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生黃翅魚與養(yǎng)殖區(qū)別
(一)外觀
1.魚眼:眼睛凸出黑亮
2.魚嘴:野生魚需要在海里啄食,魚嘴形狀呈現(xiàn)較尖特點。而采用飼料養(yǎng)殖會一口吞飼料,那么較圓嘴型有利于魚兒進食。
3.魚鰭:胸鰭和腹鰭較黃,養(yǎng)殖魚鰭顯現(xiàn)粉紅色。
4.魚肚:鮮艷、魚翅充紅,野生黃翅魚上岸對溫度水質要求敏感一會魚翅就會充紅;養(yǎng)殖魚下腹部為粉紅色。
5.魚身:野生魚身較白、偏細長;養(yǎng)殖魚身較黑,也較為較圓。
6.魚背:魚背部肉偏薄
7.魚尾:野生黃翅魚與養(yǎng)殖相比魚身修長。這是因為生活于自然環(huán)境下,經受的潮水變化,海域的不同,魚的活動能力也不一樣,細長有助于游更快。養(yǎng)殖的黃翅魚受養(yǎng)殖網箱限制,活動區(qū)域小,沒怎么經受潮水沖擊受阻小,所以偏窄和圓。
(二)價格
黃翅魚的價格根據(jù)魚的大小和重量而不同,比如野生黃翅,120-160g(大約2-3量重)在80塊錢左右,4兩以上200元/公斤以上,等級越高價則越高。
當然黃翅魚價格會受季節(jié)和捕獲數(shù)量的影響。而如果在海鮮市場看到價格在50塊以下,那就基本上判斷為養(yǎng)殖。以廈門市為例,廈門海鮮市場95%的黃翅來自于網箱養(yǎng)殖,另外一部分為流刺網、延繩釣、一支釣魚。因為生產效率低,無法大批量供應市場,自然造就野生海鮮價格居高不下。
(三)制作
同時將野生和養(yǎng)殖的魚放到冰箱冰凍后再取出來煮湯用,野生黃翅魚風味依然鮮甜可口,但是養(yǎng)殖的魚口感欠佳。但如果采用干煎方法,輔以重口味的調料那么就很難分辨出來。作者冰箱里面還有非常多的野生貨,晚上得空的時候就用醬油水方式來制作,就著白米粥吃真是滿足?。“?,這生活還像90后嗎?打臉了……
總結:如果覺得太麻煩,那么很簡單的辦法是看鰭帶是不是黃色。
二、關于分辨黃翅魚常見誤區(qū):
1.魚嘴里面發(fā)現(xiàn)了魚鉤就說明是野生的嗎?NO!真正釣魚的人都比較珍惜魚鉤,一個釣魚魚鉤價格在1塊錢左右,只要魚沒有吞餌都是會被取出來的。所以發(fā)現(xiàn)魚嘴里面有很明顯的魚鉤,那有時候只能是魚販子自作聰明的套路……沈船長在家吃爸爸親手煮的黃翅醬油水的時候,家人會提醒說吃這種魚的時候要留心,因為有時候魚兒會“吞肚”(喉嚨深處,并不一定就是在消化道)而我們在殺魚的時候要是沒注意因此吃野生魚要注意。常見的還有石翁魚、黑鯛等。有些地方為了追求舌尖上甘甜,會故意在做魚的時候保留內臟,經過簡單清洗之后就入上鍋蒸煮,沈船長友情提醒注意安全。
2.野生魚肚子上脂肪一定少嗎?其實在冬季在有些海域釣上黃翅肚子里也會有油,油是零散米白色的,因為魚兒會盡力撲食準備過冬,因此此季節(jié)偏肥。
三、黃立魚的營養(yǎng)價值
黃立魚肌肉中,魚肌中各成分的質量分數(shù)為粗蛋白21.10%,粗脂肪1.31%,粗灰分1.50%,水分74.40%。干物質中水解氨基酸總量w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w32.46%,占氨基酸總量的42.5%;呈味氨基酸w32.51%,占氨基酸總量的42.56%。蛋氨酸限制氨基酸,賴氨酸含量(每克氮中)高,達494mg*g-1。牛磺酸含量為3040mg/kg。黃立魚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優(yōu)良食物。
那么黃翅魚應該怎么烹飪會更好呢?
根據(jù)魚的大小,較小的魚可以采用干煎或者醬油水;1-2斤重煮湯;2斤以上清蒸。
這里介紹一道
難度:(初級)
時間:10~30分鐘
主料:新鮮黃翅魚:5條
調料:青蒜2棵、姜5片、醬油2勺、鹽巴1/4勺
做法步驟
1. 黃翅魚一定要處理干凈-魚鱗刮干凈,魚鰓和肚子的內臟也要掏干凈,沖洗干凈,這樣才不會影響味道。之后稍微煎下,金黃金黃不要太過,煮醬油水肉質會更醇更厚實。
2. 一般魚新鮮也不太會有腥味。青蒜提味效果很好。
3. 魚煎好后可不用盛起,直接倒入冷水,大火燒開,魚兒先燉10分鐘左右,倒入姜和青蒜,繼續(xù)燉5分鐘就可以了。
4. 燉完裝盤。
在此大家對于今天沈船長關于黃翅魚與養(yǎng)殖區(qū)別和黃立魚的營養(yǎng)價值應該都了解了吧!如果覺得還不過癮,我們將會在后面繼續(xù)聊聊跟過關于海鮮的知識和經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