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因為疫情,社會經(jīng)濟普遍不景氣,被辭退被迫下崗的人,比比皆是。有不少剛畢業(yè)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就業(yè)競爭,高不成低不就,被迫蹲家“啃老”。
啃老族不是近一兩年新起的群體,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啃老”人數(shù)是逐漸遞增。今天要講的是一個真實案例,湖南55歲熊麗堪稱“啃老族”天花板,55年間竟從未工作過一天。
1967年,熊麗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一戶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她是家中老幺,上有三個哥哥兩位姐姐。
因為熊母早年喪子,大兒子的突然去世是她一直以來的心結(jié),曾一度接受不了想要自殺。直到40歲高齡懷了熊麗,小女兒的到來撫平了她心里積壓已久的情緒,慢慢地沖淡喪子之痛。所以熊家夫妻倆將小女兒看得格外重要。
夫妻倆有多重視熊麗呢,全天候地陪著熊麗,生怕小女兒磕著碰著。即使家里條件不好,也沒讓她吃過一點苦,吃穿用度比哥哥姐姐們好,甚至很多都是當時城里流行的時髦玩意。
熊麗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雖出生農(nóng)村家庭,家里人沒讓她干過一點農(nóng)活,做飯洗衣都是姐姐們代勞,身不能挑手不提。
全家人圍著她轉(zhuǎn),想要什么就買什么,將熊麗寵上了天。
熊母不覺得自己的教育有任何問題,在幾個孩子中,只有熊麗最像她,她多寵著點小女兒是應(yīng)該的。隨著熊麗逐漸長大,人出落高挑秀氣,她更加愛護自己的小女兒。
直到熊麗13歲上初中時,父親病逝的噩耗傳來,本就算不得富裕的家庭少了主要勞動力,家庭條件急轉(zhuǎn)直下。
熊母沒能力撫養(yǎng)6個孩子,眼看家里快掀不開鍋了,她提出讓熊麗的哥哥姐姐出去打工供熊麗完成學業(yè)。
熊麗的哥哥姐姐不忍心看母親為錢整日擔憂,便聽從地放棄了學業(yè),外出打工前囑咐熊麗好好念書,每月按時寄錢回家給母親和妹妹。他們都沒想到每月寄回的錢全被熊母拿來填熊麗日漸揮霍無度的吃穿開支。
被寵溺慣了的熊麗,嬌氣任性,和班上的同學關(guān)系一度很僵。另外她學習懶散不上進,壓根不想努力,學習成績一塌糊涂。最后初中沒讀完便輟學在家,日日閑散無所事事。
這個時候熊母仍然寵著熊麗,書讀不下去就算了,她心疼熊麗出去打工會受累辛苦,便一直讓熊麗待在家里。
與此同時,熊母心里又有了一個新打算。
既然小女兒讀書不成,那就嫁人好了!
熊母看不上村里過來說親的人家,她一心想把女兒嫁進富貴人家,希望小女兒以后的生活不用太辛苦。
熊母的望女嫁入豪門夢其實不算是癡心妄想,因為熊麗生得美目盼兮,是當時岳麓一帶出名的美人。
如熊母所期望那般,1986年熊麗在機緣巧合下結(jié)識了一位浙江富商,富商見到熊麗的第一面便被深深吸引住了。
于是富商對熊麗展開了熱烈地追求,對方有錢還舍得為自己花錢,加上熊母的支持,熊麗很快同意了與富商交往。
短短半年,19歲的熊麗就和富商扯了證,如愿嫁進豪門。迎親那天,迎親隊伍開著小轎車,車后備箱裝著電視機,羨煞眾人。畢竟當年一個村里不見得能有一輛自行車,更別提汽車這種名貴的出行工具了。
那一陣熊家風光無限,熊麗也當起了衣食無憂的闊太太,出門有司機接送,回家有保姆照料,日子好不快活。
然而,這樣闊綽的生活僅僅維持了幾年便土崩瓦解。
說到底,全是熊麗自己作出來的。
剛和富商結(jié)婚那會,新鮮感沒過,兩人如膠似漆。熊麗提的任何無理要求,丈夫沒有一句怨言,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她。
相處久了之后,丈夫就看清了熊麗的本質(zhì),貪圖享樂,花錢如流水,空有好皮囊卻沒有一點學識。既學不會幫忙做家務(wù)、分擔丈夫的憂慮,而且經(jīng)常不著家,一天玩到?jīng)]影。
夫妻兩的關(guān)系一天天變差,在一次熊麗任性耍脾氣時,丈夫提出了離婚。離婚后還給了熊麗一筆14萬巨款。
八九十年代,14萬可以毫無費力地買下上海北京地段最好的樓房,哪怕原封不動地存進銀行,一年的利息非??捎^。
熊麗卻在短短兩年間將其揮霍光,名下沒有一處房產(chǎn)企業(yè),每日只顧吃喝玩樂,直至錢包空了才開始著急起來。
于是,她又開始物色起身邊適合結(jié)婚的對象。
熊麗長相確實有優(yōu)勢,不久認識了一位湖南當?shù)氐纳馊耍鹚僬勂鹆藨賽?,不久便結(jié)婚了。第二任丈夫相比前夫經(jīng)濟水平差點,但也在普通人之上,滿足熊麗平時的日常開銷是沒問題的。
婚后,熊麗依舊不改自己的生活習慣,該玩的玩,夜不歸宿常有的事。哪怕有了孩子,她收不了心回歸家庭,常常將孩子扔在家里給丈夫,頭也不回地出門玩樂。
第二任丈夫眼看家里的積蓄越來越少,一開始還能寵著熊麗,耐心規(guī)勸。
可熊麗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讓丈夫徹底失望,第二段婚姻僅維持了三年多便倉促結(jié)束。
此時的熊麗已經(jīng)不年輕了,引以為傲的面容沒躲過歲月的摧殘,和普通的中年婦女沒什么兩樣。
30歲且離異帶娃,身邊條件好的看不上她,熊麗只能退而求其次,相中了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
生活條件跟前兩任比不了,熊麗看重第三任丈夫?qū)ψ约貉月犛嫃?,工資全部上交,任由她揮霍。
即使丈夫非常聽她的話,熊麗仍舊不滿足,丈夫上交的工資壓根不夠她的開銷。一向大手大腳慣了,從奢入儉難,熊麗難以忍受這種生活,于是很快提出了離婚。
第三段婚姻再次無疾而終。
經(jīng)歷了三段失敗的婚姻,熊麗并未從中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反而一次次將失敗歸咎到前夫身上。
小時候父母對熊麗的寵溺,早已讓她形成了一個十分荒唐的慣性思維,總以為別人對她的好是理所當然的,她并不需要為此付出任何條件。
婚姻對于熊麗來說,只是找一個像父母照顧她、能讓她不斷從身上“吸血”的工具人罷了。
三結(jié)三離,熊麗很難再找到優(yōu)質(zhì)的結(jié)婚對象,她也不想委屈自己,為了生活嫁給比自己年長還沒錢的男人。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脫離了婚姻,沒人可依靠,那就自力更生。以熊麗的條件,找份能溫飽的工作還是不成問題的。可熊麗不這么想,她從小到大沒干過一點活,現(xiàn)在怎么能去到飯店給人打工。
于是她將目光重新投到了熊母身上。
另一邊,熊母見小女兒婚姻三起三落,既感慨又心疼,竟也有把熊麗接到身邊撫養(yǎng)的想法。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四十多歲的熊麗回到了家里,同耋耄之年的母親住在一起,做飯洗衣不用親自動手,全是熊母一手包辦。
就連熊母的一千多退休金都交到了熊麗的手里,供她每個月的閑散玩樂。
熊母對熊麗的好令人咂舌。前幾年老家拆遷分的兩套房子和幾十萬拆遷款,熊母對外說嫁出去的女兒沒份,錢和房子全留給兒子。
事實上,熊母瞞著其他兩個女兒,偷偷分給熊麗一套房子出租,另一套留著自己和熊麗居住。幾十萬的拆遷款還欲想讓熊麗和三個兒子平分。
熊母的舉措當即被兒子們反對,熊麗之前沒掏出一分錢贍養(yǎng)老人,現(xiàn)在還來分錢和房子,哪有這個道理。
最后熊母好說歹說,兒子們才讓步,和熊麗達成一個協(xié)議:
房子分給熊麗,任由她出租,她也可以繼續(xù)和母親住在一起,但是平時要負責照顧母親的衣食住行。
就這么相安無事地過了幾年,2019年一場意外打破了熊麗的“啃老”日子。
2019年某天清早,熊麗接到了醫(yī)院的電話,94歲的母親買菜途中暈倒了。高齡老人暈倒可不是小事,輕者骨折,嚴重的危及生命!
熊麗連忙到醫(yī)院,一聽醫(yī)生說母親骨折要動手術(shù),當即犯了難。她哪拿得出錢給母親動手術(shù),每月的收租金和母親的退休金全都被她花光了,眼下沒有一點積蓄。
情急之下,熊麗只好打電話給哥哥們過來掏手術(shù)費。
令熊麗沒想到的是,哥哥們來到醫(yī)院聽說熊母是因為出門買菜給她做飯才摔倒的,第一次拒付了手術(shù)費。
原因無他,之前和熊麗約定好由她照顧母親,結(jié)果反過來高齡母親還在像小時候照料她的衣食住行。這些年她沒出去工作一天,全花母親的錢,就連熊母平時生病吃藥是兒子們出錢。
對熊麗的哥哥們來說,小妹嬌氣任性,從來不會為家人考慮,只顧自己。他們之前無數(shù)次縱容小妹,換來的是熊麗變本加厲地“啃老”,這一次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讓步。
面對哥哥們的強硬態(tài)度,熊麗一如既往地認為自己沒做錯,就像曾經(jīng)的三段婚姻,是丈夫不能遷就自己造成婚姻失敗。熊麗自認為她并非“啃老”,哥哥們很少來探望母親,是她一直陪伴在左右。
為了籌集熊母的手術(shù)費,熊麗一紙訴狀將哥哥們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履行贍養(yǎng)義務(wù)。經(jīng)過調(diào)解協(xié)商,熊麗如愿地讓哥哥們墊付母親的手術(shù)費,但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不能再繼續(xù)“啃老”。
針對社會性地啃老現(xiàn)象,早有法規(guī)出臺,禁止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啃老”。
就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所規(guī)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wù),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wù)。而已經(jīng)成年且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父母是沒有撫養(yǎng)義務(wù)的。
不管55歲的熊麗能不能適應(yīng)社會,她也要學著靠自己雙手賺錢養(yǎng)活自己,而不是永遠依賴父母。
有意思的是,熊母做完手術(shù)得知熊麗要離開自己身邊出入社會打工時,第一反應(yīng)竟是怪兒子們的無情,使她失去了小女兒的陪伴。
不難看出,熊麗的“啃老”一方面源于個人心性的不成熟、沒有擔當,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熊母和家人的過分寵溺促使。
愛護要有分寸,一旦超出了界限,就有無數(shù)像熊麗一樣的孩子變成“啃老族”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