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六年的江南賑災暴露出朝廷的戶部虧空,這讓太子胤礽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人設開始下降,緊接著又出現(xiàn)了刑部買賣人命大案,這讓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失望感。
為了緩解朝廷上下的振動,保證太子胤礽在兄弟們及朝臣心目中的威信,康熙帝只能草草收場。
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狝,康熙帝帶著皇子阿哥及皇孫們來到了熱河,這是滿清王朝與蒙古王爺聯(lián)絡感情的一種方式,蒙古王爺們既要覲見康熙皇帝,又要巴結(jié)“儲君”,可贈送太子胤礽的玉如意讓康熙帝轉(zhuǎn)賜給了四阿哥的兒子“弘歷”,這讓朝臣和蒙古王爺們費解。
康熙帝的序齒兒子就有二十四個,孫子有多少就不必細說,為何康熙帝單單喜歡這位小孫子弘歷,好像康熙帝曾經(jīng)問過大學士“方苞”,未來誰可繼承大統(tǒng)?答:看圣孫!這似乎是個信號。
特別是就在這次,太子胤礽被廢黜了,康熙帝在進一步觀察著。
八阿哥出局電視劇里交代很清楚了,主要有3點:一是第一集黃河發(fā)大水,他負責管理戶部,知道戶部沒有錢,卻還說:'黃患突發(fā),純屬天災。”拍皇上馬屁,提出兩條解決方案,被四阿哥拆穿后,康熙臭罵一頓;二是追繳國庫欠款,他怕得罪人,不愿承擔責任,主動交出戶部職務,從康熙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有多么失望和不屑;三是誘審肖國興,板倒太子,康熙對他徹底失望。
那么我就要問了:豐臺大營的主帥是八爺黨,這件事康熙可能不知道嗎?當然不可能。那么,康熙臨死前為何不直接換掉他呢?
不敢換啊。一旦更換豐臺大營的主帥,八阿哥立刻就會知道自己奪嫡無望,那么他極有可能拼個魚死網(wǎng)破。
康熙怕八阿哥嗎?當然不怕。但是,他不想多事。因為八阿哥不但手里有豐臺大營的兵權(quán),而且籠絡了一大批朝臣,在朝廷中的勢力極大。一旦八阿哥造反,事情會很麻煩。雍正繼位后,為何要暫時重用老八,而不是立即報復他。也是這個原因。并不是怕他,而是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但康熙并非沒有安排。他在保證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已經(jīng)做了最好的安排。其中,最有力的一招便是籠絡住了九門提督隆科多,讓他效忠于新皇帝——也就是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