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作者: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民諺云:“一著不慎,滿盤皆輸?!?/span>
生活無小事,唯有謹慎對待,才能克服萬難。
人這輩子要想走的四平八穩(wěn),離不得個“慎”字!【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慎言
所謂慎言,就是說話要謹慎,不要說自己做不到的事。
《論語》有言:“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教育弟子,說話要謹慎發(fā)言,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慎言不是拒絕與人說話,而是說出有承載力的話。
曾國藩有言:“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損終身之福,切須檢點?!?/span>
他初入官場時,和一般的愣頭青并無區(qū)別,說起話來口無遮攔,常常因此得罪朝中同僚。
后來他在日記中多次反省,甚至寫了兩個字掛在書房——慎言,用于提醒自己。
曾國藩告誡子女,越是身處高位,越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機感,說話做事不可全憑性情,凡事三思而后行,事后多反省。
與人交往時,多換位思考,設想若是你處于對方的位置會作何反應。長此以往,說話做事自然就圓滿得多。
所以,慎言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一次,弟子司馬牛問老師什么是仁。
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說仁者說話謹慎。
司馬牛不明其意,孔子解釋說,仁者言行一致,對于做起來困難的事,說起來當然要非常謹慎了。
評價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不是看他說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因為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而評價一個人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說了什么。
慎言者,往往是高人。
慎行 所謂慎行,就是行為謹慎檢點。 孟子有言:“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即凡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一旦發(fā)現自己處于危險境地,要及時離開。 有智慧的人,行事謹慎,從不隨心所欲、魯莽行事。 曾國藩能在官場上獲得巨大成功,得益于他嚴格要求自己,從來不人浮于事。 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 事前多考慮,事后才能少后悔。 孔子到東周觀光,前往瞻仰周的太祖后稷的祠宇。 祠宇右邊階級之前,有一座銅鑄造的人像。 人像的身上被捆了三重鐵鏈,他的背上,刻了銘文說: “古之慎行人也。戒之哉!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誡,無行所悔……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大意是,多事之人每每多患,一定要戒慎恐懼,不做令自己后悔的事,慎行,是致福的根基;多舌,是致禍的門徑,上天不論親疏,只扶助那些謹言慎行的人,所以要警戒。 孔子讀完這篇銘文,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住這些教誨呀,這些話說得“實而中、情而信。” 把慎行運用到實際生活,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所以,在落實行動的時候,要做到慎行。 明代方孝孺曾說:“人之持身立世事,常成于慎,而敗與縱?!?/span> 機會難有第二次,慎重行事使人成功,放縱自己的人容易失敗。 看清腳下路,才能走的穩(wěn)穩(wěn)當當。
慎獨
在單獨行動的時候,要做到慎獨。
所謂慎獨,是指在閑居獨處無人監(jiān)督之時,也能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不違背道德底線。。
朱熹說:“ 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大意是,個人在獨處的時候要慎獨,在不明顯隱蔽細微處,大眾不知曉的地方也要如平常一樣。
經常慎獨的人,不會感到內疚,甚至可以與天地鬼神相對質。
清代有個叫葉存仁的官員,從政30余年,甘于淡泊,從不茍取。
一次離任時,僚屬們臨別饋贈禮品,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來。
葉存仁見狀將饋贈品原封退回,并賦詩一首相贈:
“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span>
慎獨,之于他人是坦蕩,之于自己,則是心安。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獨。
然小人反是,“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慎獨之人,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能慎重行事,不自我麻痹欺瞞;
慎獨之人,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保持清醒,不隨口妄言。
我們每一天都要面對獨處,不妨要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自重自愛,把握自己。
慎微
在涉及小事的時候,要做到慎微。
所謂慎微,就是審慎于細微而能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有一個由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
《后漢書》有言:“明者慎微,智者識幾。”
明智的人,能夠注意微小的方面,因為天下所有的大事,皆從細微的小事做起。
正所謂,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來。
很多事情發(fā)展到控制不了的時候,都是從小處開始的。
比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病入膏肓,而不能醫(yī)治,也是從一飯一水開始的。
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才能積累出辦成大事的能力。
這世上,沒有信手拈來的幸福,也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
所有美好,都是人們用一點一滴的努力換來的。
不要讓你的心浮得太高,要知道成功來自積累。
千里是每一小步的積累,江海是每一股溪流的匯集。
不要總是眼高手低,踏踏實實做好手下的小事,方為智者。
平常小事中藏著生活智慧,細枝末節(jié)處流動著美麗景致。
一石知史,一葉知秋,慎微是辯知事物的火眼。
于己,慎微,更是一種成大事的態(tài)度。
▽
《老子》中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span>
一個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個不懂得“慎”的人,卻一定是“瑕人”。
慎言、慎行、慎獨、慎微,護我們駐守清本,安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