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慎重對待
【原文】欲為天下者,必重1用其國;欲為其國者,必重用其民;欲為其民者,必重盡其民力。無以畜2之,則往而不可止也;無以牧3之,則處4而不可使也。遠人至而不去,則有以畜之也;民眾而可一,則有以牧之也。
【譯文】要想作為于天下的,必須慎重使用國力;要想作為于國家的,必須慎重使用人民;要想作為于人民的,必須慎重使用民力。沒有辦法畜養(yǎng)人民,那么人民離去就不可阻擋了;沒有辦法管理人民,那么人民居住下來也不聽使喚。遠方的百姓來投奔而不離去,就說明能夠畜養(yǎng)百姓;百姓眾多而步調(diào)一致,說
【說明】本節(jié)所論述的是一種方法,即慎重對待,這與《牧民》篇有類似之處,即給予人民、服務(wù)人民。如果不給予、不服務(wù)人民,就是不畜養(yǎng)人民,人民就會眾叛親離。
——————————————————
【注釋】1.重:(zhòng眾)莊重、慎重。《管子·形勢》:“不重之結(jié),雖固必解。”《論語·學(xué)而》:“君子不重,則不威。”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存之欲其重。”
2.畜:(xù序)《易·小畜·辭》:“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書·盤庚中》:“予豈汝威,用奉畜汝眾。”《詩·邶風(fēng)·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詩·小雅·我行其野》:“爾不我畜,復(fù)我邦家。”《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獲罪于兩君,天下誰畜之?”《老子·六十一章》:“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易·師·象》:“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論語·鄉(xiāng)黨》:“君賜生,必畜之。”《禮記·儒行》:“易祿而難畜也。”《說文》:“畜,田畜也。”《廣雅·釋詁一》:“畜,養(yǎng)也。”《玉篇·田部》:“畜,容也。”這里用為畜養(yǎng),容納,收容之意。
3.牧:(mù幕)《書·舜典》:“既月乃日,覲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詩·小雅·出車》:“我出我車,于彼牧矣。”《周禮·大宰》:“而建其牧。”《周禮·大宗伯》:“八命作牧。”《管子·牧民》:“凡地有牧民者,務(wù)在四時。”《荀子·成相》:“請牧基,賢者思。”《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故明主之牧臣也,說在畜烏。”《禮記·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這里用為統(tǒng)治、主管之意。
4.處:(chú除)《詩·召南·殷其靁》:“莫敢遑處。”《詩·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啟處。”《詩·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易·系辭下》:“占右穴居而野處。”《莊子·逍遙游》:“淖約若處子。”這里用為居住、生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