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種植菖蒲,那么我們就需要先了解菖蒲的一些基本的信息。菖蒲屬于多年生的草木,常生長在沼澤地或者水田邊。菖蒲生產的最好溫度在20℃至25℃,若氣溫低于10℃的話,菖蒲會停止生長。菖蒲生性喜冷涼濕潤氣候,并且耐寒冷,冬天會把地下根莖藏在泥土中過冬,常見于海拔1500至1750米的沼澤地或者水田邊。
菖蒲的繁殖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播種。將成熟的紅色果實進行收集,清洗干凈,秋季進行播種,在20℃左右的溫度下保持土壤濕潤,早春時節(jié)便會發(fā)芽,等到幼苗稍大一些,便可以進行移植。另一種方式是分株。早春時節(jié),將藏在泥土中的根莖挖出,去掉老根和枯死的葉莖,洗干凈后將根莖用刀切成若干塊,每塊保留3個左右的嫩芽即可。
首先,栽培菖蒲的土質,最好選擇腐殖質的壤土,若找不到的話也可以選擇砂質土壤。土質要經常保持濕潤狀態(tài),可以在盆底放置一個水盤,保持水分。盆栽時,種植深度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為宜,并多澆一些水,最好能高處土面1至3公分。不要經常給葉面噴水,放在通風的地方就行。若選擇露地栽培的話,最好選擇低洼的池邊,栽種時一定要根據水景布置地需要,可選擇幾何圖案進行栽種。
因為菖蒲的適應性比較強,所以在生長季節(jié)的管理,可進行稍微粗放一些。保持土壤濕潤,一般追肥2至3次即可。在生長初期,要以施加氮肥為主,開花的時候,就要以磷肥或者鉀肥為主了。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時不要將肥料撒在地面上,最好能夠將肥料施加在土面5公分以下。在施肥時也要進行適當的除草。需要注意的是,露地栽培的菖蒲,2~3年要更新一次,種植時間太久時應強制分株,換土后再栽植。盆栽的話,最好2年更換或者分栽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