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漢名喬峰《天龍八部》男主角,生于遼國,實為契丹人
喬峰,前丐幫幫主,是我覺得劇中最慘角色,令人扼腕嘆息!
多年后回顧,還是覺得他最有英雄氣概。
鳩摩智,《天龍八部》中的人物。為吐蕃國師,大輪寺住持,號稱“大輪明王”。
農(nóng)耕 中原、吐蕃等。小時候?很討厭?鳩摩智?這個?角色啊?,老是?在?好事?快成?的?時候出來?搗亂?,恨不得?自己上去?踹?他?兩腳?。(不過我?應該?打不過他?)
游牧 馬背上的民族。通常居無定所,依水草而居,隨著氣候、食物資源等的變化而變遷。也可能因為內(nèi)部分崩離析或者外部因素而逃離故土。所以管理上比較難,畢竟沒通訊啊,風吹草低不見人的。
不像現(xiàn)在,發(fā)個視頻、加個定位。
發(fā)個定位我就來啊
漁獵 以捕魚、打獵為生,也有游牧、農(nóng)耕屬性。如契丹、女真等。
游耕混合 羌族、回鶻等。羌第一想到的是青海,包括黨項人也是羌族分支,在原地生存不下去,被迫遷徙到內(nèi)陸,現(xiàn)寧夏附近。
2020年在西夏王陵,李元昊墓,黨項族
「安內(nèi)攘外,攘的都是哪些民族呢?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打的是誰?到了辛棄疾口中贏得倉皇北顧,又是對付哪個民族?花木蘭從軍打的是誰?岳飛抗的是誰? 」
????????????????????????????????
這一篇快速講清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契丹、女真……
這地方水草豐美,卻天寒地凍。過一周屬于度假,過一生就是渡劫。
匈奴
匈奴是一群活躍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的阿爾泰系民族。世代生活在河套地區(qū)以及南蒙古高原,早在周朝時期就與中原人民并存。主要食牛羊肉,缺少蔬果、糧食。人口又少,血緣相近。都是部落之間聯(lián)盟。他們非常向往中原。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地理位置
tips 黃河自青海巴顏喀拉山脈流出,由西向東湍急流下,這時候河水都是冰川溶解而成,非常清澈。經(jīng)過黃土高原后帶走了不少泥沙而發(fā)黃。經(jīng)過河套平原的區(qū)域呈“幾”字型流勢,水流緩慢,灌溉了當?shù)氐那f稼。
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一說。那里土地肥沃,不干不旱,能牧能耕,有肉有糧,非常適合生存。但是匈奴在河套以北,河套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一個要來,一個不讓來。
我在蘭州流經(jīng)的黃河大橋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趁著中原諸國相爭,匈奴逐步向西向北擴大,占據(jù)了幾乎整個蒙古,成了草原勢力最大的部落。
秦朝時被蒙恬大將碾壓過,后中原地區(qū)修筑了長城,以防匈奴搶劫。
西漢初期采取和親政策,著名的有昭君出塞。到了漢武帝時期,劉徹有著豐厚的家底,以及強烈的征服欲望,靠著李廣守城,衛(wèi)青、霍去病進攻,張騫的兩次出使,張著臂掖直達西域,一再地把匈奴逼退縮小。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匈奴領(lǐng)地縮小。
東漢的班超、竇憲繼承了先祖遺業(yè),對著匈奴又是痛扁幾頓。
公元前60年,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北匈奴。北匈奴頭鐵,一直和中原硬剛。南匈奴離中原近,不敢貿(mào)然造次,只得俯首稱臣。
八王之亂中,匈奴建國,滅了西晉,稱霸一方。然而匈奴的氣數(shù)已盡,他們不知道這是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王朝。匈奴終于在河套平原生活,逐步漢化后,草原上便找不到匈奴的部落。
東胡
東胡 與匈奴同期存在的游牧民族,在我國大興安嶺附近。在秦漢時期已經(jīng)分裂為鮮卑和烏桓。
烏桓 被曹老大滅了,還作詩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不滅烏桓,何來海觀?
鮮卑 由于草原上沒有部落,原本是匈奴小老弟的鮮卑逐步做大,直到占領(lǐng)了絕大部分草原。而且鮮卑發(fā)跡于東北,各個騎射高手。
還是這張圖
北鮮卑:拓跋鮮卑,立北魏。
西鮮卑:后來?的?吐谷渾,被唐滅。
吐谷渾
東鮮卑:慕容鮮卑,建立前燕、后燕。天龍八部里整天吵著要復國的大表哥,曾經(jīng)很煩這個角色。王語嫣非要執(zhí)著于這位執(zhí)著復國的慕容復。
慕容復
室韋:后鮮卑。
室韋
北魏,就是鮮卑族建立的皇朝,與南方政權(quán)對峙三百年。和大部分游牧民族一樣,也向中原學習,民族融合,漢化。
靺鞨:也是比較古老的一民族,在東北,自古的名字有商周叫肅慎,戰(zhàn)國時“挹婁”,北魏稱“勿吉”,隋唐時寫作“靺羯”。
靺鞨
高句麗:古代民族,到隋朝已經(jīng)是大國。在遼東和平壤之地。
高句麗
此時,草原上曾經(jīng)被按著的另一民族崛起,那就是柔然,匈奴的殘余。沒錯,木蘭代父從軍是北朝的,那打的就是柔然。柔然被北魏壓下去后,突厥來了。
柔然
劉亦菲的花木蘭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草原上的部落基本就是來一個,漢化一個,再走一個,又新來一個,新來的繼續(xù)漢化繼續(xù)走。如果不漢化,基本就向更遠的地方自生自滅。
那你要問了,為什么我們不去把草原占領(lǐng),這樣不僅國土面積增大,還不用整天惦記著邊境侵犯。你想啊,草原這地方又冷又空曠,啥都沒有,誰愿意去啊。后世只有闖關(guān)東、走西口,要么南渡,沒有過草原的。
突厥 匈奴后代,柔然的跟班,在草原又強盛起來了。最大時期從大興安嶺至中亞。
隋唐四世帝王打的就是突厥。突厥早在楊廣時期就分裂為東西兩半,后來部分被強悍的唐朝打跑了,部分融合漢化。唐建立了安北、安西都護府。王維有詩《送元二使安西》,由此可以看出,甘肅的陽關(guān)是一條分界線。
我在陽關(guān),只剩一個烽火臺
回鶻 回紇一開始是唐朝的打手,等打到突厥走了后,鳩占鵲巢,建回鶻,逐步填充了草原的空缺,小弟當上老大。打手的身份倒是沒有忘,安史之亂的時候,還替唐朝擋了刀子。后來部分回鶻像北匈奴一樣被契丹打得往西跑,一部分留下融合漢化?;佞X就是就是維吾爾的發(fā)音,所以跑走的基本都落戶新疆。
新疆十幾年前就去了,太大了。
再轉(zhuǎn)機去了俄羅斯,
俄羅斯原本是歐洲的部族,這里就不談了。
總結(jié):匈奴最強,匈奴小弟鮮卑最有雄心(建了北魏),柔然、突厥、回鶻運氣不好,遇上的都是強手,不是北魏就是隋唐,所以很快滅了。
契丹 鮮卑族的后裔,發(fā)源地在原東四省的熱河,也就是現(xiàn)在內(nèi)蒙古赤峰。這讓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龍八部里原丐幫幫主喬峰的事跡。喬峰前半生都在抵抗的部落,居然就是自己的出生地,喬峰變蕭峰。金庸用改名暗喻,大部分部落命運都一樣,要么遠離,要么和中原共生,若兩頭都混不下去,只能跳崖自盡。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耶律阿保機
即使偶爾占了先機,也只是一時,后世總有來收服的。隨著文明的進展,拳頭語權(quán)越來越不持久。916年契丹人首領(lǐng)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自己改姓就,老婆改姓蕭,預示著劉邦、蕭何。
這就是遼宋西夏并存的一段光陰。
而白山黑水的女真族(女真,上面提到的靺鞨之一黑水靺鞨),一個原始部落,在契丹遠離故土后的真空地帶,1115年,建立了金國,首領(lǐng)為完顏阿骨打,聯(lián)宋滅遼后,把宋也滅了,還俘走了宋朝兩位皇帝。
完顏阿骨打
小說里兩家生男孩的愛國人士,為報靖康恥,給自家孩子分別取名為郭靖、楊康。熟料,楊康認賊作父,改姓完顏。自古只有改漢姓,你這樣倒行逆施,結(jié)局只有死。
轉(zhuǎn)眼到了金、西夏、南宋共存,而蒙古的崛起又讓南宋迷失了方向。南宋想向金報滅國之仇,只得借助蒙古之力。還是那句,當你凝視深淵,最后被深淵吞噬。南宋明知唇亡齒寒,還是要飛蛾撲火。
蒙古族:上面提到的室韋部落之一。1218年蒙古滅遼、西夏、金、南宋,完成統(tǒng)一。蒙古西征最遠到歐洲。
我在內(nèi)蒙古,成吉思汗陵。
1127年北宋滅亡,1142年岳飛去世,辛棄疾(1140年-1207年)出生剛兩年。期間宋金對峙百來年,所以岳飛和辛棄疾都是抗金。
陸游和辛棄疾同時代,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心心念念抗的也是金。1234年聯(lián)蒙滅金,南宋后期有文天祥,(1236年-1283年)抗的是蒙古,比如他最有名的《正氣歌》、《過零丁洋》。當然隱居派也有,比如楊萬里,詩風皆以田園、兒童為主。
蒙元雖然厲害,對外擴張猶如雙手插兜,不止誰是對手。卻把持不住中原,草原內(nèi)部的斗爭讓元朝迅速分崩離析。
朱元璋接盤散沙后,也是面臨著蒙古的殘余勢力:瓦剌、韃靼。朱棣四次北征,就是要為邊境把關(guān)。戰(zhàn)神朱祁鎮(zhèn)就是去的瓦剌留學。
我在寧夏銀川的水洞溝景區(qū)
1583年,努爾哈赤建后金,入關(guān)后為了彰顯繼承的明朝正統(tǒng),改清(水克火)。清朝就聰明很多,本身在東北這塊好土地,學習漢文,用漢語,又和蒙古聯(lián)姻,比如孝莊出身于蒙古科爾沁部。而對我們而言,科爾沁能成為旅游、好風景代名詞,都是源于世代人的努力與堅守。(用漢語這點讓我想到乾隆爺?shù)脑姟#?/span>
康熙帝時期內(nèi)平三藩,外滅準葛爾(瓦剌分支)。
如今我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血脈相融,四海皆兄弟姐妹,互相學者,互相取暖,眾志成城,抵御外侮。祖國資源豐富,有著各種地形地貌,風景優(yōu)美。感謝世代同胞人民,為了生存勇敢戰(zhàn)斗,保護了國土,保衛(wèi)了家園,讓我不用辦護照,跑遍各個角落。這樣的祖國會把文明一直流傳下去的!
另外,在周朝習慣把華夏統(tǒng)治區(qū)域周邊的部落統(tǒng)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東夷:東胡和肅慎。
南蠻:有百越、巴蜀。諸葛亮七擒孟獲(南蠻)。
三國殺游戲里有“南蠻入侵”。
西戎:各種戎,西周被犬戎所滅,就是烽火戲諸侯那段。還有羌、氐族,五胡亂華時會出現(xiàn)。再西南就是吐蕃(現(xiàn)西藏),鳩摩智有沒有???
北狄:匈奴。本篇主要講匈奴和東胡。
中國的“國”繁體,中間一個“口”代表華夏,右邊一個“戈”,代表用武器保護自己。外框代表著周邊,所以中國聯(lián)系起來就是我們(中原)在中間生存。
古國恒久遠,文明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