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之重魁穴。
重魁穴位置在大白穴下面的五分處,也就是在三間穴上面的五分處。
簡易取穴法: 微握拳,在食指掌指關(guān)節(jié)(第二掌骨小頭)后緣,摸到一個凹陷(這是三間穴),再向上約半橫指(拇指指間關(guān)節(jié)的寬度)處的另一個凹陷中,就是重魁穴。
刺針法:貼骨下直刺二~五分,或以三棱針刺出血。
針感: 局部酸脹感,有時可向食指指尖或手腕方向傳導(dǎo)。
1. 感冒、發(fā)熱: 對于感冒初起的發(fā)燒、頭痛、全身酸痛等癥狀,有很好的退熱和緩解作用。
2. 頭面五官疾病:
頭痛、偏頭痛: 尤其是前額痛和眉棱骨痛。
眼疾: 眼睛紅腫、干澀、迎風(fēng)流淚等。
鼻?。?鼻炎、鼻塞、流涕。
牙痛: 對上牙痛效果尤佳。
三叉神經(jīng)痛: 面部神經(jīng)性疼痛。
顏面神經(jīng)麻痹(面癱): 口眼歪斜。
3.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咳嗽、氣喘、支氣管炎。
4. 其他: 手腕疼痛、腰背痛(常作為配穴使用)。
應(yīng)用:重魁穴為感冒發(fā)高燒之要穴,重魁穴對眼疾、麥粒腫也有效果。重魁穴可以降血壓,每針一次可降二~五度。拔牙麻醉可以重魁穴透大白穴使用。
董氏奇穴講究“倒馬針法”(即同時針刺相鄰的兩個以上穴位以增強療效)和“動氣針法”(針刺后讓患者活動患處)。
治療感冒發(fā)燒: 重魁穴 + 靈骨穴 + 大白穴。這是董氏奇穴中非常著名的“感冒組合”,能強力解表退熱。
治療頭痛、眉棱骨痛: 重魁穴 + 火菊穴 + 魚際穴。
治療鼻塞、鼻炎: 重魁穴 + 迎香穴 + 足三里穴。
治療牙痛: 重魁穴(對上牙) + 三齒穴(對下牙)。
孕婦慎用!
重魁穴是董氏奇穴中一個集“解表、清熱、止痛”于一身的要穴,尤其擅長處理感冒初起和頭面五官的各種熱證、痛證。因其操作方便、療效迅速,在董針臨床實踐中應(yīng)用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