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寂寂,清涼處世
避免秋天不“上火”,主要加強自身保健意識,要做到戒煙,少飲酒,多喝水,室內(nèi)常開窗換氣,常到戶外活動。另外,還應(yīng)注意休息,做到勞逸結(jié)合。
在飲食方面,少吃“發(fā)火”的食物。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鼻锾祜嬍尺€是清淡為好。
將銀耳5克放溫水中泡發(fā)4小時,除去蒂頭,雜質(zhì),撕成碎塊,紅棗5枚洗凈,梗米60克淘凈,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煨熬制銀耳,粳米熟透即成,可加冰糖適量作小吃或佐餐食用,本品具有滋陰,潤肺等功效,適合肺熱燥咳,體質(zhì)虛弱的患者應(yīng)用。
蘿卜絲餅
白蘿卜洗凈,用擦刮器擦刮成絲,再用素油煸炒至五成熟,加熟豬肉末,芝麻,鹽等,攪拌均勻即為餡料。面粉適量,加適量水,和成軟面團(tuán),搟片,填入蘿卜絲餡,包成餅狀,再用小火烙成餡餅。本品具有滋肺陰,潤燥,理氣,消食等功效。適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后腹脹,肺燥干咳,多痰患者作小吃或佐餐食用。
百合秋梨
取大鴨梨或雪花梨1個洗凈,靠餅部橫斷切開,挖開核,填入百合10克,把梨上部拼對好,用牙簽插緊,放大碗中,加冰糖30克,水少許。再把碗放蒸鍋中蒸4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本品有潤肺止咳功效。適用于肺燥久咳,少痰,等癥患者應(yīng)用,尤適小兒咳嗽患者食用。
“貼秋膘”細(xì)品生活的濃香
“貼秋膘”這一習(xí)俗源于北方游牧民族。他們在秋季給騾馬增加草料,使它們積蓄些脂肪,以增加抗寒能力,安全過冬。久而久之,寒冷地區(qū)的居民也紛紛效仿此法來抵御酷寒,如此便形成了一種民間飲食文化,傳承至今。
所謂“貼秋膘”,就是在立秋那一天,或直到“立冬”這一段時間里,吃些性溫?zé)岵в小胺时臁钡男笕忸愂澄?,如肥牛,羊,鹿或驢肉等,如此才能達(dá)到增加體內(nèi)脂肪含量,貯存能量,防寒抗凍,平安過冬的目的。
在立秋那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如果只在立秋那一天吃些肥厚的肉食品,隨俗為變,淺嘗輒止,問題還不大,但如果從立秋到立冬這30天里經(jīng)常食用過于肥膩的食物,對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人群弊大于利。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餐桌上的菜品也越來越豐盛,秋天貼秋膘,只不過是民俗,“立秋”這一天吃些肉食,為了健康應(yīng)適可而止。
本文節(jié)選自《飯菜就是特效藥—365天說健康》—翁維健教授【時英平:整理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