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命題點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①多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出現(xiàn),有時會在實驗探究題中涉及;
②主要涉及的考點有:聲音的產生(振動);傳播介質的判斷;不同介質中的傳播快慢;發(fā)聲體的判斷等.其中對于聲音的產生(振動)及傳播介質的判斷考查的居多;
③命題時會單獨考查,但多以聲學綜合的形式考查,并常以教材小圖片、生活中的樂器或實例為背景出題.在考查聲音的傳播時還經常結合電磁波命題.
【歸納整理】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a. 不振動的物體不會發(fā)出聲音,正在發(fā)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但正在振動的物體我們不一定能聽到它的聲音(還要有介質、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足夠大的響度)。
b. 自然界里的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振動發(fā)聲。
(2)聲速的影響因素(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a. 與介質的種類有關。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慢,即v固>v液>v氣。
b.與介質的溫度有關.溫度在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c. 聲速的大小與響度、音調、音色無關。
1.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B. 聲音傳播的速度與溫度無關
C. 聲音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
D. 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2.在探究人耳怎樣聽到聲音時,可以用肥皂膜模擬人耳的鼓膜.如圖所示,當喇叭發(fā)聲時,肥皂膜將
A. 振動 B. 靜止不動 C. 一直向右運動 D. 一直向左運動
3.下列聲現(xiàn)象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1.A【解析】A.聲音可以在一切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故A正確;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及溫度有關,故B錯誤;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即真空中聲速為0,故C錯誤;振動產生的聲音可能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可能是響度太小或太大、可能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等原因,導致人耳聽不到,故D錯誤。故選A。
2.A【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人耳感知聲音的過程及聽到聲音的條件;聲與能量.當喇叭振動發(fā)出聲音后,聲音經過空氣傳播到肥皂處,由于聲音具有能量可以使肥皂產生振動;故選A。
3.D【解析】A.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是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它表示聲音能傳遞信息,不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倒車雷達利用了回聲定位原理,它表明聲音能傳遞信息,不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C.超聲波清洗機,它表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不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D.抽取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罩內的音樂聲減小,進一步推論得: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綜上所述,故選D。
02命題點2聲音的特性
①多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考查.
②主要涉及的考點有:聲音三個特性(響度、音調、音色)的辨識;三個特性的影響因素;結合頻率考查聽覺范圍等.
③命題時主要結合背景材料(生活實例、樂器等)或教材小圖片考查,有時也結合成語或俗語進行考查;經常會單獨設題,有的地市也會結合聲學其他知識或其他章節(jié)的知識一起考查.
類型一聲音特性的辨識
4. 我們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這主要是根據聲音有不同的
A. 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振幅
5.人們能分辨出笛子、鋼琴等不同樂器的演奏聲,主要是依據聲音的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聲速
6. 襄陽泰凱電子有限公司生產“ViKi”智能手機,出口到南美、南亞和非洲市場.調節(jié)手機的音量是改變聲音的
A. 音調 B. 音色 C. 頻率 D. 響度
類型二聲音特性的影響因素
7. 在學校組織的文藝匯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演奏過程中,她不斷變換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為了改變
A. 聲音的響度 B. 聲音的音色 C. 聲音的音調 D. 琴弦的振幅
8.如圖所示是敲擊音叉時示波器在相同時間內截取的二列聲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的音調比乙的音調低 B.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 甲的音調比乙的音調高 D.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9.以下操作中,不能改變音調的是
10.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現(xiàn)處于雷雨天氣,為防止受雷擊________(選填“應避免”或“不須避免”)在空曠處打傘行走.下雨時,天空傳來震耳的雷聲,雷聲的大小用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來描述.
4.B【解析】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它是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故選B.
5. C【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特性.人們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的演奏聲,主要是依據聲音的音色,因為音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所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同.故選C.
6. D【解析】調節(jié)手機音量是調節(jié)聲音的強度大小,改變的是聲音的響度. 故選D.
7. C【解析】小希在演奏的過程中,不斷變換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實是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長度,從而改變琴弦振動的快慢,即改變琴弦的振動頻率,從而達到改變音調的目的,故選C.
8. D【解析】波形圖的疏密表示聲音的頻率,波形越密,頻率越高,即音調越高;高低表示聲音的振幅,高度越大,振幅越大,即響度越大.由圖可知,甲和乙兩圖的疏密程度相同,即聲音的音調相同,甲的波形圖的高度比乙高,即甲的響度(音量)比乙大,故選D.
9. B【解析】改變杯內水量,可以使得水杯振動變得容易或者困難,從而影響頻率改變音調,A不符合題意;改變用力的大小敲擊鼓面,可以改變響度,B符合題意;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可以改變頻率,改變音調,C不符合題意;改變管內的水柱長度,可以改變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音調,D不符合題意;故選B.
10. 應避免響度
03命題點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①主要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考查.
②主要涉及的考點有:判斷控制噪聲的措施;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噪聲的危害等.其中判斷控制噪聲的措施是考查的重點.
③命題多以實際生活中控制噪聲的各種措施為背景,有時也會單獨命題,但也經常和聲學其他知識(如聲音的特征、聲音的利用等)綜合在一起命題.
11.白天你的鄰居裝修房子十分吵鬧,干擾你的學習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個是合理可行的
A. 叫鄰居不裝修房子 B. 將家中音響聲音開到最大
C. 趕快將家中的門窗關閉 D. 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
12.如圖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為了減弱噪聲的是
13.“大媽廣場舞,吵得我好辛苦”,說明健身的同時,也產生了噪聲.為了共建和諧社會,社區(qū)委員會與大媽溝通,跳舞時:(1)調小音量,屬于在________處減弱噪聲;(2)社區(qū)居民關閉門窗,屬于在________中減弱噪聲.
14.2019年5月29日,南寧市獲評為“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市區(qū)里,大量的樹木可以在減弱噪聲(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從而使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安靜.噪聲是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________產生的.
11. C【解析】叫鄰居不裝修房子,是不現(xiàn)實的,A選項錯誤;把音響聲音開到最大只會增大噪聲,不會減弱噪聲對學習和休息的影響,B選項錯誤;將門窗關閉,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C選項正確;噪聲監(jiān)測裝置只會檢測出噪聲的分貝,不會減弱噪聲,D選項錯誤.故選C.
12. D【解析】摩托車的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隔音走廊是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儀可以檢測噪聲的大小,但是不能減弱噪聲,故選D.
13. 聲源傳播過程【解析】調小音量是使喇叭發(fā)出來的聲音響度變小,故是在聲源處減弱噪音;關閉門窗是使噪聲反射回去及門窗吸收部分噪聲,從而使聲音在傳播途中減?。?/p>
14. 傳播過程中振動【解析】大量的樹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聲音都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產生的,噪聲的振動是無規(guī)律的.
04命題點4聲音的利用
①主要在選擇題中考查.
②主要涉及的考點有:聲與信息;聲與能量;超聲波、次聲波的判斷.
③命題時多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回聲定位、B超、超聲波碎石等)為背景,結合其他聲學知識綜合考查.
15.下列實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A. 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
B. 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C. 醫(y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
D. 超聲波導盲儀幫助盲人出行
16.聲吶在海洋勘察和軍事方面都是一種重要的儀器.從知識上看,它是一種能定向發(fā)射和接收________(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的設備.
15. B【解析】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用B超診斷疾病、超聲波幫助盲人出行,這些選項中聲波都沒有對物體產生直接的作用,只是探測、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所以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而超聲波碎石是超聲波使結石本身發(fā)生了改變——碎了,是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故選B.
16. 超聲波【解析】本題考查了超聲波的知識,聲吶可以定向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
05命題點5聲學綜合
①聲學綜合題一般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出現(xiàn),涉及的考點比較多,命題時多會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及聲音的特性、聲的利用、噪聲的控制為主;
②命題時多以生活實際現(xiàn)象或應用為背景,以四幅圖(包括教材圖片)的形式或文字敘述的形式出現(xiàn);
③聲學綜合題是中考中的??键c,考查內容較為綜合,復習時應該結合生活實例及課本小實驗加強對聲學知識的理解.
17. 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 深夜跳廣場舞時將音響的音量調小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 發(fā)生地震時,有些動物比人提前感覺到,是因為地震時伴有次聲波產生
C. 人在岸上大聲說話能驚動水中的魚,說明水能傳聲
D. 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18.圖示為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用它吹奏名曲《百鳥朝鳳》時,模仿的多種鳥兒叫聲悅耳動聽,讓人仿佛置身于百鳥爭鳴的森林之中.關于嗩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
B. 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
C. 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色
D. 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
19. 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說明水能傳聲
B. 江泉高架路兩旁建有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 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時,鼓發(fā)聲的音色不同
D. 醫(yī)學上用超聲波粉碎結石,說明超聲波具有能量
20. 關于圖中的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拉小提琴時,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為了改變響度
B. 抽出罩內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變小,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C. 道路兩旁設置隔音墻,是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車發(fā)出噪聲
D. 發(fā)聲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彈開,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21. 下列有關聲音和電磁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手機和微波爐都會發(fā)出電磁波
B. 鋼琴是通過空氣柱的振動發(fā)聲的
C. 利用次聲波可以粉碎人體內的結石
D. 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調高
22. 眉山市東坡湖濕地公園建成以來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喜愛,尤其是音樂噴泉讓人們耳目一新.以下關于音樂噴泉說法正確的是
A. 我們在較遠處就能聽見音樂聲是因為音樂聲的頻率高于20 000 Hz
B. 我們聽見的音樂聲是通過空氣傳播過來的
C. 對于去欣賞音樂噴泉的人來說,音樂聲屬于噪聲
D. 我們聽見的音樂聲是噴泉噴出的水振動產生的
23. 手機是現(xiàn)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機之間是利用________傳遞信息的.人們在不同場合需要選擇不同的音量,改變的是手機聲音的________.接聽電話時能辨別不同的人,是因為不同人說話時聲音的________不同.
24. “中國好聲音”比賽現(xiàn)場,吉它手彈奏電吉它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___;琴聲是通過________傳播到現(xiàn)場觀眾耳中的.觀眾在聽音樂時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成振動,目的是為了在________減弱噪聲.
25. 彈鋼琴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琴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___;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_______.利用聲吶系統(tǒng)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2 s后收到回波,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 531 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________m;利用此種方法不能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
17. D【解析】將音響的音量調小,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地震時有次聲波產生,有動物能聽到,而人聽不到,故其能比人提前感覺到.故B不符合題意;人在岸上大聲說話能驚動水中的魚,說明水能傳聲,故C不符合題意;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 m/s,固體傳聲比氣體傳聲快,故D符合題意.故選D.
18. D【解析】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嗩吶振動的振幅不同,所以聲音的響度不同,A錯誤;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改變了發(fā)聲體內空氣柱的長度,振動的頻率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產生聲音的音調不同,B錯誤;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是為了防止聲音的發(fā)散,從而增大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響度,C錯誤;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屬于樂音,D正確.故選D.
19. C【解析】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說明水能傳聲,A正確;控制噪聲采取的措施是:防止噪聲的產生、阻斷噪聲的傳播和防止噪聲進入人耳.在高架路兩旁建有隔音墻,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正確;聲音的大小用響度來表示,其影響因素是振幅、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則聲音的響度不同,不是音色不同,C錯誤;醫(yī)學上用超聲波粉碎結石,利用了超聲波具有能量的特性,D正確.故選C.
20. D【解析】拉小提琴時,手指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改變了發(fā)聲體的長度,從而改變音調,A選項錯誤;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的聲音變小,只能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B選項錯誤;道路兩旁設置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不能防止汽車發(fā)出噪音,C選項錯誤;發(fā)聲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彈開,將音叉的振動轉化為球的擺動,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D選項正確.故選D.
21. A【解析】手機利用電磁波傳送信號,微波爐用電磁波輸送熱量,所以手機和微波爐都會發(fā)出電磁波,A正確;鋼琴發(fā)聲時,是演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里面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fā)出聲音,所以鋼琴是靠琴弦的振動發(fā)聲的,B錯誤;利用超聲波可以粉碎人體內的結石,C錯誤;“女高音”中的“高”是指音調高,而“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響度大,D錯誤.故選A.
22. B【解析】音樂聲屬于人耳能聽見的聲音,頻率范圍在20~20 000Hz,A選項錯誤;聲源與人之間是空氣,即我們聽見的音樂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B選項正確;對于去欣賞音樂噴泉的人來說,該聲音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學習、休息和工作,所以它不是噪聲,C選項錯誤;音樂噴泉的工作原理是,根據播放的音樂來控制水柱,達到與音樂同步的效果,音樂聲并非由水柱振動產生.D選項錯誤.故選B.
23. 電磁波響度音色【解析】手機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改變音量是改變聲音的大小,即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接電話時,能分辨對方是熟人還是陌生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辨別的.
24. 音調空氣聲源處【解析】琴弦越長發(fā)聲頻率越低,音調越低,反之音調越高.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空氣可以傳聲,琴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現(xiàn)場觀眾耳朵中的.在聽音樂時,手機鈴聲影響人們欣賞音樂,是噪聲源,關機或調成振動,目的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物理怪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