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治通鑒·周紀(jì)四》
(十)
田單相齊,過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單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惡之,曰:“田單之施于人,將欲以取我國乎?不早圖(謀劃),恐后之變也?!?/span>
半民:古人說“伴君如伴虎”,田單用自己的衣裘給老人取暖,這樣的事情都會被齊王視為“欲取我國”。要真的如此,火牛陣大破燕軍,為何還要迎你于莒。
左右顧(王左右看看)無人,巖(臺階)下有貫珠(穿珠的)者,襄王呼而問之曰:“汝聞吾言乎?”對曰:“聞之。”王曰:“汝以為何如?”對曰:“王不如因(借機)以為(變成)己善。王嘉(表彰)單之善,下令曰:'寡人憂民之饑也,單收而食之(收留,供養(yǎng));寡人憂民之寒也,單解裘而衣之;寡人憂勞百姓,而單亦憂之,稱(符合)寡人之意。’單有是善而王嘉之,單之善亦王之善也?!蓖踉唬骸吧??!蹦速n單牛酒。后數(shù)日,貫珠者復(fù)見王曰:“王朝日(朝會時候)宜召田單而揖之于庭,口勞(口頭感謝)之。乃布(發(fā)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乃使人聽于閭里,聞大夫之相與語者曰:“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也!”
半民:這個串珠的工匠為田單化解了一次危機,但能否化解君王心中的陰影呢?
田單任(推薦)貂勃于王。王有所幸臣九人,欲傷安平君,相與語于王曰:“燕之伐齊之時,楚王使將軍(淖齒)將萬人而佐齊。今國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謝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屬曰:“貂勃可?!滨醪钩?,楚王受而觴(宴飲)之,數(shù)月不反。九人之屬相與語于王曰:“夫一人之身(貂勃)而牽留萬乘者,豈不以據(jù)勢也哉!(楚王招待貂勃,一定是因為田單)且安平君之與王也,君臣無異而上下無別。且其志欲為不善(不臣之心),內(nèi)撫百姓,外懷戎翟,禮天下之賢士,其志欲有為也,愿王之察之!”異日(幾天后),王曰:“召相單而來!”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span>
半民:歷來君主,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同富貴,齊襄王數(shù)次羞辱田單,實在是內(nèi)心自卑的外在體現(xiàn),是典型的不自信。有小心眼的人必然身邊會圍著一群小心眼的小人,老虎被螞蟻吃掉,是英雄的悲劇啊。在中國尤其如此,“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以將傾”是英雄的事,毀掉英雄則是小人能干的。
貂勃從楚來,王賜之酒。酒酣,王曰:“召相單而來!”貂勃避席稽首(退席叩首)曰:“王上者孰與(比較)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滨醪唬骸叭唬脊讨醪蝗粢?。下者孰與齊桓公?”王曰:“吾不若也?!滨醪唬骸叭?,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則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管仲)以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獨曰'單’,安得此亡國之言乎(怎么會有這樣的亡國之言)!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始,為人臣之功者,誰有厚于安平君者哉?王不能守王之社稷,燕人興師而襲齊,王走而之城陽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人心惶惶)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人,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之功也。當(dāng)是之時,舍城陽而自王,天下莫之能止(沒有誰可以阻止)。然而計之于道,歸之于義,以為不可,故棧道木閣而迎王與后于城陽山中,王乃得反,子臨百姓(君臨齊國百姓)。今國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單’,嬰兒之計不為此也(小孩子都做不到)。王亟殺此九子者以謝安平君,不然,國其危矣!”乃殺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
半民:這九個小人確實該死,但是,他們死了,齊襄王心中的陰影就沒有了嗎?王陽明說:“除山中之賊易,除心中之賊難”,齊襄王的氣度和他的“小聰明”結(jié)合起來,他無論怎樣加封田單,君臣之間的隔閡都不會彌合,就像燕惠王和樂毅。據(jù)《戰(zhàn)國策·趙策》說,后來趙孝成王以三座城池?fù)Q田單為相,田單和樂毅一樣,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同一塊安歇之地---趙國,可是他們一樣的默默無聞的結(jié)束了他們輝煌而無奈的悲劇一生,和他們一樣的還有“尚能飯否”的趙國老將軍廉頗。
田單將攻狄,往見魯仲連。魯仲連曰:“將軍攻狄,不能下也?!碧飭卧唬骸俺家约茨仆鲡抛淦迫f乘之燕,復(fù)齊之墟,今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車弗謝(不表示謝意)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齊小兒謠曰:“大冠(大大的帽子)若箕,修劍拄頤(臉頰)。攻狄不能下,壘枯骨成丘。”田單乃懼,問魯仲連曰:“先生謂單不能下狄,請問其說(原因)。”魯仲連曰:“將軍之在即墨,坐則織蕢(音愧,盛土的筐),立則仗鍤(音插,鐵鍬),為士卒倡曰:'無可往矣!宗廟亡矣!今日尚矣!歸于何黨矣(決戰(zhàn)時刻,有敵無我)!’當(dāng)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士卒先無(爭先赴死)之氣,聞君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zhàn),此所以破燕也。當(dāng)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娛,黃金橫帶而騁乎淄、澠之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所以不勝也。”田單曰:“單之有心,先生志之矣?!泵魅?,乃厲氣循城(激勵士氣,巡城督戰(zhàn)),立于矢石之所,援袍鼓之。狄人乃下。
半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真是個吊詭的命題,人們奮斗是為了美好的生活,而一旦擁有了安逸美好的生活,人就會因此而喪失斗志,走向憂患甚至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