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類低估了的卑微腸道,讓我們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腸子的小心思》,德國醫(yī)學博士朱莉婭作品,給我們建立起有關(guān)腸子的全新概念。
作者認為人類對自己的大腦贊譽頗多,卻幾乎不了解自己的第二個大腦——腸腦。本書的初衷是讓晦澀難懂的醫(yī)學知識和科學研究成果被大眾所認識。
作者從基礎(chǔ)知識講起,從解剖結(jié)構(gòu)到里面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到依附的微生物群、到和其他臟器的關(guān)系,全面系統(tǒng)地講解了整個消化系統(tǒng)是如何工作的。
有趣的科普,你會愛上這本書…
劃知識點:??????
1.腸道是人體里獨一無二的重要器官—— 它組成了人體三分之二的免疫系統(tǒng),它能從食物中汲取能量,它還能制造20余種激素。
2. 歐美國家有句俗語,“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的什么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其實不僅僅是你吃下去的東西,你的腸子對什么敏感、能吸收什么,也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生活質(zhì)量。
3. 我們皮膚下的世界,暗流涌動:流淌、泵壓、吸吮、擠壓、破裂、修復、重建。所有的器官組成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完美配合、高效運作。而運作這樣一支強大的隊伍,一個成年人每小時所需要的能量僅和一只100瓦的電燈泡一樣多。
4. 人體的三根管帶:大腦,心臟,原腸。
5. 經(jīng)常憋著不去廁所,內(nèi)括約肌就會越來越倦怠,甚至可能180度大轉(zhuǎn)性。當外擴約肌過于經(jīng)常地約束內(nèi)括約肌及其周圍的肌肉,就會嚴重打擊到它們的積極性。如果內(nèi)、外括約肌溝通變得越來越困難,你離便秘就不遠了。
6. 坐在馬桶上我們也可以達到蹲坑的順暢排便效果—— 只要腳下墊個小板凳,上半身微微向前傾,找好角度—— 成了!就這么簡單,現(xiàn)在你又可以在大便的時候讀書、折紙或者專心發(fā)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得痔瘡了。
7.唾液腺:抗菌、鎮(zhèn)痛、助消化的全才。
唾液其實是被過濾了的血液,血液經(jīng)由唾液腺過濾形成唾液。唾液腺負責把紅血球篩選、攔截在血管里,我們的口腔可不需要血盆大口。
所以,睡覺前、起床后刷牙是個好習慣。睡前刷牙可以大大減少口腔內(nèi)的細菌數(shù)目,當我們熟睡時,活躍在嘴巴里的細菌就只剩殘兵敗將了;而清晨醒來刷牙則可以幫助我們清掃掉“一夜狂歡”后的混亂。幸好我們的唾液腺是只勤勞的小蜜蜂,只要我們一醒來它也會立刻醒來開工。再愛賴床的唾液腺,只要我們開始刷牙或者咬第一口早餐,也會汩汩分泌唾液、開始兢兢業(yè)業(yè)地打掃衛(wèi)生,要么奮勇抗敵要么干脆直接把細菌沖進胃里。之后的事就都交給胃酸來搞定了。
8.如果是躺著打嗝的話,向左側(cè)躺打嗝會容易很多。要是你習慣向右側(cè)躺,那胃脹氣的時候麻煩你放棄這個習慣,換個方向睡會讓你舒服很多。
9.飽餐一頓后,挺起背坐直可以更有效地預防胃酸倒流。
10.小腸的面積:如果把褶皺,絨毛,等全部展開,那整個小腸差不多有200平米。
所有的器官都需要我們消耗能量,只有到了小腸那里,我們才能掙一些回來,也正是小腸讓吃飯變得如此有意義。
從消化的角度來看,吃完飯可以偷得片刻清閑的小職員,可要比壓力山大、精神緊繃的高級經(jīng)理成功得多。
食物消化的最重要階段發(fā)生在小腸里——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所有生命體都由相同的基質(zhì)組成:糖分子、脂肪和氨基酸。我們是這樣的生命體,攝取的食物也是這樣的生命體,比如一個蘋果,又比如一頭牛,把和自己結(jié)構(gòu)一樣的生命體吃下去才能補充能量。
11.血糖升高,身體立即反應會分泌激素,尤其胰島素。糖分最好慢慢進入血液。
12. 如果想消耗脂肪,至少需要運動1小時以上。只有當你開始覺得體力不濟的時候,能量現(xiàn)貨(糖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身體才會舍得開啟輕易不會動用的能量儲備(脂肪)。你可能會想,為什么不直接從我的肚腩下手,這邊的能量儲備隨你用。但就算你再怎么想,身體也不會聽你的,因為我們的細胞可是愛死了脂肪。
13.脂肪是所有營養(yǎng)成分中最高效也是最珍貴的物質(zhì)!連細胞都被細胞壁保護著。
14. 淋巴管和血管是一對最佳拍檔。血管把養(yǎng)分送到各個組織,淋巴管則負責從各個組織中回收血管泵送的液體,運送免疫細胞。血管經(jīng)過肝臟以后才抵達心臟,淋巴管直接通往心臟。所以吃油必須衛(wèi)生健康!否則心臟會受不了。吃橄欖油。
15. 橄欖油不能炒菜。橄欖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它不耐高溫,且可以和自由基發(fā)生反應)
16. 經(jīng)常食用優(yōu)質(zhì)植物油,對那些患有慢性炎癥,經(jīng)常頭疼或痛經(jīng)的人,常年累月之后,大有好處。
17. 糖分子一個個連起形成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一個個連起形成了蛋白質(zhì)。
18. 含氨基酸較全的:黃豆,蕎麥,奇亞籽,藜麥,螺旋藻,豆腐。
19. 乳糖是牛奶里面的糖分,兩個糖分子結(jié)構(gòu)。年紀到了之后,可能出現(xiàn)乳糖不耐受,表現(xiàn)是吃了奶制品,就腸胃脹氣或輕微腹瀉。
20. 血清素是“幸福荷爾蒙”,體內(nèi)缺乏血清素可能會導致抑郁。
21. 人類上萬年形成的飲食結(jié)構(gòu)在這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2. 你喜歡的東西,你的身體真的喜歡嗎?若經(jīng)常性肚子疼,隔三差五的鬧肚子,或者總是疲憊不堪,那就是身體在抗議了!需要停下來觀察一下,改變一下飲食結(jié)構(gòu)。
23. 壓力過大,也會讓身體在一段時間對食物比較敏感,只要壓力消除,身體恢復健康后,敏感的腸道會慢慢恢復平靜。
24. 大便。四分之三都是水,每天大概100毫升,固體部分:三分之一是排除的腸道細菌,再三分之一是無法消化的植物纖維,吃的蔬菜水果越多,大便越多,最后三分之一是垃圾。
25. 身體每秒240萬個血細胞產(chǎn)生,也有這么多血細胞作廢——血細胞中的紅色素先會變成綠色,再變黃色。正常大便顏色是屎黃色或者屎棕色。凝固的血液是黑色的,若大便是黑色的,得注意。
26. 胃的入口:賁門。胃的出口:幽門。
27. 放棄食用過量的味精,說不定可以幫你緩解反酸、燒心的癥狀。
28. 嘔吐可不是神經(jīng)出錯造成的,它是精心策劃、嚴格執(zhí)行的大師之作。
嘔吐絕對不是身體對我們的懲罰!相反地,嘔吐代表了大腦和腸胃為我們做出的最大犧牲,是為了讓我們避免可能的中毒,是在眼睛耳朵不平衡狀態(tài)時的過度謹慎,是在我們需要能量的時候犧牲自己全力以赴。這個嘔吐惡心的經(jīng)歷會成為我們之后人生的指南針:究竟什么是對我們有益的,什么是無益的。
29.腸道是個有強烈習慣依賴癥的家伙。腸神經(jīng)會記下我們愛吃什么,什么時候吃,每天做多少運動、喝多少水,我們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去上廁所。如果一切如它所料,它干起活來就會精神抖擻,認真監(jiān)督腸道肌肉完成工作。對于輕度便秘患者,學招——“蹲式秋千”這個做起來很簡單:首先坐在馬桶上,上身最大程度地往前彎曲(盡量去夠大腿),然后抬起上身重新回到90度的坐姿。這樣重復幾次應該就有感覺了。
30. 幾乎每兩人中就有一人體會過旅途中的便秘,旅行:多吃膳食纖維,果蔬的外皮通常都含大量的非水溶性纖維,而果肉卻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
在用瀉藥清空了腸子之后,很可能之后的兩天都不會想去上廁所,從第三天起才有便意。就算你是慢性便秘患者,在服用過一次藥劑后也要至少隔上兩天才能再次服用。
31. 只有高強度的運動才能對腸道蠕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32. 乳果糖由乳糖而來,比如高溫加熱牛奶。乳果糖可以治療便秘,促進排便,它能吸水而且還能滋養(yǎng)腸道菌群。
33. 栓劑不能被胃和小腸吸收,而是直接到達大腸。
34. 大腸分為三段:升結(jié)腸,平結(jié)腸,降結(jié)腸。
35. 人的代表不僅僅只有大腦。腸道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系統(tǒng)也稱為“腸腦”,或者“第二腦”。腸道就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后臺系統(tǒng),它感知著身體的內(nèi)部世界,運行在潛意識層。
36. 迷走神經(jīng)是連接腸道和大腦的高速直達通道,它穿過橫膈膜,從肺和心臟間穿過,緊貼著食道管向上穿過喉嚨直抵大腦。它的作用就像是連接總指揮大腦和地方專員腸腦之間的電話專線。
37. 腸道養(yǎng)護好,大腦更加健康。
如果腸道出了問題,會暗暗地導致我們情緒低落,而一個健康、營養(yǎng)充足的腸道則會悄然地改善我們的情緒。
38. 大腦的門衛(wèi)是丘腦。
39. 真正好的心理療法就相當于給神經(jīng)做了一次復健體操,讓鬧神經(jīng)放松。
40. 抗抑郁藥可以提高神經(jīng)的可塑性。
41. 每個人都自成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42. 99%的微生物種類都可以在腸道找到。腸道里微生物(90%是細菌)總重量達到2公斤,1000萬億個細菌。
43. 出生開始就是被細菌占領(lǐng)的過程。我們用嘴開啟了它們的命運,用屎記錄了它們的輝煌和血淚。
如果小寶寶在出生后的幾年里缺乏雙歧桿菌的話,他長大以后變胖子的概率會比其他人要高很多哦。
44. 母乳喂養(yǎng)可以均衡改善小嬰兒的腸道菌群。小寶寶3歲,腸道菌群差不多才能定型。
45. 我們腸道里究竟都住了何方神圣,配了什么寶物,往往取決于我們的飲食習慣和需求?;?,生活方式,遇見的人,生過的病,或者業(yè)余愛好等,都共同決定了我們肚子里的小世界。
46. 絕大多數(shù)剖腹產(chǎn)的孩子經(jīng)歷的人生第一個瞬間是和另一個人的皮膚接觸。因為沒有經(jīng)過媽媽的產(chǎn)道,自然也少了產(chǎn)道菌群正式入住這個環(huán)節(jié),以至于剖腹產(chǎn)小朋友的腸道菌群都是從別的地方七拼八湊來的雜牌軍:其中有些是來自護士姐姐右手的大拇指,有些是花店員工的—— 沾在爸爸為媽媽買的花束上,有些是爺爺家狗狗身上的……
剖腹產(chǎn)的寶寶的腸道菌群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調(diào)整好,所以會比順產(chǎn)寶寶抵抗力弱一些。
47. 所有生物分為三類:真核生物(六大組:變形蟲界、古蟲界、有孔蟲界、囊泡藻界、泛植物界和后鞭毛生物。后鞭毛生物,它是指所有的動物和真菌,也包括人類。下次你要是在馬路上碰到一只螞蟻的話記得打招呼哦,因為從生物學的角度它可是我們的后鞭毛生物同胞呢),古生菌和細菌。
48. 每個人都擁有完全屬于自己的細菌菌群,就跟指紋差不多。
49. 基因代表著可能性,基因是信息?;蚩梢越o一個人強加上某些特征,或者也賦予他才能。
把腸子里所有的細菌加在一起,它們的基因總和差不多是人類基因的150多倍。
50. 所有微生物組大致都分為三類。即:只有三種腸道型。擬桿菌型,普氏菌型,瘤胃球菌型。
擬桿菌型是三大細菌家族里久負盛名、人氣最旺的家族。它們個個都是分解碳水化合物的高手,而且擁有龐大多樣的基因組,可以根據(jù)需要自制各種分解酶。不管你吃的是牛排、沙拉還是喝醉了啃的樹皮,擬桿菌立刻就能找到相對應的酶來分解,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普氏菌型,跟擬桿菌型相反,普氏菌型在素食主義者的身上更為多見。但并不是只有素食主義者才會是普氏菌型,正常飲食的人和肉食主義者里也能找到這一腸道型。所以飲食結(jié)構(gòu)并不是決定腸道型的唯一要素,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影響因素。
瘤胃球菌型,這個腸型有可能存在。瘤胃球菌最喜歡的食物應該是植物細胞壁,它的最佳拍檔可能是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它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腸壁厚度,減少糖分吸收。瘤胃球菌的代謝產(chǎn)物是血紅素,而血紅素又是人體用來制造血液的重要元素。
1000億個微生物生活在我們的肚子里,顯然它們不僅僅只是住在那里,它們跟我們的生活肯定息息相關(guān)。
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人體也分為三類。
51. 雖然腸菌和我們一同進食,但是并沒有搶我們的食物。我們吸收分解的在小腸,那里沒有腸道細菌。
52. 細菌不光消化食物,同時還生產(chǎn)新的物質(zhì)。
53.健康的元兇:壞細菌和寄生蟲
沙門氏菌可以用一種最意想不到的方法潛入到你的餐桌上。只要以75攝氏度的溫度煮個10分鐘就全都殲滅了。所以如果中了沙門氏菌的招,原因一定不是在煮熟的雞肉上,多半都是因為用洗菜簍洗完化凍的雞肉后又緊接著洗了要生吃的瓜果蔬菜。所以外面的沙拉??生魚片還是少吃。幾個黃金法則送給你:法則1:使用塑料菜板。法則2:所有和生肉、雞蛋殼接觸過的東西都要用熱水徹底地沖洗干凈。法則3:肉類和蛋類都盡量煮透后再吃。法則4:廚房以外也要處處留心。如果誰養(yǎng)了蜥蜴當寵物,給蜥蜴喂完飯沒多久就開始一趟一趟地跑廁所,他最好牢記我之前說過的話:沙門氏菌可是爬行動物腸道里最常見的腸菌。
幽門螺桿菌是大壞蛋,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胃癌,帕金森病有關(guān)聯(lián)。幽門螺桿菌是好同志,幽門螺桿菌可以幫助舒緩免疫系統(tǒng)。
弓形蟲:讓人忘卻恐懼的喵星來客,貓腸子是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故鄉(xiāng)。這個小小的生物雖然是單細胞,但居然也算是動物了,因為它的遺傳基因和細菌相比要復雜許多,細胞膜的結(jié)構(gòu)也不一樣,而且它的人生要比細菌精彩太多。
全世界大約有1/3的人身體里都寄宿著弓形蟲。弓形蟲屬于寄生性生物,因為它沒法獨立地活在土地里、水里或者樹上,它必須住在一個生命體里。我們稱這種生物為寄生蟲,因為它們白吃白住,從來沒有什么正面意義的回報給我們。相反,它們還有可能傷害到我們,甚至還會利用我們?nèi)ノ廴局車娜恕】档某赡耆藖碚f,弓形蟲不會有什么太大危害,有的人會以為自己得了輕微的流感,而大多數(shù)人可能連癥狀都不會有。但是如果懷孕期間感染上弓形蟲,那就大事不妙了。這就是家里有孕婦的時候,貓沙每天都要清理干凈(孕婦可千萬別自己動手)。
蟯蟲:一生總會遇見一次的過客,撓癢這個舉動都是無意識發(fā)生的。而這個時間也正是蟯蟲產(chǎn)卵的最好時機。蟯蟲卵能存活很長時間。為了配合藥效,你得徹底杜絕啃手指。勤洗手。
54. 世衛(wèi)組織強烈建議重視胃病。
55. 給身體里面做保潔主要有三個利器:抗生素、益生菌和益生元。
有害細菌會大量繁殖的三個條件包括:封閉的空間、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和唾手可得的養(yǎng)料。幾個簡單又實用的生活小竅門:稀釋、烘干、溫度和清潔。
56. 抗生素可以有效殺死幾乎所有的細菌,好壞通殺。
好醫(yī)生一般不會一上來就開抗生素,但是一定要吃的時候,絕不含糊。
57. 每個文明國家都有細菌制作的美食,如:德國有酸菜,腌黃瓜和酸面包。法國有酸奶油,瑞士有乳酪,土耳其有咸酸奶等。發(fā)酵即產(chǎn)生酸。
58. 益生菌加強免疫系統(tǒng)。乳酸菌是研究得最透徹的益生菌。但是益生菌只能短期護理,時間一長就消失不見。
59. 膳食纖維是腸道細菌的最愛。
60. 益生元:土豆沙拉,蔥姜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