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多少現(xiàn)金可以跟你女友睡一夜?國外有團隊曾做了這個試驗。
10萬?
100萬?
1000萬?
你猜猜多少人會動搖?
本周,曹云金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和前師父郭德綱的決裂,將牢牢霸占互聯(lián)網,成為焦點。說起來,和老外試驗的本質其實一回事:道德vs金錢。
24小時之內,這條微博轉發(fā)20余萬次,閱讀量近60000000(別數(shù)了,這是6千萬)。
一時間,全民圍觀,相關話題榮登各大熱搜榜龍椅。
有網友調侃,一周前還被網友窮追猛打的馬蓉應該謝謝郭德綱,總算松口氣了!
一向得理不饒人的郭德綱選擇沉默,破了天荒,他的經紀人則表態(tài):
「不想你一句我一句對罵」
嘴皮子再利索,還是慫了。
自清末誕生開始,相聲藝術歷經一百多年,從下九流的地攤葷段子,變成影響力極廣的國粹。
多數(shù)人只看到德、云二人的恩怨,其背后卻是一個道德和金錢的永恒矛盾。
翻開相聲史,在師徒故事、著裝變化中,早已藏著二人恩怨的根源:
相聲帝國 太祖皇帝
一代目:侯寶林
● ● ● ● ●
論相聲帝國開國皇帝,非一代宗師侯寶林先生莫屬。
解放前,相聲僅僅是傳統(tǒng)藝人討生活的一門民間雜學,充斥色情、人身攻擊的內容。
相比各位觀眾老爺,那時候老百姓生活苦,太苦。
苦了一天,去天橋聽相聲,聽點下三路的,輕松!喜歡!
解放后,人民群眾生活更是煥然一新,相聲也隨之改革,適應時代。
去掉低俗的段子,創(chuàng)作一批符合時代精神的優(yōu)秀內容——
你別說,連開國領袖毛澤東都拍手叫好!
初期相聲改革并未影響穿著,傳統(tǒng)相聲演員的大褂,仍被侯寶林一代相聲先驅當作演出服。
作為傳統(tǒng)長衫的一種,大褂維持立領、前襟向右掩的滿清傳統(tǒng)著裝設計。
同時,取消了滿清服飾向上卷起的馬蹄袖,改為不卷口的平袖。
還將方便騎馬的前后開衩下擺,改為左右開衩。
弱化了貴族老爺?shù)母杏X,非常接地氣。
在新舊、東西文化猛烈碰撞的時代,相比花紋繁復的中式外套以及剪裁考究、面料精致的西方正裝,大褂作為民間便服——
自然成為相聲藝人的日常著裝。
解放后,大褂漸漸不再是人們的日常穿著,但侯寶林一代的相聲演員仍然身著大褂,維護職業(yè)道德。
面對新舊更迭,迅速適應環(huán)境的風格,恰恰是相聲文化的生存之道。
相聲帝國 太宗皇帝
二代目:馬季
● ● ● ● ●
繼侯寶林開創(chuàng)偉業(yè),榮登相聲帝國大寶之人,正是他的座下弟子:
馬季。
上世紀80年代,伴隨改革推進,百花齊放的中國文化界重回春天。
八七版「紅樓夢」、「黑貓警長」、第五代導演、甚至還有國產鬼片之王「黑樓孤魂」,這些作品是一代中國人最難忘的回憶:
大家都上了,相聲演員怎么能落下!
無數(shù)諷刺意味濃厚的優(yōu)秀相聲,爭相冒尖。
馬季的「宇宙牌香煙」、「五官爭功」正是教科書級的作品。
相比師父侯寶林,二代目馬季更上一層樓,繼續(xù)將封建中誕生的相聲融入新中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穿上——
中山裝:
作為純正的革命裝,立領的中山裝就是先進性最強的演出服。
無縫的衣服后背,代表國家統(tǒng)一,衣服上四個口袋,代表禮義廉恥,四大美德——
非常有趣:
其實早在60年代,馬季就已是中山裝的擁躉,穿著中山裝還和木偶說相聲!
你一定想不到,那個時候的他...
還挺苗條...
在電視機逐漸走入每戶生活的80年代,馬季的相聲更是超越南北文化差異,為全國熟知。
影響之廣,遠超京劇。
相聲帝國 世宗皇帝
三代目:姜昆
● ● ● ● ●
如果說,馬季僅僅抓住了電視傳播的紅利,那他的弟子,則面臨守住江山的老大難問題。
繼任者就是現(xiàn)任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姜昆。
90年代中后期,相比高速增長的GDP,市場經濟偏偏在相聲圈搞不起來。
體制內的相聲演員收入主要靠單位工資。
大牌大腕們,職稱高,工資高,還可以有走穴、商演——
而年輕演員收入極為微薄。
為適應大眾審美變化,挽救相聲,公務員的西式正裝,成為相聲演員臺上穿著的首選。
姜昆作為領頭羊,帶頭穿上西式正裝,還是雙排扣!戧駁領!
潮炸,潮爆,潮裂!
旁邊穿單排扣的戴志誠跟馬仔一樣,跟著大哥掙錢:
盡管服裝上做出改變,但內容越來越不適應環(huán)境的體制相聲,依然難免沒落。
眼看相聲就要被玩兒死了!
相聲帝國第四代當家,武宗皇帝郭德綱登場。
相聲帝國武宗皇帝
四代目:郭德綱
● ● ● ● ●
論輩分,武宗郭德綱和姜昆同輩,且血統(tǒng)絕對純正。
2004年,他拜侯耀文為師。
同時提出:
重回茶館演出;
重說傳統(tǒng)段子;
恢復「班社」制度。
在郭德綱眼中,以道德為綱,讓相聲重回傳統(tǒng),絕不是一句空話。
其實,郭德綱匡扶相聲絕非偶然。
05年,國內視頻網站開始起步,郭德綱帶著德云社便有意識地將演出視頻放在網上。
同廣播電視中蒼白的相聲不同,德云社一炮而紅,風騷獨領: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傳播,郭德綱以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速度紅了。
微博粉絲6600多萬,葡萄牙也就1000多萬人口。
誰特么是中國第一視頻網紅?當然是郭德綱!
遺憾的是,站在新媒體風口的郭德綱并未意識到,傳統(tǒng)班社制度早已不適應這個商業(yè)社會。
德云社中,一切收入全歸班主。
所有年輕徒弟,不過是拿死工資的苦力,稍不服從,必須賠付極高違約金。
2010年,曹云金拒簽德云社違約合同,而你可能猜不到,這份合同違約金,高達100萬,曹云金每月收入,不過區(qū)區(qū)4000。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郭德綱卻干著下九流的活,拿著錢,過著上九流的生活。
根據(jù)「中國福布斯名人榜」統(tǒng)計,僅2011年,郭德綱收入就達到3164萬,截至去年,這位相聲演員收入竟然高達1.7億——
堪稱驚悚。
服裝正是最好體現(xiàn),一件骷髏衫,出自Comme des Garcons 2011春夏系列,雖然極端村炮,架不住有錢想炫的心啊!
這還不算,奢侈品牌紀梵希更是他的首選。
在購買奢侈品上,揮霍成性的郭老師,堪稱行走的大牌秀場——
坦白說,掙錢再多,郭德綱也不是一個商人,而是班主、老大、干爹。
同侯寶林、馬季適應時代的做法不同——
成天將道德掛在嘴上的班社制度,并不適應商業(yè)社會,也永遠不會將行將沒落的相聲帶上正軌。
說真的,道德綁架下,曹云金的反擊極為合理。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道德綁架,
總有不熟的朋友找你借錢不還,不忘說:談錢傷感情。
總有親戚只收紅包,不發(fā)紅包,還說:談錢多見外。
總有老板不跟你談工資,只跟你談理想,還說:這叫情懷。
...
永遠別在商業(yè)社會跟我談道德。
其實,要數(shù)適應商業(yè)社會,緊跟時代,誰能比得上馬三立大爺!
90年代,跟侯寶林同輩的他竟然為了拍廣告,穿上皮衣,戴上鉚釘,玩起金屬搖滾,太他媽飛了!
(圖片來自微博用戶:@巖熔黑)
這一刻我終于明白:
真正的金屬,只屬于說學逗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