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作家林清玄曾說:春天不遠了,永遠不要失去發(fā)芽的心情。
草長鶯飛,春光正好。那些想見的人、想做的事、想做的改變、想要的成長,似乎都要欣喜雀躍地提上日程了。
這個復蘇的時節(jié),正是養(yǎng)精蓄銳的好時候。
動養(yǎng)身體
春天萬物復蘇,正是身體迸發(fā)能量的最佳時節(jié),養(yǎng)生也要順應自然規(guī)律,通過運動喚醒冬季“休眠期”的身體。
劍橋大學團隊曾在《柳葉刀》發(fā)表一項研究結(jié)果:
全世界每年至少有390萬人通過充分的身體活動而避免了過早死亡。
無論是散步踏青還是運動健身,都能夠?qū)崿F(xiàn)改善健康、促進長壽的目標。
運動所建立起的健康屏障,既能阻止病魔的侵入,也能抵擋住歲月的侵蝕。
有“中國最后一位大儒”之稱的梁漱溟先生活到了95歲,他長壽的秘訣在于少吃多動。
85歲以前,他經(jīng)常出門鍛煉,去北海公園慢跑、打拳。90歲以后,則主要在室內(nèi)活動。
早上5點醒來,一絲不茍地在床上做操。平時在讀書寫作的間隙,也會停筆活動一下筋骨。
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讓他在90多歲高齡時,仍能聲音洪亮地登臺講課。
《諸病源候論》有言:“運動骨血,則氣強?!?span>食百藥不如行百步。
經(jīng)常運動,強健筋骨,身體才能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
運動,是養(yǎng)身體最好的方式。
富養(yǎng)靈魂
人生最怕的,是肉體健在,靈魂卻已荒蕪。
要做一個靈魂富饒的人,得意時守住心,失意時耐住苦。
那么即便世事流轉(zhuǎn),境遇無情,你也能云淡風輕地笑著面對。
生活雖然是一地雞毛,但總有人能過得詩意且豐盈。
百歲老人楊絳,先是遭受愛女離世之痛,后又面臨丈夫病逝之苦。
可無論命運如何摧殘,她都沒有絲毫的憤懣,反而在無邊的書海中,將日子過得飽滿充實。
靈魂飽滿的人,總是能領略一花一葉的美麗,感知一草一木的深情。
靈魂枯竭的人,只會囿于繁瑣的生活日常,看不到命運的光亮。
任憑外界如何喧囂,都要專注富養(yǎng)自己的內(nèi)心。
因為心中有光的人,才能得到生命最溫柔的饋贈。
靜養(yǎng)磁場
古語有云: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別人,掌握命運的人不抱怨上天。
一個人命運的悲喜,運氣的好壞,歸根結(jié)果,都是由自己決定。
想要什么樣的世界,你就要主動去維護和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的世界。
養(yǎng)好自己的磁場,自會遇見更好的人生。
心理學教授大衛(wèi)·霍金斯寫道:一個正能量的人,他的磁場會帶動萬事萬物變得有序和美好。
人生的所遇所見,始于自己,終于自己。
如果現(xiàn)在的你,感覺生活很難,請不必沮喪,更無需放棄。
只要把內(nèi)心修好,把磁場養(yǎng)好,你想要的一切,都會在未來慢慢朝你靠近。
心有所想,事有所成。
遠離負能量,少抱怨,多努力,這個世界也將因你而變得更美麗。
本期編輯 | 李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