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老的問題越來越被注重了,因為老齡化社會到來了。
老齡化社會到來,養(yǎng)老就成了津津樂道的話題,養(yǎng)老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錢人的養(yǎng)老方式,一種是沒錢人的養(yǎng)老方式,無論是有錢人的養(yǎng)老方式還是沒錢人的養(yǎng)老方式,大概是分為四種,第一種就是招聘保姆養(yǎng)老,第二種是子女養(yǎng)老,第三種是養(yǎng)老院養(yǎng)老,第四種是老伴養(yǎng)老。當然,如果可以自理的話,則自己養(yǎng)老是非常好的,因為當孤獨成為一種習慣,也挺美妙的。
我們村有一個69歲的老人,她懂得一種養(yǎng)老法,不請保姆不去養(yǎng)老院,不麻煩子女也不用找老伴,而且這種方式用了三年,至今都沒有出現(xiàn)問題。
大家好,我叫盧悅,今年69歲,我退休已經(jīng)很多年了,我去過很多個地方,中國十大景點,除了臺灣日月潭之外,其余的地方我基本上都去過了,而且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嘗遍各地美食,所以我的生活也挺滋潤幸福的。
我的老伴在我退休之后沒幾年就去世了,他患上的是肺癌,原因可能是抽煙過多導致的。這點我也不明白,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得了肺癌,有的到了老年都未必會患上肺癌。我早些年就跟丈夫講過,不要抽煙,抽煙致癌的比不抽煙致癌的概率大多了。終于,丈夫自食其果了,他果然患上了肺癌,我不知道煙癮是個什么東西,是不抽煙就會不舒服嗎?他67歲就死了。
我老伴死了之后,我就一個人在老家過著孤零零的生活,不過孤獨是孤獨了點,卻也生活得還算清閑,至少不用帶孩子,也不用工作。我很多退休的同事退休之后都去做各種保姆保安之類的,還有一些做家庭教師,勞心勞力,現(xiàn)在賺到的錢都用做了自己老年的醫(yī)藥費了,得不償失。而我因為沒有工作,十分清閑,所以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我一早就聽說過有一種養(yǎng)老法叫做“抱團養(yǎng)老”,也就是找一個或者兩個志同道合又品德高尚的人一起生活,這樣日子就會過的非常舒適。
而我正好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她是我的初中的同學,我一直是擔任教師的職位,做了數(shù)學老師幾十年,而我的朋友卻做的不是教師的職位,她之前是一個保姆,原本是工廠的員工。雖然她在社會底層待了很久,受了很多窩囊氣,可是她卻沒有因此而降低品德,她依然是一個品德高尚之人。
所以,我感覺她挺好的,讀初中的時候在她的家里睡過三個晚上的,我們那個時候無話不談,我覺得挺好的。
既然大家都說抱團養(yǎng)老很好,那我就想著試一下吧,我是從2019年開始抱團養(yǎng)老的,就是跟那個初中的同學。因為她也沒有伴侶,所以我跟她提了一下,沒想到她答應了。
她跟我一樣,性格都很溫柔,人品很善良,所以我很喜歡她,我覺得我跟她肯定是可以做永遠的好姐妹的。
我們兩個人住在了一起,輪流做飯菜,生活費采取AA制,衣服各洗各的。
我們在一起以后,的確有很多樂趣,基本上每天都去爬山,每天想方設法做各種各樣的飯菜。后來我們還加入了廣場舞的行列,經(jīng)常跟那些女人一同跳舞。
我們晚年樂趣多多,經(jīng)常一起看電視,聽音樂,還有就是下象棋,我們兩個都會下象棋,凡是有樂趣的事情我們都干過。還有就是,我們種了很多花,養(yǎng)了一些魚,還捉了幾只小花貓,反正我們生活真的很幸福,很少有無聊的時候。
當然,每個月有幾天她會回自己家看看子女和孫子孫女,不過這正好,因為每個人都要有點個人空間,我們的私人空間如果被占據(jù)過多,也容易出現(xiàn)問題。
我們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配合得很有默契。如今兩年多過去,我們并沒有出現(xiàn)任何問題。
我之前在節(jié)目上看見過搭伙過日子抱團養(yǎng)老這些失敗的例子,我想說,以我的親身經(jīng)歷來說,一切憑感覺,其實一個人跟你是不是一路人,一開始你就能感覺得到,根本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和諧,一個人帶刺不帶刺,其實從一開始相處是能夠感覺出來的。因此,我想跟大家說,只有志趣相投且品德高尚又性格相同的人才可以走向長久的。
我有一個同學,想學我們這種抱團養(yǎng)老的方式,結(jié)果第一年就出現(xiàn)了問題,原因是一個女人叫阿君的內(nèi)向,另外一個女人叫阿怡的外向,兩個人都不夠聰明,所以物以類聚。時間久了,那個聰明的阿怡就欺負那個蠢的阿君,阿怡經(jīng)常說阿君蠢,阿君很受傷,但是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來,其實她也沒那么蠢,只是在朋友面前不夠自信。正是因為她是出了名的好脾氣,所以阿怡才跟她在一起。
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想跟不會傷害自己的人在一起,這是人的下意識,因為這是保護自我的方式,自己可以欺負別人而別人不可以欺負自己,這是人性的本能。
所以,時間一長,阿君就感到不舒服了,因為人與人之間相處是要有距離的,而阿怡的頭腦其實也不聰明,她并不懂得阿君的內(nèi)心感受,也經(jīng)常誤解阿君的所作所為,由于阿君沒她所想的那么好,所以她就開始攻擊阿君,其實她自己更壞。
有一天,阿君終于提出要散伙,可是阿怡竟然一臉懵逼,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阿怡后面將這件事告訴了我,她說她心累了。
我想說,好在我和閨蜜沒有發(fā)生這種情況。
阿君并不想要跟我搭伙過日子,她只是覺得我好,所以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我。
最后我想說,只有人品高尚性格相同,而且雙方智力不低,又志同道合的朋友才可以采取“抱團養(yǎng)老”這種方式養(yǎng)老,否則容易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