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我們分享了產后腰痛、髖關節(jié)彈響等相關內容,正好看過這兩篇內容的小伙伴一定會注意到髂腰肌,因為無論是產后腰痛還是彈響髖都有它來“搗亂”,今天我們就專門來分享一下髂腰肌的內容,看一下髂腰肌還會帶來哪些影響。
圖片來源:骨盆解剖及功能訓練圖解
在前邊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對髂腰肌稍有了解,它由腰大肌和髂肌組成,兩塊肌肉雖然有交匯點,但起點不同。
腰大肌呈長形,起自椎體側面和橫突,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窩,兩肌向下互相結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和髖關節(jié)前內側,止于股骨小轉子。髂腰肌連接脊柱與股骨,橫跨骨盆內部,影響極為廣泛。
髂肌和腰大肌共同促進髖關節(jié)屈曲,但是在功能上卻有些許差異。髂肌源于骨盆內和骨盆的髂恥隆起,髂肌杠桿臂短相較于腰大肌有更強的屈髖能力。而腰大肌大部分都附著在脊柱上,具有穩(wěn)定脊柱和保持姿勢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還有研究表示腰大肌可作為髂肌的功能性拮抗肌,當髂肌使骨盆前傾,增加腰椎前凸時,腰大肌可以使骨盆后傾并壓緊腰椎,從而共同維持了脊柱和髖關節(jié)的穩(wěn)定。
髂腰肌是脊柱穩(wěn)定性肌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調整脊柱腰段、骨盆的空間位置,對維持脊柱-骨盆-下肢的穩(wěn)定性十分重要,是維持人體姿勢的重要肌肉。
當髂腰肌緊張會造成骨盆過分前傾,腰椎過分前凸,打破骨盆與腰椎正常的生理平衡,加大了腰椎間的壓力,增加腰椎退變的風險,極端的腰椎前凸還可能會引發(fā)腰椎上方所有身體結構的代償。
與此同時,骨盆過分拉扯向前還有可能會打破下肢力線平衡,造成膝、踝關節(jié)角度發(fā)生變化,引發(fā)控制膝部和足踝的肌肉勞損,造成膝超伸和足弓形狀改變。除此之外還有我們之前提到的:髂腰肌太緊或者離心控制弱可能會導致髂腰肌肌束在劃過髂恥隆突時發(fā)出響聲,造成髖關節(jié)彈響。
當雙側髂腰肌肌力失衡又會造成骨盆側傾、腰椎失穩(wěn),甚至造成脊柱側彎、高低肩、長短腿等一系列癥狀。
腰大肌與髂肌交會于腹股溝,當髂腰肌損傷時它的疼痛區(qū)域也主要集中于腹股溝,疼痛的部位較為模糊,尤其在髖關節(jié)屈曲時會出現(xiàn)疼痛。
髂腰肌與腘繩肌一樣都是特別容易緊張短縮肌肉,日常久坐,尤其是抬高膝部的坐姿;睡覺的時候習慣蜷縮的睡姿;喜歡彎腰駝背;喜歡穿高跟鞋等都會造成髂腰肌的緊張短縮。
除了糾正不良習慣之外,每天還可以進行一下拉伸,放松一下髂腰肌。
動作要領:取站立位,吸氣重心前移,雙手向前伸直抬后方腿,向后伸直呼氣,落腿向下,腳尖點地下方腿伸直,吸氣再次抬腿向上配合呼吸,動態(tài)練習10組,換反側重復。
動作要領:跪立于墊上,雙腿雙手臂垂直地面,將一側膝屈曲90°并向后上方抬起,注意腰部不要反弓,重復10-20次,換方向。
動作要領:跪立于墊面上,雙腿雙臂與地面垂直,一側腿向外打開,雙大腿通過彈力帶增加阻力,重復10-20次,換方向。
髂腰肌力量訓練
坐姿抬腿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還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