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nóng)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詳。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tǒng)治代代斗爭不止,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話劇......
書單推薦
《白鹿原》:引人深思的荒誕
自從《白鹿原》橫空出世便飽受爭議,書中不僅僅有社會人性、宗族關(guān)系,還有家國命運,更有對“性”大膽露骨的描寫。
我們從小在傳統(tǒng)觀念的包圍下,自然會對書中的一些內(nèi)容感到不適應(yīng),甚至是感到可恥,所以即使《白鹿原》這本書名聲卓著,也常常會被老師家長列入“下三流”之列。
可是,沒有一個人一輩子是無欲無求的,多了情欲的描寫,一個人的生命才是鮮活的,這本書才是完整的。
縱使《白鹿原》書中有些地方的描寫露骨,我們也不該一味排斥,我們不能滿眼只有荒誕淫蕩,而是應(yīng)該引導自己走向更深處,即藏匿于色情下的復雜性。
當然,關(guān)于人性更深層的思考也是我讀《白鹿原》所得的最大的收獲。
《白鹿原》:引人深思的荒誕
我很佩服陳忠實老先生,對于整本書的描寫,他基本都處在旁觀者的狀態(tài),不帶有主觀色彩,也就是說沒有純粹的好人和壞人。
即使是淡泊名利、慧眼看世的朱先生也有迂腐沖動的時候;即使是魯莽沖動、壞事做盡的土匪黑娃最后也是金盆洗手,成為朱先生最得意的弟子。
我曾見過有人這樣評價,《白鹿原》是把封建糟粕當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骯臟齷齪。
說實話,我心里很不服,我覺得他沒有讀懂這本書。書中確實有關(guān)于封建思想的描寫,比如白嘉軒的父親趙白氏說:“女人不過是糊窗戶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這話要是放到現(xiàn)在,絕對會受到女權(quán)主義者的強烈抨擊。
但這話里的意思絕對不是陳忠實老先生所贊同的,一是這樣的封建思想在那個年代是再正常不過的,作者處在旁觀者的狀態(tài),必須真實記錄,二是作者可能是想塑造一些受封建束縛的形象,后面才會有革命與封建的沖擊。
《白鹿原》:引人深思的荒誕
田小娥是飽受爭議的人物,田小娥死后借鹿三之身說:
“我到白鹿原惹了誰?我沒偷掏旁邊一朵棉花,沒偷扯旁人一把麥秸柴火,我沒罵過一個長輩,也沒推搡過一個娃娃,白鹿村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凈,說到底我是個婊子......”
田小娥很漂亮,也沒干過啥壞事情,不過是想要更有生命力的愛情,但最終也還是磨不過“封建”這座塔。
田小娥的悲劇是男權(quán)社會對膽敢反抗禮教的女性的徹底圍剿。
我暗自猜想陳忠實老先生也是心軟了,白鹿原才招來一場慘絕人寰的瘟疫。
我個人覺得《紅高粱》里面的戴九蓮和田小娥的個性有點相似,但結(jié)局卻是千差萬別,只可惜是造化弄人啊!美麗不是原罪,源在人們在封建觀念下的有色眼鏡。
《白鹿原》:引人深思的荒誕
此外,陳忠實老先生對于人性的描寫也是爐火純青。
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一個個人物仿佛就在眼前,喜怨嗔怒,時時刻刻牽引著我的心。因為書中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我就挑選了其中一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冷先生來分析。
冷先生是醫(yī)生,姓“冷”,心也冷。
“他不多話倒不怠慢焦急如焚的患者。他永遠鎮(zhèn)定自若成竹在胸,看好病是這幅模樣看不好也是這幅模樣看死了人也仍是這副模樣,他給任何患者及比患者更焦慮急迫的家屬的印象永遠是這個樣子?!?/span>
或許你認為冷先生是個疼愛女兒的好父親,不然也不會散盡家產(chǎn)只為保女婿鹿兆鵬一命。
但是當女兒因為性壓抑得了瘋病時,他卻又因為顧及面子悄無聲音地毒死了女兒,此時你才恍然大悟,果然“冷”先生名不虛傳。
他并非對女兒沒有溫情,他是更想保全自己一輩子經(jīng)營的名聲。
《白鹿原》:引人深思的荒誕
這個時候,我想跳脫《白鹿原》這本書聯(lián)系一下生活實際。
世界好像就是由利益推動著的,不管是物質(zhì)利益,還是精神利益,我們用自己一輩子的時間經(jīng)營著自己的人生。
我也并不是說所有以精神利益為核心的人就虛偽,他們并沒有錯,只不過在“賺取利益”的時候一定要“權(quán)衡利弊”,否則,一步錯,便會成為人人喊打的“奸商”。
小說家米蘭昆德拉的《玩笑》一書中寫過一種美,“迷人的不引人注目,不引人注目的迷人。”。
而《白鹿原》這本書則是徹頭徹尾的反面,它就像一壺烈酒,醍醐灌頂,熱辣洶涌。它是一本好書,它的濃郁厚重禁得起時間的打磨。
文/沐卿 自/深海嶼風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