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聊樓市,總有一群粉絲留言問:某城市的房子還能不能買?
這類問題能回復(fù)的我都盡量回復(fù)了,不過大家也必須明白,每個城市并不是單一的個體,不是一句話就能完全概括的。
問某個城市的房子能不能買,無非是想問這個城市的房子以后會漲還是會跌,會不會買虧了,買貴了。
一個城市那么多套房子,難道一漲全漲,一跌就全跌嗎?當然不可能。
所以,想買房最終還得自己去多看多比較才行。
不過我倒是可以跟大家總結(jié)幾個判斷的方法。
首先,如果你有不同的城市可以選的話,首選一二線城市,這個我們聊過很多次了。
但是如果你只有一個城市可以選,又該如何選到最值得買的房子呢?
早先李嘉誠的至理名言說:投資買房,第是一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
但是現(xiàn)在來看,情況稍有一些變化。
年初的時候咱們就分享過一個現(xiàn)象,包括重慶、廣州、貴陽在內(nèi)的幾個城市,都出現(xiàn)了中心地段跌幅全市最大的情況。
原因當時我們分析過了,今天也不多重復(fù)了,總之,房子單靠地段這個因素,已經(jīng)不能做到升值保值了。
但是,我們也必須強調(diào),盡管地段在房產(chǎn)投資價值中的比重下降,但是依然十分重要。如果說過去地段占到投資價值的90%,現(xiàn)在大概還能占到50%~60%。
那么什么樣的地段算作是好地段呢?
(1)我覺得首先不會出錯的就是地鐵
在北京生活這么多年,對這一點感覺非常明顯。對于大量住在三環(huán)、四環(huán)外的人來說,附近有地鐵站,你住在北京,沒有地鐵站,你就住在XX店,生活半徑直接縮小10公里。
不管哪個城市,未來大部分都是擴張趨勢,但是只要有地鐵在,就能縮短大部分的空間距離,彌補很多不便。
(2)小城市政府、熱門單位所在地
對于部分四線以下的城市,可能短期內(nèi)不會開通地鐵,城市也沒有明顯的擴張趨勢。
那么首先可以考慮的是政府或者其他大型單位所在地。
生活在這些城市的朋友應(yīng)該更清楚,本市最大、最有錢,全市父母都擠破腦袋想把孩子送進去的那種工作單位。
如果當?shù)卣蛘邿衢T單位有整體搬遷的計劃,那么要搬去的地方,一定有非常好的升值前景。
(3)重點學區(qū)
目前來看,學區(qū)仍然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段價值,但是我一向不是很看好學區(qū),原因還是有政策風險。
像北京最近多校劃片的風就一直在吹,誰也不知道哪天突然會落地。
如果家里孩子短期內(nèi)就有入學需求,還可以考慮一下。如果沖著學區(qū)房投資,還是慎重一點。
(4)文旅資源
文旅資源是最近兩年崛起的一類地段價值。
中國人越來越會享受,外出旅游的方式也正在從跟團拉練型向休閑度假型轉(zhuǎn)變。越來越多的人旅游不想一個景點一個景點跑斷腿,而是想換地方睡睡懶覺,曬曬太陽。
所以,文旅地產(chǎn)今年很火,像我們最近考察的廈門灣就非常搶手,未來幾年文旅資源肯定會成為房產(chǎn)投資越來越重要的一個價值。想去投資考察的朋友,可以掃碼加我們房產(chǎn)置業(yè)顧問的微信,詳細了解。
除了地段之外,房子本身戶型和面積也是非常重要的價值因素。
很多人覺得投資買房,首選小戶型,因為比較好出租。
我覺得這個觀念有點過時了。
因為很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都不高,房產(chǎn)投資最大一塊的回報還是房產(chǎn)本身的增值。
所以,從戶型和面積去看投資回報率,最重要的還是出手的時候好不好賣。
那么我們就要考慮當前最受中國家庭歡迎的戶型和面積是什么。
市面上有一個說法叫“黃金面積段”,指的是90-160平米之間。
我覺得這個說法還是比較科學的,不過每個城市還需要一些微調(diào)。
分級越高的城市,黃金面積段就越向90平米靠近,反之就向160平米靠近。
這還是考慮到未來好不好出手的問題。
在三四線城市,100平米對一般的三口之家來說,算是剛剛步入正軌,180平米左右才能勉強算得上豪宅,而160平的房子還是很好出手的。
但是在一線城市,單價那么高,超過120平米的房子,就是很多家庭不太能承受的了,再大的房子想賣出去可能就得有點耐心。
戶型上,我比較看好三房。因為這是對很多中國家庭來說是最剛剛好的戶型——一間夫妻兩個住,一間孩子住,一間老人住。另外四房也不錯,對于有改善性需求的家庭來說,四房也是合理的。
最好避開一房或者兩房,特別是一房,問題就是我們上面說的,一房往往是過渡性住宅,投資回報更多的是租金,而不是房產(chǎn)升值。從數(shù)據(jù)來看,也的確是相同樓盤的三房戶型比一房要漲得快一些。
總結(jié)一下,面積90-160平米之間,三房或者四房,最有投資價值,不同城市有微調(diào)。
很多粉絲留言咨詢房產(chǎn)問題時,會帶上自己的需求類型,是剛需自住,或者是投資。
但老實說,我覺得在大部分情況下,剛需和投資區(qū)別不大。
因為就算是剛需,早晚也是要在二手房市場出手的,誰也不想看著自己的錢貶值,總是要考慮投資因素的。
反過來說,投資價值更高的房子,說到底還是將來在二手房市場上最搶手的房子,而最搶手的房子,往往也是住著最舒服的房子。
然而在價格這個問題上,剛需和投資還真有差別了。
同一個小區(qū)中,不同房子定價還真的有些差距。
影響定價的因素大概有:樓層、朝向、景觀、采光、綠植資源、噪聲大小等等。
這些因素不管是剛需自住,還是投資,都是挺重要的,
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坑,對投資者來說最好是避開,就是“樓王”。因為新房樓王單價非常高,但是在二手房市場上卻和同樓盤的其他房子沒多大區(qū)別。
“樓王”這個說法最早是哪來的呢?
還不是開發(fā)商炒出來的概念。我們?nèi)タ幢P的時候,都是銷售告訴你哪個是樓王,沒有誰是從業(yè)主那里聽說哪個是樓王的吧?
看“樓王”這個說法有多浮夸,就知道里面有多少泡沫。
當然,如果不差錢,就為了自己住著舒服,當然是樓王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如果單純?yōu)榱送顿Y,盯著以后的回報率就好了,樓王這個坑咱就別碰了。
PS:你所在的城市哪種房子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