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工藝系裝潢專業(yè),后被分配到遼寧美術出版社,現任副總編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裝幀藝委會會員、遼寧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裝幀藝委會副主任委員、遼寧書法家協會理事、遼寧中國畫藝委會理事、中國鄉(xiāng)村田園書畫會常務理事。
國畫從師著名國畫家郭西河教授被納為入室弟子。書法曾得到著名書法家,原沈陽市文史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遼寧書法家協會主席沈延毅先生親授。其花鳥畫創(chuàng)作流放豪宕、質樸清新、明快溫馨,雅俗共賞,勇于創(chuàng)新,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美展,并在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展出,被各國友人收藏。代表作品有國畫《牡丹圖》、《百魚圖》、《一夜荷塘細雨后》、《葡萄滿架近中秋》等,潑墨作品《荷花圖》被寶子碑書畫碑林及陳列館珍藏。著有《藝用動物資料》、《花魚現—欒祿璋花鳥畫》、《寫意金魚技法》、《欒祿璋國畫作品集》等書。此外,設計的大量圖書封面及編輯的圖書多次獲全國金牌、銅牌獎及省級1等獎。辭條輯入《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國際名人版)》、《中國當代藝術名人大辭典》等多種典集中。并被授予《世界書畫藝術名人》榮譽稱號。
欒祿璋傾慕荷花,潛心畫荷花數十年,每每流連于大師的文辭墨跡之間。我覺得欒祿璋畫荷花有一種“東北畫風”的意向,猛一看他的荷花甚至比較傳統(tǒng),但又有一種新的東西在里面,就是他的大氣和豪放。他的荷花更強調水墨濕潤的韻氣在里面,這是他畫荷當代性比較突擊的地方。
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
東北地域文化研究室主任
_____程義偉
祿璋善化荷花游魚,其荷花游魚題材,既有長卷也有巨制,他傾慕荷的俊雅高潔,獨有靈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任其“零落成泥碾作塵”也依然香如故的君子之風。他的荷花大氣、豪放,厚重而有力度,行筆瀟灑自如,章法變化多端,以個人的氣質突顯出自己的藝術風格。將筆墨運勢,與大自然的物態(tài)美“天人合一”地去營造一種幽思,深沉而曠達,加上幾尾游動的金魚,突梭其間,更顯荷之靈動,富有現代詩意。
畫家是用生命的真情作畫,把荷花人格化,把美呈現給人們,展示世間哲理,啟迪人的心靈。
_____木可
祿璋善畫游動的金魚,其風格既不是因襲宋人劉釆,也不同于今人吳作人、吳青霞諸家,有的寥寥數尾,卻具悠閑自得之態(tài);有的穿荷追逐,如兒童捉迷藏嬉戲;有的百十成群,宛若花帶,所謂魚貫而游,甚得組合運行之理,畫家對游魚的描繪,獨其妙諦 。
_____楊仁愷
畫家欒祿璋已步入花甲之年,他的作品越來越以當代人的目光去捕捉神奇超俗之意境,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心緒,多以浪漫手法、和諧的筆調來表現自然美,這一切都與欒祿璋繪畫藝術上的扎實功底和綜合修養(yǎng)是分不開的。
_____隋兵
我有幸看到祿璋很多牡丹題材的繪畫作品。他把藝術的生命扎根在大地和生活之中,從學生時代的工筆到如今的大小寫意,一走就是好幾十年。在造型和傳神中尋找畫牡丹的新路,他從對象符合視覺的真實到造型的概括、提煉等藝術手法表現瞬間的內心世界,達到“形神兼?zhèn)洹贝_定下了一番苦功。他將藝術的雅拙美、意象美化為他獨到的審美情趣注人筆端,他將西方的重光色的繪畫精髓和許多現代的表現手法歸納為一體,融入中國畫傳統(tǒng)筆墨意象之中,使作品充滿了生機、產生了令人神往的審美想象,這正是祿璋在繪畫描繪中躍然紙上的內在精神氣質。
_____張樹范
他的作品中不僅受到王雪濤的影響,更具有吳昌碩筆墨的特色,在力度上、厚度上、筆墨老辣程度上都達到了一種高度。
欒祿璋畫荷花在濃重的墨域中,突顯色的濕與浸,明亮與墨對比,用這樣的思路對應真實的自然之象,畫面出現特有的詩意。
_____程義偉
祿璋的諸作品中,筆端流露的是畫家自身性情_____心靈世界的呈現,他是一個天性率直的畫家,畫風出于本色,作品帶有很強的個體感受特點與智慧靈性,在自如揮灑下給人以生生不息的躍動感。他筆下的花,鳥都蘊涵著一種內在的激情和飽滿的精神內涵。
_____李玖
后記
我幼時就喜歡畫畫,隨便的涂抹,還能得到叫好聲,心里美著呢!可真正學畫,是進了美術院校后,那時學起來,如饑似渴,不分課上課下,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畫越覺得難,畫容易,畫好難,一個“好”字,追求了五十余年,仍不是“好”,可見藝無止境。雖然我也出過幾本個人著述,現在看起來,除了少許的自慰外,大多是慚愧。
近幾年曾有友人敦促我出本書,殷殷之語,使我很感動,但想來想去,總感到還是拿不出手,一直拖到今日。最近又有朋友提起出書之事,如能將自己的畫作展示,得到專家、同道的批評、指正,也是件好事,故此,斗膽將我近六七年的個人有新體會的畫,當做新作,作為一個小結“示眾”。
對于我,人生學識已短,我仍有決心把繪畫藝術作為后半生的一門課程來學習,不斷凈化人生、修養(yǎng)品行,爭取有不斷提高的“學分”回報關心我的人們。
欒祿璋書于碧荷軒
整理:趙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