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姬是漢景帝劉啟的妃子,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非常寵愛她。起初,程姬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期,漢王宮的宮女。按照命運的軌跡,程姬本應該貼上漢高祖劉邦的女人這個標簽,但命運無常,最終她還是來到了代國,她的歸宿之地。
呂雉在漢高祖死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將漢高祖生前納入后宮的、還沒有臨幸過的妃嬪和宮女們紛紛送出了漢王宮,轉(zhuǎn)手將她們賞賜給了諸侯王們。程姬就是這批被送給各諸侯王們的眾多女人中的一個,那時她還非常年輕,長得又美麗動人,極討人憐愛。程姬被分到了代國,就是代王劉恒所統(tǒng)治的封國,也就是后來的漢文帝劉恒。在代國,程姬遇到了代王劉恒和王后竇漪房的大兒子劉啟。
歷史上,關于程姬的最早的記載是在《史記·五宗世家》中,上面記載到:“長沙定王發(fā),發(fā)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上醉不知,以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覺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發(fā)?!?/p>
從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程姬就十分受寵,她在東宮的地位,甚至一度超越了劉啟的正室妻子,當朝的太子妃薄氏。為何這樣說呢?
我們先來說薄氏和劉啟之間的尷尬的夫妻關系吧。薄氏是劉啟的奶奶薄太后的娘家人,薄氏和劉啟的婚姻就是一場政治聯(lián)姻,他對這個表妹一點也喜歡不起來。無奈,這場婚事是劉啟的母親竇漪房好不容易為他爭取到的,他從父親身上繼承到了重孝道這條品質(zhì),因此他不想違背自己的母親。
薄太后想要借這場婚姻,以維系薄氏在代國朝局中的地位和權(quán)勢,為的是自己背后的薄氏親族;竇漪房則是為了鞏固劉啟的太子之位,劉恒向來最重孝道,他為母舍命嘗藥的孝行甚至被記入了二十四孝子中,可見薄太后對劉恒做決定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
娶了薄氏以后,劉啟卻怎么也喜歡不起來,他幾乎都不去薄氏宮里的。剛開始的時候,劉啟經(jīng)常寵幸他后宮中的栗姬,這才會出現(xiàn),劉啟的前三個孩子都出自栗姬的獨子的情況。而從劉啟的第四個孩子到第六個孩子,就都出自于程姬了。所以,程姬應該是在栗姬之后獲寵的。反觀薄氏,身為太子妃,居然沒有為劉啟生下一兒半女,這是為何?自然是不受寵了,至于原因嘛,就知道得不多了。可能是因為薄氏的脾氣、長相不合劉啟的心意,也可能是栗姬和程姬太美了,也許這只是劉啟因單純的反感這種政治聯(lián)姻,而做出的小小反抗而已。
程姬算是幸運的了,雖然沒能及時成為漢高祖劉邦的女人,但是她卻成為了漢景帝劉啟的寵妃,不管是哪一層身份,對她來說,都比被呂雉殺掉來得幸運吧!好在,劉啟對程姬也有幾分真感情,否則程姬如何接連生下劉啟的四、五、六個孩子呢?這段期間,劉啟極可能是專寵程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