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亞交界線的烏拉爾山脈以東,到太平洋沿岸,北邊直抵北冰洋,南邊接中蒙邊境,這塊面積高達1300余萬平方公里土的土地,就是著名的西伯利亞。如今,這塊兒土地遼闊、資源豐富、環(huán)境嚴酷、人煙稀少的土地,絕大部分都是俄羅斯的領土。
西伯利亞
俄羅斯也倚仗西伯利亞,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而眾所周知,西伯利亞并非俄羅斯人的傳統(tǒng)領土,一直到16世紀末俄國東征開始,沙皇俄國采用了200多年的時間,才將廣袤的西伯利亞納入了統(tǒng)治范圍。
那么,在俄羅斯侵占西伯利亞之前,西伯利亞是無主荒地嗎?
其實這個問題,涉及到西方人的一貫歷史觀。在西方人的眼里,什么是無主荒地?他們認為,沒有被西方人占領的地方,就是無“主”荒地,至于世代居住的原住民,他們甚至根本不將其視之為人,也因此,才有了“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的說法。
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
但是很顯然,在歐洲列強殖民美洲的過程中,歐洲人根本沒有將美洲的原住民視之為人,他們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直接將印第安人的家園劃入了自己的殖民地范圍內。
西伯利亞之于俄羅斯也是如此,在16世紀之前,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qū)根本就沒有西方人的居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西伯利亞就荒無人煙,雖然環(huán)境嚴酷,這塊土地上依然生活著為數并不少的土著居民。
西伯利亞
據蘇聯(lián)統(tǒng)計,在俄國兼并西伯利亞之前,西伯利亞地區(qū)生活著幾十個民族。例如,居住在伊謝季河流域的西伯利亞韃靼人,居住在鄂畢河流域的漢特人,生活在圖瓦盆地的圖瓦人,在通古斯卡河等流域漁獵為生的通古斯人,也就是鄂溫克人,還有生活在北極、以捕獵海象海豹為生的楚科奇人、愛斯基摩人等等。
這些人的總人數,據《蘇聯(lián)史綱》統(tǒng)計,約在20萬到22萬人左右。但是,由于西伯利亞地貌廣闊、環(huán)境嚴酷、各民族居住十分分散,再加上資料有限,這一數字顯然是很不精確的,實際人數很可能比這個數字要多得多。
楚科奇人
而很顯然,無論是這個數字是多少,在俄羅斯侵占西伯利亞之前,西伯利亞地區(qū)都不是無人區(qū),也就是說,西伯利亞并不是無主荒地,這些世代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qū)的原住民,也理所當然的是西伯利亞地區(qū)的主人。
當然,有的人會說,只有建立國家才能擁有國土,那么,西伯利亞地區(qū)在俄羅斯人到來之前,一直處于原始社會狀態(tài)嗎?并非如此,由于環(huán)境極度嚴酷,西伯利亞地區(qū)原住民的居住確實極為分散,大多數民族也處于氏族制的不同發(fā)展階段。
西伯利亞的氣候
但是,仍有一部分西伯利亞民族進入了階級社會。個別西伯利亞民族還建立了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國家組織形式。例如,15世紀建立的西伯利亞汗國,原是蒙古人建立金帳汗國的一部分,隨著金帳汗國的衰落,西伯利亞地區(qū)的韃靼人成立了西伯利亞汗國。
至于西伯利亞南部的許多民族,例如布里亞特人、圖瓦人、達斡爾人等民族,由于生活在相對溫暖的西伯利亞南部地區(qū),再加上與中國接壤,這些民族人數更多,文明也更加先進。因此,這些民族都曾多次向中國進貢稱臣,成為中國羈縻統(tǒng)治的一部分。更何況,元朝時期,元帝國甚至將西伯利亞直接納入了統(tǒng)治范圍。
元朝疆域
?因此,無論是西伯利亞汗國,還是中國與西伯利亞諸多民族的隸屬關系,西伯利亞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無主荒地。所以,俄羅斯對于西伯利亞占領的歷史,就是一部侵略擴張的侵略史。根本不存在所謂“西伯利亞原為無主荒地,俄羅斯撿漏占據”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