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打坐時,最恰當?shù)挠眯姆椒?,或者說最根本的原則是什么呢?可以分述很多條,但是我在這里只想強調(diào)一條:
不要亂想,但并不是不想!
有很多人會告訴你不要思維,這是基本法理不通的人的說法,因為生命是必有意識的,只要有意識就會有思維。而思維中有高等與低等,高等者名為清凈智慧,低等者名為妄想,中等者是所謂染凈和合的。
也就是說,僅就思維本身來講,并不妨礙禪定,事實上真正的禪定是需要依靠清凈的思維引導(dǎo)的,所以所謂“禪那”又被譯為“靜慮”。
真正妨礙我們的是妄想,或者又可稱為雜念,通俗而言就是所謂的胡思亂想。
雜念又稱不正念,嚴重者稱邪想,不邪但是邏輯混亂、悖離事實者稱為散亂;心力不足,思維力漸沒時,稱為昏沉;陷溺某事或某境界,情緒過度低落或亢奮,稱為掉舉。
所以我們要對治的是上述諸種不正念、不正知,而不是對治思維、意識本身。
有人告訴你要修正念,然后又告訴你不思維,事實上他本身就是在概念不清,胡思亂想。
我們打坐修禪定,千萬不要去追求無意識、不思考,這是頭撞南墻的,因為你沒法把自己修成一塊石頭,你須得明白:你是生命,生命是必有意識的,意識是無法被生命棄絕的。
哪怕是“四禪八定”中的“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也依然是棄絕不了意識的,無非只是類似昏厥而已,而且這樣的禪定不屬于正定。
因此,你得明白,只要你能收攝亂心,就自然是在定的。
至于定當然是有深有淺的,不能初學(xué)便好高騖遠。淺定當然是意識心較強的,但是這并不妨礙,只要保持心不雜亂想即可,而后就會一步一步自然深入。然后水平到一定階段,就會漸漸出現(xiàn)很自然的寂定狀態(tài),此時常常會心念自然不動,這都是不用刻意追求而水到渠成的。
那些觀察不到自己種種“意識流注”的人,稍微得靜,便告訴人們自己思維不動、意識不行了,實際是胡說八道,他根本就連入定都沒有達到。而是觀力不足,迷失于境界而不自覺。
比如有好多人喜歡到處告訴別人,他打坐的時候只感到空無一片,都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了,以為境界很高。實際情況是他還在抓取身體覺受,內(nèi)心時時尋伺境界;尋伺的就是那所謂的“空無”,抓取的就是所謂的“身體消滅”;他覺察不到這些境界,其實屬于他自己的內(nèi)心妄想所造。
有許多人曾經(jīng)告訴我,類似上述他經(jīng)歷的這類境界,若是初學(xué)者,我通常告訴他放下,因為那只是一時新鮮感而已;而另一有些人則是打坐多年,還執(zhí)迷于這類初入門的境界,就有點無可救藥了。
禪定力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制心一處之力而已;禪定者,一心不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