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手機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如下影響:
1、生活圈子變窄
沉溺在手機里的人們就像活在氣泡里的一代,一個又一個氣泡把我們包裹起來,我們只需要盯著那一小塊屏幕,而無需理會周遭的一切。
2、孤獨感增加
通訊錄里上千人,能談心的卻找不到一個。盡管手機為我們打造了一個愜意的心理空間,讓我們跨越時間、空間知曉世間萬事萬物,但心理上的孤獨感卻與日俱增。
3、影響人際關系
沒有人喜歡和你聊天時,你還在不停地擺弄手機,讓對話延遲,這樣的社交太缺乏誠意了。
4、喪失注意力
手機會讓你陷入一種持續(xù)的「多任務」狀態(tài),處理工作時注意力明顯下降,甚至會導致「注意力缺失」,變得越來越懶于思考。
5、導致疲勞
青少年頻繁地使用手機,將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引發(fā)感應性疲勞和神經衰弱,特別是對于兒童來說,手機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煙酒一樣嚴重。
6、影響新陳代謝
手機上豐富的功能會擾亂你的正常生活規(guī)律,該睡覺時、玩性正濃。長久下來影響新陳代謝、情緒、免疫力,導致疾病多發(fā)。
7、削減思考的能力
過度關注手機會讓人處于應激狀態(tài)。外間的一切變化,隨時都可以接收得到,讓人難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時間里,也與手機形影相伴,讓自己的行蹤時刻掌握在每一個想與你聯(lián)絡的人手里。根本無法做到真正休息。
還有一項研究讓我看了很痛心,《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里的數(shù)據(jù):
有58.5%的爸爸媽媽每天會留出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而且每天陪娃的時間也是相當長,即使在工作日也能達到平均3.7個小時。
看起來真的很不錯,但隨后的調查顯示,陪伴時間里,家長們要么在開小差,要么玩手機,總之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幾乎不存在。
這種「假裝陪伴」看似給了孩子很多時間,實則是自己在邊上玩著手機,著實讓孩子們心痛。
還記得那篇9歲小學生寫的作文《爸爸,我想對你說》:
「爸爸每天都會在吃早飯、起床、睡覺等時間來玩他的寶貝——手機,好像沒了手機就活不下去了一樣;又像一只餓了三天三夜的惡狼正盯著一塊又大又肥的肉一樣……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機,我愿意用東西換,哪怕是我的生命。」
多少父母看到這篇作文眼淚刷拉拉下來,過了兩天,轉過頭又回到了從前。
身體是智慧的,你的每一次熬夜,每一次沉浸,每一次思考都被無聲的記錄著,當他無法承擔重負,也會用生病的方式告訴你:我受不了了!
孩子的身心也是智慧的,坐在你身邊,她能感受到你是否此刻真的愿意陪著我,假裝的陪伴只會讓孩子煩躁,那些孩子看似「無理取鬧」的橋段,背后都在說「爸爸媽媽看看我,陪陪我!」
放下手機,去真實的感受一下生活,抱抱邊上的愛人,親親玩鬧的孩子,生活會更美好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strong>
如果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童年、過去,
是不是可以試著靠自己,
選擇自己的未來?
你賺的錢,
有時確實能改變你的命運,
它甚至能彌補一些不可逆的傷痛。
如果真的要治愈童年,
躺在大房子里哭,
和蹲在大街上哭相比:
還是前者好一些吧。
這樣的蘇明玉,
最后治愈她的不僅有自己,
還有被人愛著的那份幸福。
有人說,扯上錢,愛情就不純粹了。
難道沒錢的愛情,就純粹了嗎?
有了錢,可以不用去各大網站發(fā)帖子:
房產證上不寫我名字是不是不愛我?
女友要求在房產證上加名字,
她是不是另有所圖?
現(xiàn)實累嗎?無奈嗎?
可它就是那么殘酷地折磨著我們
但假如你我都有錢,一人一套房,
問題解決了。
努力賺錢后,
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財務自由。
努力賺錢后,
能用最好的保養(yǎng)品精致裝扮自己。
努力賺錢后,
兩個人不用為了做家務爭吵,
找個打掃的阿姨就好了。
努力賺錢后,
能沒事兒出去吃個燭光晚餐,
犒勞奮斗的自己。
生活水平提高了,
家庭氣氛和諧了。
有情調、有美貌、有時間。
你我都有錢的愛情不好嗎?
——我看挺好。
一段經濟獨立的愛情本身和普通人無異,
但他珍貴在:
當風險來臨時,即使你再狼狽,
也不會喪失安全感。
因為這份安全感和底氣,
是你自己的,別人拿不走。
所以我們喜歡蘇明玉的人設,
強大又細膩。
她有足夠的有能力,
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做。
蘇家很多經濟上的問題,
她一手包攬的樣子真的很帥。
但是我們知道,蘇明玉的有錢。
是那個單薄的小女孩從悲劇的家庭中,
咬牙拼出來的。
那個活得光鮮從容的她背后,
付出了多少?
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有錢人的努力,你也很難想象。
《都挺好》有一場戲看的讓人很想哭:
有一次明玉喝了很多酒,
回去用盡最后一絲力氣歪倒在浴缸里。
但她后來又掙扎著起來,
把身上的西裝外套脫下來掛好,
又去翻出自己的手機,
緊緊的攥在手里。
做完這一切,
她才松懈著倒在浴缸里睡著了。
即使這樣,
她還是害怕錯過重要的工作電話。
就算生活狼狽到了極致,
就算已經很累很疲憊。
她還是不允許自己的工作有一絲懈怠。
她和男朋友休假中,
也不過分沉溺戀愛,
接到公司電話,轉頭就走。
大嫂來她家住,
看到的是她天天坐在工作臺上,
抱著筆記本不停打字、
熬夜到天亮的背影。
為什么蘇明玉「有幾個臭錢」
還這么招人喜歡?
因為我們都知道——她配得上。
有錢真的很爽,
但是大前提一定不能搞混了。
「有錢」很爽
不等于「花錢」很爽。
錢要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配偶的。
花錢一時爽,
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代價是很慘痛的。
曾經有一個調查:
那些中了福利彩票的人,
最后都過的怎么樣?
我們想象中這些人的日子一定爽爆了,
但實際上,有80%的人都過的非常不快樂。
甚至還有一大部分人,
沒錢的時候活的還不錯,
自從中了彩票,
生活反而支離破碎了。
很多人因為有了錢去吃喝嫖賭、
有的陷入和親戚的金錢糾紛,
有的無法控制欲望,
500萬一會兒就花光了,
還欠了一屁股債……
當實力不匹配財富,下場是無比凄慘的。
「匹配」——是這個社會為我們制定的規(guī)則。
曾經在小紅書上看到一個姑娘
發(fā)了這樣的一段話:
月薪兩千,但想要個愛馬仕,
被老公一句話堵了回去。
??
底下的評論都還算三觀正:
「我一個月薪三萬的人都沒想愛馬仕,你想什么呢?」
「少上網,多賺錢。」
「你老公說的很對,你月薪兩千,背著別人也不會認為是真的?!?/p>
當你在想要一個東西的時候,
不妨問問自己:
你配的上嗎?
如果你真的想要,
那你自己應該怎樣去努力?
想買什么,
就先讓自己具備駕馭那樣東西的能力。
想要別人送愛馬仕,自己得買得起LV。
不然有什么底氣去索???
花不是自己的錢,終究不靠譜。
「這個世界上,錢是唯一的權力。終有一天,一筆可觀的錢,能讓你自由。」
——英劇
我們從小被教育:
不要把錢看的太重,
錢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
卻沒有人告訴我們:
錢有什么意義。
人沒錢不如鬼,湯沒鹽不如水。
所以很多人在看到別人成功時,
會拿著「錢不重要」這個借口,
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懶惰著、嫉妒著……
我們總是喜歡拿「安貧樂道」
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
卻很少承認真正的安貧樂道,
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
而非兩手一攤的懶惰。
錢重不重要,
從來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評價它之前,你要先擁有它,
才有評價的資格不是嗎?
我們家門口曾有家早餐店,
一對夫婦開的,主要是炸油條。
我從來不知道他們每天要起多早,
只知道哪怕我趕最早的飛機
清晨五點鐘下樓,
他們的攤子已經在準備了。
除了過年,我從沒見過這家店休息。
就這樣過了十六年。
突然有一天,這家店關門了,
聽街坊鄰居說了才知道,
他們的女兒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這對夫妻也決定休息一陣子,陪著去看看
后來女兒上了大學很努力,畢業(yè)找到了一份工作。
幾年時間,從一個小職員開始,拼啊,干啊。
加薪升職,把積蓄攢攢付了首付。
經常看到老兩口喜笑顏開,
日子一天天在變好,就值得。
如今談起來,鄰居的原話是:
「女兒大學畢業(yè)了,工作很努力
辛苦賺錢買的房子也升值了
老兩口積蓄有一些了,
兜里有錢了,剩下的日子都是享????!?/p>
這個“享福和有錢”,
可能不是蘇明玉動輒一百萬的大氣。
但不知道為什么,
我也感受到了一種踏實和底氣。
那種日子通過自己努力一天天變好的快樂,
真的是任何詞語都無法描繪的滿足和幸福。
有錢了,真好。
瘦是自律的代名詞,
好皮膚是控糖戒辣內服外用堆出來的 ,
錢是努力工作學習賺的 ……
有些事,直到成年后才真正明白:“痛苦是美麗的土壤”。
有錢,真的可以解決世上百分之99的煩惱。
我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
拼勁全力去實現(xiàn)夢想。
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價值,
拿到屬于自己的報酬。
解決父母、家人的煩惱、
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
做完這一切后,你才會感受到:
錢確實不重要,但得到它的過程,
以及在這個過程中
盡自己最大努力的你:
才是最有意義的。
很多無能的人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
「有幾個臭錢了不起啊」
可現(xiàn)實告訴我們:
你拼命賺錢的樣子,
就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