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不僅本科生逐漸開學,研究生也迎來了開學高峰期,迎來自己人生新的階段。研究生入學后,很多大一新生反應,導師會時不時地打探學生的家境,這不免讓人有些奇怪。研一入學,導師頻頻打探學生家境,原因何在?原來導師也有小心思!
很多人以為導師打探學生家境,是因為導師是個“勢利眼”,覺得家庭貧困的學生給他帶不來好處,所以準備區(qū)別對待。也有人認為導師這樣做,是因為擔心學生沒錢完成學業(yè),其實這個絲毫不用擔心,現(xiàn)在的研究生獎學金、助學金、補貼,包括助學貸款,足夠讓學生完成學業(yè)了,不存在因為沒錢讀不起書的情況。其實并不是以上這些原因,導師這樣做,也有著自己的難言之隱,也是為了對學生負責。
如今讀研比較熱,很多學生本科畢業(yè)后都選擇了讀研,但是讀研的目的大家卻有著一些不同,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為了找工作而不是為了學術。導師問學生的家境,如果了解到學生家境不好,那么導師可能就會對學生指導的少一點,這不是“勢利眼”,而是導師知道,貧困的孩子更需要賺錢,讀完研大多會直接工作,不會繼續(xù)深造,所以沒有投入太多精力的必要。如果導師了解到學生的家境比較優(yōu)越,那么他可能就會判斷這位學生對賺錢沒有迫切的需要,可能更能沉下心來做研究,還有可能繼續(xù)讀博深造,對于這樣的學生,導師其實是更喜歡的,也更愿意把他往更深的學術空間上帶。
我的一位同學,考上研后,第一次導師見面會,導師就讓他們仔細考慮好,是想在學術上鉆研下去,還是混個學歷,然后導師根據(jù)這些學生的想法,單獨制定培養(yǎng)計劃。其實導師入學后就是想了解自己的這批學生,讀研究竟是什么想法,很多導師沒有我這位同學的導師直接,所以就通過了解學生家境的情況來間接推測。
其實通過家境來推測學生的讀研想法,有時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據(jù)我所了解的,身邊很多農(nóng)村出來的研究生朋友,他們就是想拿學歷找好工作,然后早點出來賺錢,對于讀博也有興趣,但是在經(jīng)濟壓力下,只能放棄。但是家境畢竟只是一方面,其實并不精確,如果可以的話,導師最好能和學生開誠布公地談一談,或許能得到更準確的信息。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