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曾說:
“人生真正的幸福,不過是燈火闌珊的溫暖和柴米油鹽的充實?!?/span>
不論是怎樣大起大落的人生,最后總會歸于平淡。
當我們嘗遍了人間酸甜苦辣,歷盡了世事風霜雨雪后,或許會感慨,人生在世,富足的經(jīng)濟和健康的身體才是重中之重。
仿佛有這兩者支撐的晚年生活,才足以稱之為是幸福。
但真到了那個階段,才會明白,有錢沒病不算是最大的幸福,有這三樣才算圓滿。
01
樂觀豁達才是福
最近很喜歡一句話:
“若一路平坦,就從容而行;若荊棘叢生,也能披荊斬棘?!?/span>
凡事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那些困難也將會迎刃而解。
你以何種態(tài)度對待生活,生活也將如何回饋于你。
蘇軾的一生,便是對樂觀豁達四字最好的詮釋。
被稱為是北榮大文豪的蘇軾,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但種種失意并未使其頹廢,反而因傲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享譽盛名,被后人戲稱為是快樂一生的胖子。
當然他并不是天生的好心態(tài),頻繁遭受苦難之時,也會寫出“長恨此生非有我”這樣的厭世之句,只不過會立刻接一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來安撫自己。
會承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煩惱,卻又有“此事古難全”的釋懷。
生活的困難縱然會影響情緒,但能釋然解決才是一種能力。
有些煩惱實屬人生常態(tài),實在無法改變,與其糾結(jié)不放,折磨自我,不如就此看開,停止內(nèi)耗。
特別是步入老年后,極易敏感多疑,整日憂愁滿面,影響身心。
但當你嘗試放下一切后,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如此豁然開朗,曾讓你郁結(jié)的苦難,現(xiàn)在再看,卻顯得平平無奇。
與平凡的生活和解,身心愉悅才是享受幸福的前提。
02
好好睡覺才是福
對于年輕人們來講,吃飯睡覺乃是人生常事,但上了年紀之后,才會發(fā)現(xiàn),好好睡覺竟也成為了一種奢望。
昆明市社區(qū)曾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該地區(qū)738例60歲以上老年人的睡眠狀況進行了調(diào)查。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
該地區(qū)存在睡眠障礙的有382例(51.8%),需服用鎮(zhèn)靜藥物的有99例(13.4%)。
當然,不只是昆明區(qū)存在這種現(xiàn)象。
或是身體衰老導致,或是生活習慣使然,當下社會中,失眠已經(jīng)成了眾多老年人所面對的最大煩惱。
其憂愁程度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經(jīng)濟,家庭所帶來的壓力。
俗話常言:“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調(diào)劑”。
好的睡眠質(zhì)量,會治愈一個人的身體,情緒,甚至是精神。
身體健康,情緒穩(wěn)定,精力充沛,這便是好好睡覺帶來的好處,亦是老年生活所能擁有的最大的幸福。
03
子女孝順才是福
隨著年齡的增長,孤寂感亦會有所增強,外在條件的加持根本無法彌補內(nèi)心的空虛。
能解決這一焦慮的唯一方法,便是孝順子女在身旁相陪。
歌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nóng)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span>
事實確實也是這樣,特別是人到老年,如果家庭散亂,就算地位再高,掙錢再多,也很難感到幸福滿足。
而如果家風和諧,哪怕恰好滿足溫飽,也會覺得快樂。
曾有調(diào)查表明:
身邊有子女陪伴的老人,幸福滿意度要比身處高級養(yǎng)老院的老人高得多,前者的身體狀況也要比后者好得多。
所以說,子女孝順的家庭,必然會長久和諧的發(fā)展下去。
被愛所包圍,老人的心情自然而然就會豁達開朗,晚年生活亦會過得有滋有味。
勞碌一生后被子女照料陪護,這本身就是完美人生的體現(xiàn)。
其實,人到晚年才會領悟,什么外在條件都是虛的,自己過得幸福快樂才是最實際的。
有錢沒病只能說是晚年渴望,但卻不足以支撐起老年生活的幸福。
心態(tài)樂觀豁達,能有個好的睡眠,孝順子女能貼心照顧,才是大多數(shù)老人們的心之所向。
心態(tài),身體,精神都得以滿足,才是完整的舒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