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chuàng),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分享。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將思想精華都記在在竹簡亦或是紙張之中,千百年的傳承,皆為瑰寶,都是不可用價值衡量的精神寶藏。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老師曾提出過'閱讀饑餓期'這一名詞,在他認為:人的閱讀關鍵是在十四歲之前,尤其是6~12歲,是孩子的'閱讀饑餓期',這個時間對孩子的閱讀關注比起學習關注更為重要!
而家長在這一時期對孩子閱讀能力的訓練,影響了孩子今后的閱讀分析能力,這個時間點也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基礎時間段。
《人民日報》也曾刊文,重點說明現(xiàn)如今社會教育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孩子的閱讀量在逐年減少,很多學生到了大學畢業(yè)都沒有翻閱過四大經(jīng)典名著,造成很多優(yōu)秀作品沒有被傳承慘遭'遺棄',教育部也發(fā)表意見條文,鼓勵各中小學每周開設一節(jié)閱讀課供學生閱讀書籍增加知識,點明了大量閱讀不是僅僅知識課余活動,這是一種學習必需環(huán)節(jié)!
有人曾對全國十佳少年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閱讀量還有閱讀水品都高于普通孩子,而他們的家長教育也是將閱讀作為一項重要培養(yǎng),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成功人士也都是提起過讀書讓他們受益匪淺。
書籍的知識量是巨大的,涉及方面也是甚為廣泛,所以說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與閱讀量,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書籍文章中的語言邏輯基本上都是標準規(guī)范的,這為鍛煉和糾正孩子的口語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孩子可以一邊在閱讀的同時一邊學會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對孩子以后的口才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2.幫助孩子對問題進行探索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汲取知識的過程,這個世界對于他們來說是陌生的,而同時也是處處存在吸引,好奇心驅(qū)使下的他們開始對世界進行探索,這個時候他們的問題都很多,而在他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一些自己動手可以翻閱查找的答案家長們就不必去給予答案,可以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所以孩子可以通過閱讀來了解這個世界,也更能開發(fā)孩子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
3.豐富孩子知識儲備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不同種類的書籍都記載說明了不同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從中學到想要掌握的知識。好的文學作品可以提高孩子的文筆寫作與情操,科學科普類的書籍可以提高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古代文言書籍的記載又可以讓孩子領略到古時的人文趣事。提高孩子的閱讀,可以讓孩子更加博學多識,幫助孩子豐富知識儲備。
4.增長孩子見識
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很多現(xiàn)實的不可抗力讓我們無法去付諸實際行動,這個時候孩子就可以從書籍上了解到很多年知識,比如某國的風土人情,禮儀習慣;也是可以是某一動植物的相關知識,某一歷史事件的記載,總之,書籍內(nèi)的知識,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
5.陶冶孩子情操,修身養(yǎng)性
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最先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因為要想好好的閱讀一本書領悟其中的內(nèi)容精粹,就要求孩子靜下心仔細品味,所以讓孩子愛上閱讀,就可以陶冶孩子情操,讓孩子的性格更為穩(wěn)重,不再那么偏激焦躁,書中很多文人墨客的為人處世心得都可以使孩子身心得到修養(yǎng)。
現(xiàn)如今的社會發(fā)展,讓很多孩子出現(xiàn)了過早'觸電觸網(wǎng)'的情況,真的不是說大話,很多一兩歲的小孩子都開始抱著手機看動畫視頻,五六歲的小孩對手機的了解已經(jīng)比父母還透徹。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老師指出,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設備所提供的信息內(nèi)容還是太過于繁雜,很多不適宜孩子年齡段的信息會造成對孩子思想的侵擾,而且電子化快瀏覽的模式也會讓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不到鍛煉,反而還會讓孩子變得只會看不會想,思考能力大大下降。
再讓我們來看看國外一些國家的良好風氣氛圍,比如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國家的'書卷'氣息就非常的濃厚,在地鐵火車巴士上,你可以看見很多人都是手捧一本書,在空閑的出行時間把精神世界投入到書籍的世界中去,而不是寄托于電子信息網(wǎng)絡世界中瀏覽著八卦新聞等快餐式閱讀。
這是習慣的不同,但就是這種潛移默化中就可以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與素質(zhì),也可以放大到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體現(xiàn)。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愛好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就像是金字塔搭建,是依據(jù)孩子的精神與智力來逐步升級發(fā)展,從簡至難,要讓孩子們選擇適宜他們的書。
1.營造閱讀氛圍,從小培養(yǎng)
盡早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一些兒童讀物,通過給孩子講述的方式讓孩子愛上書籍閱讀,同時也要主要閱讀氛圍的營造,最好是選擇在不嘈雜的環(huán)境下閱讀,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2.閱讀時間不要僅限于睡前
不要簡單的只把睡前時間當做孩子的閱讀時間,讀書可以是在你任何空閑時間所進行的,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把閱讀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要太過于任務化儀式化。
3.讓孩子知道讀書時一種自律,而非懲罰
不要把讀書作為一個任務強加在孩子身上,要讓孩子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和習慣,這就要求家長要選擇適合孩子的書籍,例如:不要讓一個才剛上小學的孩子去看三國演義或者是水滸傳,這對于孩子來說是超出了理解范圍內(nèi)的,對于孩子只會是一種挑戰(zhàn)和枷鎖,除非是孩子主動提出要翻閱這種類型的書籍。所以家長要多關注于孩子,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挑選適合其的書籍類型和等級。
4.家長陪同孩子一起讀書
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年齡尚小的閱讀基礎階段,每晚睡前家長和孩子間的閱讀時間就是至關重要的。在平日里,家長也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在孩子面前多看書多讀書,在孩子讀書遇到問題時也要及時的解答孩子的疑惑,不要讓孩子因為閱讀受阻而失去耐心。
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也可以增加親子親密度,讓家庭更加和睦。
5.讓孩子愛護書籍
告訴孩子,書也是良師益友,既然想去讀懂它摸透它,那就要好好的愛護它,平時對書要愛護不要看完了順手就丟到一邊,更不要出現(xiàn)對書籍的惡意破壞。一本好書珍藏一生,時不時拿出來再細細品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6.結(jié)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書友'
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是讀書會、書友會,讓孩子認識一些讀書好伙伴,平日里可以多交流多探討,一起分享有趣的書籍,互相促進發(fā)展。
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離不開家長老師的耐心陪伴和堅持,讓我們關注孩子成長,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尋找正確方法解決,為孩子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