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時干支的推算法
一、干支結(jié)合紀(jì)年:
干支配合可以用來紀(jì)年、月、日、時,都可依據(jù)其所屬干支的屬性來分析這一年、月、日、時的變化大致情況。在研究子午流注開穴,推演五運(yùn)六氣變化等過程中,都必須掌握年、月、日、時干支。目前我們采用公元紀(jì)年,就需要將公元換算干支,以利應(yīng)用。
干支紀(jì)年,其方法是把每一年配上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配的方法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著干支的順序依次向下排列。天干的第一位是甲與地支第一位子相互配合起來便是甲子,這一年就叫甲子年。從甲子年開始天干和地支相配合,每年不同,天干往復(fù)排列六次,地支往復(fù)排列五次,共得六十年。以后又轉(zhuǎn)到甲和子相合,所以每六十年稱為一周,或者叫一個甲子。我們一般把一個快滿六十歲的人稱為年近花甲,這就是因?yàn)榱晔且粋€甲子的意思。為了避免臨時換算麻煩,現(xiàn)將干支相合一周的次序,排列如后:
古代歷法,計(jì)年月日時皆由甲子開始,——年分十二個月,一日分十二個時辰。每逢五年有六十個月,五天則有六十個時辰。為便于記憶,有一首歌訣(見本書二十四頁十六行)。
因?yàn)榧准?、乙庚等皆隔五?shù),由甲至己周而復(fù)始。甲己之年由甲子月開始,一月是甲子月。甲己之日由甲子時開始,第一個時辰是甲子時。乙庚年、日,第一月則為丙子,丙辛年、日,第一月則為戊子,丁壬年、日,第一月則為庚子,戊癸年、日,第一月則為壬子。
年干支的推算法;只要知道1982年是“壬戌”年,即可按干支六十環(huán)周順推,則知1983年為“癸亥”年,倒推1981年為辛酉,1980年為庚申年。如果不知道當(dāng)年的干支或任何一年的干支怎么辦呢?可采取如下公式: “取當(dāng)年的年數(shù),減去三,再從余數(shù)中除去干支周轉(zhuǎn)數(shù),余下的數(shù)字就是所求的年干支的代數(shù)。
例如:欲求1982年干支,1982—3:1979÷60(在1979這個數(shù)中共有32個60,即干支周轉(zhuǎn)數(shù)),余下的59,按六十環(huán)順推,就是“壬戌”,則知1982年干支為壬戌年。
又如:1983(年)—3=1980;以1980÷60(干支周數(shù))=33余0,零表示六十甲子環(huán)最后一個,就是癸亥,可知“癸亥”是1983年的干支。
年數(shù)為什么要減三?這是因?yàn)楣哪昵『檬羌鬃?,從公元四年起,就要減去公元四年前的三年。所以只要知道上述算法,年數(shù)減三,所余之?dāng)?shù)除去干支60的周轉(zhuǎn)數(shù),余下的數(shù)就是所求的年干支代數(shù)。這個公式適用于公元四年以后的任何一年。
根據(jù)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需時365天5時48分46秒,積四年的零余便成為一天,所以閏年的二月份獨(dú)多一天。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理解四年一閏的道理了。至于求何年為閏年,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四去除公元數(shù),凡能除盡者為閏年,除不盡者為平年。但需注意,每百年停閏,每四百年又停閏。這是因?yàn)樗哪昙右惶煊侄嗔怂氖姆治迨?,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了一天,也就是說,在四百年中約多算了三天。因此,這樣就巧妙地在四百年中減去了三天,防止了誤差。這個推算法,是從格里歷得來的,從1912年開始使用的。
二、月千支推算法:
推算月干支,以農(nóng)歷計(jì)算,每年的—卜一月都是“子月”,五月都是“午月”,而一月都是“寅”月,這是固定不變的。這種安排次序同天干一樣也是以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jù)的。一般推算月干支皆從“寅月”開始。為便于推算,宜牢記“五虎建元”歌,即可迅速推出,歌訣是: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壬壬寅亦順尋,
戊癸甲寅定時候,五門得合是元因。
(注: “五虎”十干分為五陰干五陽干,基本均以寅時為推算時間,因“寅”在十二肖屬虎,故名五虎。 “元”,本元的意思。五門即五虎。)
甲己二日:以寅上起丙,它的一月均為丙寅時。
乙庚二日:以寅上起戊,一月均為戊寅時。
丙辛二日:以寅上起庚,一月均為庚寅時。
丁壬二日:以寅上起壬,一月均為壬寅時。
戊癸二日:以寅上起甲,它的一月均為甲寅時。
例如:甲己之辰起丙寅,甲、己日寅時均為“丙寅”,時順次推為“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到了戌時則為甲戌,經(jīng)甲戌向上推(癸酉,壬申、辛來,庚午,己巳、戊辰丁卵、丙寅、乙丑)則成為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是為
六甲之周期,六乙、六丙……均以五虎建元法推算。
三、日干支推算法:
推算日干支用陽歷,因?yàn)檗r(nóng)歷的大小月和閏月不固定,推算日干較復(fù)雜。而陽歷則不同,它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閏二月外,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變的。大月3l天,小月30天,唯二月2S天(閏年每一天),所以用陽歷推算日干較方便。為便于記憶,附推算日干歌訣如下:
推算日干用陽歷,元旦日干做為基,
一四五月各減一,三月減二支加十,
二六七月不加減:八月加一九加二,
冬臘兩月各加三,十月加二耍牢記,
閏年三月后加一,得數(shù)去整取零余。
附:各月干支加減表解
基數(shù)推算法:日干排列的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1 2 3 4 5 6 7 8 9 10排列,每隔日周轉(zhuǎn)一次,因此每隔10天日干都是相同的。例如:一日是甲,那么11、21、31都是甲日; 2日是乙。那么12、22電都是乙日。
①以每年陽歷元旦日干做基數(shù): 如1982牛元旦是甲申,甲是日干中的第1個,因此l就是1982年的日干基數(shù)。
②加上當(dāng)天日數(shù):例如
③然后再按一四五月減一,三月減二,二六七月不加不減,八月加——,九、十月加二,十一月,十二月加三。若遇到閏年則自三月至十二月再加一計(jì)算,將得出的數(shù)字去整取零,按日干的排列順序?qū)φ?,這樣就可得出本年里任何一天的日干。
例如:求,982年7月11日的日干,其公式如下1+11=12(2、6、 7月不加不減),12去整取零等于2。又如求1983年8月5日的日干,按公式推算如下:1983年元旦是己丑,其日干順序是6( 6 做基數(shù))6十1+5=12去整取零等于2。按日干的排列順序是乙。乙就是1983年8月5日的日干,余者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