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趨勢力度:前一次相交結束與后一次相交開始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所形成的面積。
趨勢平均力度:當下與前一次相交的結束時短線均線與長期均線形成的面積除以時間。
趨勢力度只有在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再次相交時才能比較,時間落后。
趨勢平均力度是即時的,馬上就可以判斷當下的趨勢平均力度與前一次趨勢平均力度的強弱對比,風險稍微大點,且需要的技巧要高點,對市場的感覺要好。
用趨勢力度進行比較,可以看較低級別的圖,再按趨勢力度找出相應的轉折點。這樣和真正的高、低點基本沒有太大的距離。級別越小,相對誤差越小。趨勢力度比較也可以用其他一些方法來輔助判斷:如和大盤比較;漲跌的量變化;筆(線段)的斜率、長短;MACD、BOLL等一些技術指標等……
背馳:趨勢力度比上一次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
盤整背馳:盤整中當下筆或線段比前一筆或線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盤整背馳。
背馳段:就是在某級別的某類型走勢,構成背馳或盤整背馳的走勢類型稱為某級別的背馳段。
背馳-買賣點定理:任一背馳都必然制造某級別的買賣點,任一級別的買賣點都必然源自某級別走勢的背馳。
MACD對背弛的輔助判斷:首先要有兩段同向的趨勢。同向趨勢之間一定有一個盤整或反向趨勢連接,把這三段分別稱為A、B、C段。A、B、C段在一個大的趨勢里,其中A之前已經有一個走勢中樞,而B是這個大趨勢的另一個走勢中樞,這個走勢中樞一般會把MACD的黃白線 (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軸附近。而C段的走勢類型完成時對應的MACD柱子面積(向上的看紅柱子,向下看綠柱子)比A段對應的面積要小,這時候就構成標準背弛。而盤整中,利用類似背馳的判斷方法,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這種盤整中的類似背馳方法的應用,稱為盤整背弛判斷。
必須說明的是,由于MACD本身的局限性,要精確地判斷背馳與盤整背馳,還是要從走勢中樞本身出發(fā),但利用MACD,對一般人理解和把握比較簡單點,而這已經足夠好了。光用MACD輔助判斷,即使你對走勢中樞不大清楚,只要能分清楚A、B、C三段,其準確率也應該在90%以上。而配合上走勢中樞,那是100%絕對的,因為這可以用純數學的推理邏輯地證明。
沒有趨勢,就沒有背馳。在盤整中是無所謂“背馳”的,這點是必須特別明確的。對于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后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蕩相關的力度比較中。注意,a+B+c中,a和c的盤整背馳,其實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勢中樞震蕩,雖然a存在時,B還沒出現(xiàn),但也不妨這樣看。一個背馳后,無論是盤整背馳還是真正的背馳,理論只能保證其回拉原來的走勢中樞,這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背馳與盤整背馳的兩種情況中,背馳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現(xiàn)背馳,其回跌,一定至少重新回到B段的走勢中樞里。
一般來說,一個標準的兩個走勢中樞的上漲,在MACD上會表現(xiàn)出這樣的形態(tài),就是第一段,MACD的黃白線從0軸下面上穿上來,在0軸上方停留的同時,形成相應的第一個走勢中樞,同時形成第二類買點,其后突破該走勢中樞,MACD的黃白線也快速拉起,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勢延伸等等,以及MACD繞來繞去的所謂指標鈍化都經常出現(xiàn)在這一段,這段一般在一個次級別的背馳中結束,然后進入第二個走勢中樞的形成過程中,同時MACD的黃白線會逐步回到0軸附近,最后,開始繼續(xù)突破第二個走勢中樞,MACD的黃白線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復前面的過程,但這次,黃白線不能創(chuàng)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積或者伸長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現(xiàn)背馳,這就結束了這一個兩個走勢中樞的上漲過程。明白這個道理,大多數股票的前生后世,一早就可以知道了。
必須注意,MACD在0軸附近盤整以及回抽0軸所形成的走勢中樞,不一定就是相應級別的走勢中樞,而是至少是該級別的走勢中樞。例如日線MACD的0軸盤整與回拉,至少構成日線的走勢中樞,但也可以構成周線的走勢中樞,這時候就意味著日線出現(xiàn)三段走勢。
盤整背馳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級別上,特別是至少周線級別以上的,這種盤整背馳所發(fā)現(xiàn)的,往往就是歷史性的大底部。配合MACD,這種背馳是很容易判斷的。注意,第一類買點肯定是趨勢背馳構成的,而盤整背馳構成的買點,在小級別中是意義不大的,所以以前也沒專門當成一種買點,但在大級別里,這也構成一種類似第一類買點的買點,因為在超大級別里,往往不會形成一個明顯的趨勢,這也就是以前回帖曾說過的,站在最大的級別看,所有股票都只有一個走勢中樞,因此,站在大級別里,絕大多數的股票都其實是一個盤整,這時候就要用到這因為盤整背馳而形成的類第一類買點了。這個級別,至少應該是周線以上。類似的,在大級別里,如果不出現(xiàn)新低,但可以構成類似第二類買點的買點,在MACD上,顯示出類似背馳時的表現(xiàn),黃白線回拉0軸上下,而后一柱子面積小于前一柱子的。
背馳-轉折定理:某級別趨勢的背馳將導致該趨勢最后一個走勢中樞的級別擴展、該級別更大級別的盤整或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
小背馳-大轉折定理:小級別背馳引發(fā)大級別轉折的必要條件是該級別走勢的最后一個次級別走勢中樞出現(xiàn)第三類買賣點。
注意,小背馳-大轉折定理,只有必要條件,而沒有充分條件。也就是說不能有一個充分的判斷使得一旦出現(xiàn)某種情況,就必然導致大級別的轉折。小級別頂背馳后,最后一個次級別走勢中樞出現(xiàn)第三類賣點并不一定就必然導致大級別的轉折。
背馳-轉折定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定理,這定理說明了什么?就是某級別的背馳必然導致該級別原走勢類型的終止,進而開始該級別或以上級別的另外一個走勢類型。
買賣點:就是買入或賣出股票的點位或者價位。市場交易,歸根結底就是買賣點的把握。
100%安全的買賣點:就是這點之后,市場必然發(fā)生轉折,沒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況需要選擇。
第一類買點:某級別下跌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下跌破最后一個走勢中樞后形成的背馳點。只有在下跌趨勢確立后的走勢中樞下方才可能出現(xiàn)的買點。
第一類賣點:某級別上漲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上突破最后一個走勢中樞后形成的背馳點。
第二類買點:某級別中,第一類買點的次級別上漲結束后再次下跌的那個次級別走勢的結束點。第二類買點,不必然出現(xiàn)在走勢中樞的上或下,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現(xiàn),走勢中樞下出現(xiàn)的,其后的力度就值得懷疑了,出現(xiàn)擴張性走勢中樞的可能性極大,在走勢中樞中出現(xiàn)的,出現(xiàn)走勢中樞擴張與新生的機會對半,在走勢中樞上出現(xiàn),走勢中樞新生的機會就很大了。但無論哪種情況,贏利是必然的。
第二類賣點:某級別中,第一類賣點的次級別下跌結束后再次上漲的那個次級別走勢的結束點。
第三類買點:某級別上漲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上離開走勢中樞,然后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抽,其低點不跌破走勢中樞上邊緣ZG的走勢中樞終結點。第三類買點是走勢中樞擴張或新生產生的。
第三類賣點:某級別下跌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下離開走勢中樞,然后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抽,其高點不升破走勢中樞上邊緣ZD的走勢中樞終結點。
買賣點定律一:任何級別的第二類買點都由次級別相應走勢的第一類買點構成。
趨勢轉折定律:任何級別的上漲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賣點構成的;任何的下跌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買點構成的。
買賣點的完備性定理:市場必然產生贏利的買賣點,只有第一、二、三類。
升跌完備性定理:市場中的任何向上與下跌,都必然從三類買賣點中的某一類開始以及結束。換言之,市場走勢完全由這樣的線段構成,線段的端點是某級別三類買賣點中的某一類。
操作指導
站在純操作的角度,由于任何買賣點,歸根結底都是某級別的第一類買賣點。因此,只要搞清楚如何判斷背馳,然后選好適合的級別。當該級別出現(xiàn)底背馳時買入,頂背馳時賣出,就一招鮮也足以在市場上混好了。不過,任何事情都應該究底窮源。這有點像練短跑,跑到最后,提高0.01秒都很難。所以越往后,難度和復雜程度都會越來越深。如果一時啃不下來,就選擇可以把握的,先按明白的選擇好操作模式。等市場經驗多了,發(fā)現(xiàn)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了直觀感覺,再回頭看,也不失為一種學習的辦法。當然,都能看懂并能馬上實踐,那最好。
這三類買賣點,都是被理論所保證的,100%安全的買賣點。如果對這三類買賣點的絕對安全性沒有充分的理解,就絕對不可能也絕對沒有對纏中說禪技術分析理論有一個充分的理解。所謂100%安全的買賣點,就是這點之后,市場必然發(fā)生轉折,沒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況需要選擇。
第一類買賣點,就是該級別的背馳點。這足以應付最大多數的情況。但有一種情況是不可以的,就是前面反復強調的小級別轉大級別的情況。為什么?假定30分鐘操作級別,當1分鐘級別背馳時,并未觸及30分鐘級別的第一類買賣點,所以按30分鐘級別就無須操作。對這種情況,就需要第二類買賣點來補充。第二類買賣點,不是專門針對這小轉大情況的。一般說,高點的一個次級別向下、再一個次級別向上,如果不創(chuàng)新高或盤整背馳,都構成第二類賣點。而買點的情況反過來就是了。所以,在有第一類買賣點的情況下,第一類買賣點是最佳的,第二類只是一個補充;但在小級別轉大級別的情況下,第二類買賣點就是最佳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大級別的第一類買賣點。
第二類買賣點,站在走勢中樞形成的角度,其意義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級別的走勢中樞,因為后面至少還有一段次級別走勢且必然與前兩段有重疊。所以,無論如何,當出現(xiàn)第二類買賣點時,絕對可以操作。第二類買點有哪幾種可能的情況?
最強的情況:第二類買點剛好構成原來下跌的最后一個走勢中樞開始的震蕩走勢的第三類買點,也就是第二、三類買點合一了,這是最強的走勢,這情況,一般都對應 V 型反轉的快速回升,是最有力度的。
最弱的情況:第二類買點跌破第一類買點。也就是第二類買點比第一類買點低,這是完全可以的。這里一般都構成盤整背馳,后面對應這從順勢平臺到擴張平臺等不同的走勢。
一般性走勢:也就是前面兩者之間的走勢。這種情況下,第一、二、三買點,是依次向上,一個比一個高。
站在原來下跌最后一個走勢中樞的角度,第一、二、三類買點都可以看成是走勢中樞震蕩的結果。因此,在第二類與第三類之間,可能會存在著更多的走勢中樞震蕩走勢,不一定如第一、二之間是緊接的。那第二類與第三類買點之間的震蕩買點,一般就不給特別的名稱了,也可以看成是第二類買點。
注意,只有在這回升的中陰狀態(tài)下才有第一、二類買點,中陰狀態(tài)結束后,所有的走勢中樞震蕩只存在第三類買賣點以及走勢中樞震蕩的買賣點,就不存在第一、二類買賣點了。
第三類買賣點比第一、二類要后知后覺,但如果抓得好,往往不用浪費盤整的時間,比較適合短線技術較好的資金。但一定要注意,并不是任何回調回抽都是第三類買賣點,必須是第一次。而且,第三類買賣點后,并不必然是趨勢,也有進入更大級別盤整的可能。但這種買賣之所以必然贏利,就是因為即使是盤整,也會有高低點出現(xiàn)。操作策略很簡單,一旦不能出現(xiàn)趨勢,一定要在盤整的高點出掉,這和第一、二類買點的策略是一樣的。
實際操作中,最干脆的做法,就是不參與走勢中樞震蕩,只在預先設定的買賣點上買賣。但對于大資金來說,或者對于有足夠操作時間和熟練度的資金來說,走勢中樞震蕩當然是可以參與的。而且如果走勢中樞級別足夠,其產生的利潤往往更大而且穩(wěn)定。而在趨勢的情況下,一般小級別的買賣點并非一定要參與。如果技術特別好或大資金,同樣可以參與,這只是為了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加快成本變0或增加籌碼的過程。當然,這種小級別的參與,就與該級別能容納的資金量有關。
總體圍繞走勢中樞的操作原則很簡單:每次向下離開走勢中樞只要出現(xiàn)底背馳,那就可以介入了;然后看相應回拉出現(xiàn)頂背馳的位置是否能超越前面一個向上離開的頂背馳高點,不行一定要走,行也可以走;但次級別回抽一旦不重新回到走勢中樞里,就意味著第三類買點出現(xiàn)了,就一定要買回來。而如果從底背馳開始的次級別回拉不能重新回到走勢中樞里,那就意味著第三類賣點出現(xiàn),必須走。然后等待下面去形成新的走勢中樞來重復類似過程。圍繞走勢中樞的操作,其實就這么簡單。
本理論特別強調:寧愿賣錯,絕對不能買錯。很多人,被自己的貪嗔癡疑慢所迷惑,寧愿用十幾點去對賭幾百點,用1%的可能去對賭99%的可能。如果1%可以換來100倍的收益,那當然沒問題,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那么,為什么還要堅持?說白了,只有五個字:貪嗔癡疑慢。
對于散戶來說,本質上沒有賣錯,只有買錯。為什么?賣錯又不會虧錢,買錯就不同了。賣錯了,有錢,這么多股票可以選擇,為什么要一棵樹吊死?實際上,只要你不被自己的貪嗔癡疑慢所左右,根本也不存在賣錯的問題。很多人,在連日頂分型的雛形都沒有的情況下就賣,為什么?不過是覺得高了、覺得恐慌了,覺得驚嚇了。而到真正的頂分型出來了,反而要假設這頂分型是假的,調整一下就可以突破的,就不覺得高了,不覺得恐慌了,不覺得驚嚇了,人的顛倒,往往如此。
學了本理論,如果真想洗心革面,就要首先掌握本理論,然后用該理論去操作,在操作中把自己培養(yǎng)成鋼鐵戰(zhàn)士,鋼鐵戰(zhàn)士的最基本標準是什么:
1、買點總在恐慌的下跌中形成。但只要買點出現(xiàn),就要義無返顧地買進。
2、上漲總在不同情緒的交織中進行。抵抗住各種情緒的干擾,用鋼鐵般的意志把股票持住,決不中途給拋下車。
3、賣點總在瘋狂的上漲中形成。只要賣點出現(xiàn),手起刀落,讓股票見鬼去吧。
4、任何的操作失誤,只是一次跌倒。跌倒就爬不起來的,絕對不可能是鋼鐵戰(zhàn)士。失誤就要總結,絕對不在同一錯誤上犯上兩次。
5、買錯比賣錯嚴重。一旦確認買錯了,一定要手起刀落,讓股票見鬼去。如果市場給你第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你沒把握,也就是第二類買賣點,那就回家賣豆腐;如果市場給你第二次改正錯誤的機會你沒把握,也就是第三類買賣點,那就直接回家磨墻。
6、市場只有你才能幫助你,被市場毀掉的是你,戰(zhàn)勝市場的也是你,你比市場強悍,市場就是你的;否則,你就是市場的點心。
7、踏準市場的節(jié)奏,就可以在刀山火海中逍遙游。
8、沒到那水平,沒到能在刀鋒上舞蹈的水平,就別玩懸的,干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市場中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殺牛用雞刀,屠龍用鴨刀,最后都被雞了鴨了去了。市場上不是每一筆錢都適合任何人去賺的,面對市場的機會,少點貪嗔癡疑慢,認清自己的能力,這比什么都重要。市場是連續(xù)的,高位走了不是天堂,高位沒走不是地獄。大跌,不過是下一買點后大反彈的前戲。這一切,都逃不過本理論,而是否參與,則與你的操作級別相關,也和你的操作能力相關。
沒有人天生就是勝利者,也沒有人天生就與失敗為伍。人人是佛,無一人可度,無一人需救,人人有明珠一顆,照破山河大地,又何必憋屈了自己?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