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筑常修
長年樂道遠塵氛
作者:吳恭亨。
全書共十四卷,分為題署、慶賀、哀挽、雜綴、諧謔五類;其中題署四卷,慶賀一卷,哀挽五卷,雜綴三卷,諧謔一卷。全書共收錄歷代有名的對聯(lián)作者約千余人,其中著名聯(lián)家有百余人之多。輯錄歷代對聯(lián)佳作約三千多副,其中百分九十五的作品是清末至民國初期的作品,為中國楹聯(lián)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奉新許仙屏振祎 為曾文正識拔之士,與陳右銘寶箴號為“江西二雄”。仙屏有汴省信陵君祠堂聯(lián)云:
有史公作傳如生,愛客若君,真令讀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門館流風未謝,于今視昔,問誰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許振祎(?—-1899),江西奉新(今奉新縣位高安市北)赤田鎮(zhèn)高岡村人,字仙屏。拔貢生,清同治二年(1863年)進士。光緒二十四年(1898),奉調(diào)入京。不久,乞假歸養(yǎng)。次年。逝于家。
信陵君,戰(zhàn)國時期魏國安厘王之弟,姓魏,名無忌,號信陵君,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他曾在自己的府第之中,豢養(yǎng)食客三千。所養(yǎng)之士,不論貴賤,只要略有才干,均以禮相待。司馬遷在他的歷史巨著《史記》當中,對之曾有記載,說他“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
此聯(lián)借信陵君“愛客若君”的往事,寓指當時不能真正選用人才,也隱晦地向別人表示,其實自己就是“抑塞磊落”的人才之一。
又,集本傳聯(lián)云:
名冠諸侯,自古賢無有及公子者;
仁而下士,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
按,前作雖雄桀不足,而冠冕堂皇,允與題稱。后作則天衣無縫,似論似贊。
《史記·魏公子列傳》:
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負韊矢為公子先引。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與“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從此二人游,甚歡。
仙屏以河督官汴,最獎拔人才,有文正遺風。某進士需次到省,久無差委,除日張門聯(lián)云:
十年宦比梅花冷;
一夜春隨爆竹來。
為仙屏所見,大激賞,既知為老候補者,亟謁其巡撫推轂焉,遂補太康令。 記仙屏放陜西學政,以書別文正,并求訓迪。文正報書,有曰“米湯如醍醐之灌頂,高帽比神山之冠鰲”。蓋以三秦兵亂,文獻凋耗,諷以甄取多士,宜少假錯,故仙屏之宏獎,守師說也。
“宦冷”本很狼狽,況一凍十年。但用梅花來比喻“宦冷”,那份清而潔、寒而香,抖落了窮酸,是扎扎實實的骨氣。
更有“一夜春隨爆竹來”的揚眉信心。
綜上,一比好的下聯(lián),往往可以使全聯(lián)生色,即使上聯(lián)平平甚至較差,有時也能因下聯(lián)而起死回生。
清光緒中,張文襄總督湖北,其初至也,節(jié)署大堂署一聯(lián)云:
北起荊山,南包衡岳,中更九江合流,形勝稱雄,楚尾吳頭一都會;
內(nèi)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四裔交涉,師資不遠,林前胡后兩文忠。
文襄見聯(lián),特為嗟賞,訪得其人,亦知縣需次者也。遂畀綰要缺。蓋與仙屏之愛才為同一鼻孔出氣。
按,此聯(lián)佳處,出幅包舉三楚賜履,對幅言總督職任。其曰九江者,訓洞庭之委于江也。曰四裔交涉者,漢口為歐美商場也。曰林前胡后者,林則徐為湖北(廣)總督,胡林翼雖僅位湖北巡撫,而實不啻行總督之職權(quán),且又皆名臣也。兩文忠者,林謚文忠,胡謚亦文忠也。
《玄庵聯(lián)話》:“浙省某山有動石夫人廟,相傳金兵犯宋,兵出山下,夫人見靈,揮石如雨以退之?!?nbsp;
秋女士競雄題聯(lián)云:
巍巍肝膽女兒,有志復(fù)仇能動石;
袞袞須眉男子,無人倡義敢排金。
按,競雄后以革命嫌疑被殺,玩聯(lián)語知其種族之感深矣.
秋瑾是著名的女革命家,也是近代屈指可數(shù)的杰出才女之一。她工詩詞,善聯(lián)對,撰寫的對聯(lián)不僅語句流暢,用典自然,而且氣盛勢強,情透紙背,無絲毫纖弱女氣,足見其俠女風格和過人才思。
此聯(lián)乃秋瑾過天姥山聽聞傳說,聯(lián)想到任人宰割的家國河山,感慨萬千,于是揮筆題寫。抒發(fā)其巾幗不讓須眉,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干云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