處,就是一個藏匿在城市里冒著溫乎乎不吵不鬧的小酒館,左海春秋就是這樣的小酒館。
知了粉絲專屬福利
左海春秋為大家提供了
10份青紅酒套餐
(一壺青紅+一疊花生+一份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