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盆友栽種了老樁之后很多天過去了,老樁一直不發(fā)新芽不生長,但也不死不枯,就這么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盆景老樁上盆后為什么不發(fā)新芽、不生長?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服盆,沒有新根長出。
▲吳三團作品
那怎樣才能讓盆景老樁長出新根開始生長?首先需要我們搞清楚為什么盆景老樁沒長新根。
盆景老樁上盆后如果根系沒有開始生長,新芽新葉也就無從長起。所以,解決盆景老樁上盆后不發(fā)新芽、不生長這一問題,就要想辦法讓老樁服盆,服盆以后自然就生長了。
老樁因為活性低,本身新陳代謝就很慢,加上采挖、運輸、移栽過程中對根系有損傷,元氣大傷,更沒那么容易長根。
所以如果盆景老樁上盆時間較短,還不足一個月,不發(fā)新芽、不生長就是正常的,只要不黃葉或者枝干干枯,那就只需好好養(yǎng)護、繼續(xù)等就行。
▲金益森作品
那盆景老樁上盆以后大約多久能長根開始生長?
這個問題真沒法回答,因為不同品種的老樁,不同狀態(tài)的老樁,不同養(yǎng)護方法下的老樁,長根時間都有著千差萬別。快一點的可能一個月左右就長根服盆了,慢一點的可能要三四個月才能長根。
一般來講,原根系保留比較完整的老樁,服盆時間要比原根系保留不完整的老樁快。但大多數(shù)時候,老樁原根系太過發(fā)達膨大,不適合盆栽,都要進行修剪,損傷必不可少,所以服盆時間也就無可估算。
▲李楊松作品
盆景老樁因為生根比較慢,加上老樁新根萌發(fā)能力弱,所以在養(yǎng)護上需要格外用心。如果養(yǎng)護方法不對,遲遲不長新根不開始生長,就要及時調(diào)整養(yǎng)護方法。否則只會有一個結果:老樁繼續(xù)不長新根,老根逐漸腐爛,整株變成干柴。
怎樣知道盆景老樁不生長是養(yǎng)護方法不當導致的?我們只能根據(jù)上盆時間來大概判斷。
如果老樁是生長速度較快的品種,上盆一個月后沒有任何新芽新葉,芽點也沒有膨大的跡象,就要考慮養(yǎng)護方法合理不合理。如果老樁是生長速度較慢的品種,上盆兩個月后沒有任何生長的跡象,也要考慮養(yǎng)護方法是否合理。
▲陳紹坤作品
盆景老樁上盆后養(yǎng)護上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澆水不合理,盆土過濕,新根遲遲不萌發(fā),老根逐漸腐爛,最后整株枯死。
在養(yǎng)護剛上盆的老樁時,一定要遵循下干上濕的原則,就是根部土壤要稍稍偏干一點,不要總是大水灌溉,保持微潤,能維持原有根系不干死,又能誘導新根長出就行。
而盆土上面的部分,要多噴霧,尤其老樁帶有枝葉時,多噴霧直接給葉子和枝干補水,使植株整體水分供應充足,是有利于生根的。如果養(yǎng)護時恰恰弄反了,下濕上干,成活率會很低,養(yǎng)不了幾天老樁就會從根部開始腐爛。
▲沈阿龍作品
老樁上盆以后遲遲不長新根不開始生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樁太老了,前期折騰的已經(jīng)只有一口氣了,能不能緩過來是一個未知數(shù)。
這就好比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和一個八十歲的老人,都得了同一種病需要手術,六十歲的老人手術后緩緩就好了,八十歲的老人可能根本走不下手術臺。
所以大家在選擇老樁的時候,在考慮造型的同時,要考慮它后續(xù)的爆發(fā)力,對有些品種而言,不是越老越好。太老了能不能成活是一個問題,成活以后怎么養(yǎng)又是一個問題。
▲沈水泉作品
如果入手的老樁真的太老了,之前就生長不良、半死不活,上盆以后能否成活只能看它的造化和你的運氣了。這種樁子沒有好的辦法,只能等,等活了是你運氣好,等死了也是正常的。
知道了盆景老樁上盆以后為什么不長新芽不生長的原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很多盆友可能會說:除了等還能有什么辦法?
其實等是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jù)老樁目前的狀態(tài)做一些措施,促使它盡快服盆開始生長??梢圆扇∧男┐胧┠??主要有以下幾點:
▲潘振華作品
如果你的老樁是在室內(nèi)養(yǎng),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夏天,不存在會凍傷或者凍死,所以要盡可能的多通風。有條件的話可以將老樁移到室外樹蔭下養(yǎng)護,但要注意不要見直射光,不要淋雨。
沒有條件可以養(yǎng)在窗戶能常開的地方,確保空氣能流通起來,通風是能讓老樁活下去的重要手段。
對老樁而言,不但春風能吹又生,夏風一樣能吹又生!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有助于老樁生根,因為土壤中氧氣含量充足,根部呼吸暢快,自然就能快速進入生長狀態(tài),該長新根長新根,該長新芽長新芽。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盆友的老樁覺得已經(jīng)沒有成活的可能,扔到外面幾個月不管又活了的原因。老樁忌悶養(yǎng),成活率的高低是和通風是否良好掛鉤的。
▲王大慶作品
2、多在枝干上噴水霧
如果所在地區(qū)空氣濕度低于70%,老樁沒有發(fā)新芽之前,要多枝干上噴水霧,每天最好噴四五次,防止枝干水分損耗過大而干枯或者樹皮裂開,這就是所謂的上濕。
但是噴水霧的時候要注意,老樁枝干濕潤了就行,不要噴到水從枝干上流下來一直流到盆土里,這樣做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根系容易腐爛。
有些盆友嫌噴水太麻煩,會用大的塑料袋把老樁上面的部分罩住增加濕度,這樣做也是可以的,不過要留下通風氣孔,小心捂死。
老樁枝干濕潤一方面能防止盆土上面的部分因缺水而干枯死亡,另外一方面能為根系生長提供水分,不至于根系缺水而無法長出新根或者逐漸干枯。
這就是為什么養(yǎng)老樁要求下干上濕的原因,下面太濕容易爛根,干燥一點只要上面足夠濕潤,下面也不容易干枯,反倒對生根有促進作用。
▲王森皓作品
3、高培土養(yǎng)樁
想讓盆景老樁早點兒發(fā)芽生長,可以采用高培土養(yǎng)樁法來促進成活。
就是用一個圓形的管子之類的,把老樁上面枝干套起來(可以只套下面一部分,不用全部套起來),里面填充上疏松透氣、保水性好的質(zhì)料,比如粗沙、椰糠等,讓樹桿的一部分能長期保持濕潤,類似埋入了土壤中一樣,從而促使新根長出,新芽萌發(fā)生長。
在使用高培土養(yǎng)樁時要注意,管子不能太粗,底部不要遮擋住盆面太多。如果遮擋太多,會影響盆土的透水透氣性,反倒不利于根系生長。
高培土法能有效預防老樁枝干失水問題,能為整株老樁提供水分供應。包裹在介質(zhì)中的老樁枝干光合作用會變得很弱,而呼吸作用變強,對刺激根系生長和萌發(fā)有很好的作用。
▲屠永樂作品
如果上盆的老樁個頭比較大,為了促進生根發(fā)芽開始生長,可以給它輸一點植物營養(yǎng)液(就是像打吊針一樣打的那種),補充養(yǎng)分水分的同時,促進生根。
有些植物營養(yǎng)液本身就具有生根的作用,很適合剛上盆的老樁。不過在使用植物營養(yǎng)液時要注意用量,仔細看說明,別使用得太多,適得其反。
植物營養(yǎng)液在園藝上用的比較多,一些移栽的大型植物為了保證成活率,都會用到。它一方面能為植物生長補充養(yǎng)分水分,另外一方面能促進生根和預防根系腐爛,是針對性非常強的移栽化學藥劑,合理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繆宗建作品
花木盆景新媒體提供最新展覽信息、各類盆景養(yǎng)護知識、盆友論壇交流等,請一定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