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為什么我們總是很忙碌,卻碌碌無為?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很多理想?yún)s一事無成?為啥我們很勤奮卻還是不富有?為什么我們渴望成功卻還是原地踏步?
我們?yōu)槭裁催@么窮?而富人卻越來越富?
以上問題總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相信這些問題也一直困擾這你我?而讀了由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穆來納森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沙菲爾的強強聯(lián)合之作《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后,我找到了這些問答案,弄通了一些長期困擾我們的現(xiàn)實問題——什么是“窮人思維”,如何避免“窮人思維”?
《稀缺》告訴我們,失敗的時間管理導致忙亂,失敗的金錢管理導致窘迫。這本書最后的落腳點就是管理,時間管理和金錢管理。
那么什么是窮人思維呢?
01
第一個概念是稀缺。稀缺并不僅僅是客觀上的物質(zhì)稀缺,更是一種心態(tài)和認知上的稀缺。當我們沒有見識時,我們的思維方式,決策都會受限。從而會導致人們的認知能力下降,削弱人們的分析、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
02
第二個概念是余閑。。一個人擁有的時間是固定的,不要把大量的時間用來省錢,哪還有時間去賺錢?于是越窮越省,越省越窮,最后毫無翻身之地。
03
第三個概念是“管窺效應”。通常人們在物質(zhì)(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會變得更為專注,而因注意力過度聚焦會導致的判斷力下降。資源匱乏下導致專注,只專注在眼前的事物上,而忽略其他事物。說白了,就是太在乎眼前,目光短小,看的不長遠,一點小事都會讓你在乎半天,一點小的收益都會讓你付出半天,太在乎的得失!
04
第四個概念是“習慣性透支”。“習慣性透支”透支的主要是兩個方面:透支時間與透支金錢。透支時間這一點,最常見的透支時間就是拖延癥。你拖延所消耗的時間會在后期一分不漏的補上,甚至加倍。
那么,我們?nèi)绾螖[脫窮人思維呢?特別是對于我們職場中人來說,如何擺脫稀缺心態(tài)?
01
減少社交軟件的使用頻率
這是解決時間稀缺問題的重中之重,因為社交軟件,比如朋友圈(充斥著太多“無效信息”)有一個很可怕的害處是,它不但占用你的碎片時間,還會把你的余長時間給切割得越來越碎,直至讓你感覺時間怎么都不夠用。因此,為獲得余閑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就應該減少對這些社交軟件的使用頻率。
02
擺脫完美主義的心態(tài)
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做到十分,大部份人有六分的條件時就去做了,但完美主義者卻要確定自己能做到十分時,才會去做這件事,否則寧可不做。這樣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重度拖延,以至到任務截止日期時,才發(fā)現(xiàn)時間嚴重不夠用。因此,治療拖延癥,也是解決時間稀缺問題的關鍵一環(huán)。
03
廣泛閱讀
這是提升心智容量最簡單的方式,看得多了,自然想得也不一樣,擺脫稀缺應從改變認知開始。不過,既然是廣泛閱讀,就不能限于自己的感興趣的書籍,應該多多涉獵不同領域,從不同維度來刺激你的大腦皮層。
04
經(jīng)常鍛煉
運動可以改造大腦,讓你的大腦供血更充沛,腦細胞更活躍。簡單點說,運動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比如,跑步就是一個能夠提高人們認知靈活性的運動。日本一項科學研究就發(fā)現(xiàn):每周慢跑兩次、每次30分鐘,12周的時間就能提高大腦的執(zhí)行功能。
05
跨圈交流
也許你經(jīng)?;顒拥娜ψ又挥幸粌蓚€,或和你的興趣有關,或和職業(yè)有關,但如果我們能夠偶爾到不同的圈子里轉(zhuǎn)轉(zhuǎn),體會他們不同的思維方式,或許就會發(fā)現(xiàn)看問題的新角度、新思路,由此受到啟發(fā)。
這本書也是一部行為經(jīng)濟學的重磅新作,以上是《稀缺》這本書的一些核心思想,讀來受益頗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