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一種人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這里是缺舟也渡人”
梁實秋,原名梁治華, (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
字實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秋郎這個筆名,還有個有趣的典故。
在美期間,梁實秋和同學們排演了一部中國古典名劇《琵琶記》。
原來敘寫的是東漢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
排練的劇本有所改寫。
其中梁實秋就飾演蔡中郎,而一位女學生謝文秋飾演趙五娘。
后來謝文秋和朱世明訂婚。
冰心奶奶曾打趣梁實秋“朱門一入深似海,從此秋郎是路人!”
此后梁實秋就開始用這個筆名了。
是我國現(xiàn)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和思想。
你的,我的,ta的人生同樣豐富多彩,蕩氣回腸。
可畢竟只存在個人認為。
我們看別人的人生。
并非是艷羨或者說是評頭論足。
而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去還原。
去學到一些我們認為有用的地方。
最終以此來裝飾自己的風景。
功成名就
不是被人記住就算是成功。
而是相關的藝術造詣比同行業(yè)的人突出。
對于社會或者國家的功績比別人突出。
在品格方面,對于社會和國家的貢獻要多一點。
梁實秋老先生那無疑是在屬于藝術造詣高的那一類。
1923年留美,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
三年后回國擔任知名大學的外文系主任。
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
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第一人。
做人一定要功成名就么?
這倒不一定。
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
所以功成名就的標準也不一樣。
從大眾的范圍來考慮。
既追隨于自己的興趣,還能在領域里有突出的貢獻。
甚至這種貢獻,還能福澤于他人以及國家。
我們就覺得很成功。
可畢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就有著我們自己對于功成名就的定義。
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熱愛生活。
不作奸犯科,遵守法律,與人和善,同時保持傲骨。
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人生。
對自己,對自己所愛,和愛自己的人一個交代。
佳偶天成。
對于梁實秋老先生,很多人在看到他的婚姻時候。
往往只是獵奇片面的關注到了第二段婚姻的年齡。
而卻忘記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
所謂的愛情是雙向奔赴的。
梁實秋為了韓菁清毅然決然的去了臺灣省。
只因為他的心上人所在。
久病床前無孝子,患難才能見真情。
老夫少妻的組合,圖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物質,那就是真的相中你這個人了。
晚年的梁實秋疾病纏身,而正是因為和韓菁清的相濡以沫。
才讓最后的日子不是暗淡無光。
在雙方都是成年人的情況下,彼此都能夠負責。
年齡,距離,身高,外貌都不是愛情的考慮因素。
要的只是彼此契合。
因為梁實秋與韓菁清的年齡、身份關系。
很多人只是關注到了這一段婚姻。
其實梁老和原配程季淑之間也同樣讓人覺得美滿。
兩人的結合并非是古板的包辦,而是彼此的喜歡。
當年的程季淑,那也是 北京女高師畢業(yè)的才子。
只不過為了更好的支持梁實秋,所以就選擇了在家相夫教子。
梁實秋的成功有著自己的努力和才情。
可如果沒有原配的支持和家庭的穩(wěn)定。
或許最終也會成功,但可能要耽擱好多好多年。
當然,付出都是彼此的。
如果是單方面的,或許早就破裂。
梁老七十一歲的時候,程季淑遭遇意外身亡。
他悲痛欲絕。
“長相思,淚難干”
續(xù)弦不代表不愛,而是活著的人還是要繼續(xù)生活。
起碼沒有背叛,沒有遺忘,心里永遠感念。
有一個安穩(wěn)幸福的家庭有多么的重要。
我們要多看看自己所擁有的。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永遠是好的。
因為充滿了未知。
但是那種未知,會破壞你的家庭。
都不輕易去嘗試。
如果最終破裂,也不要有所戾氣。
分開是婚姻旅途的到站,并非是人生的終點。
文人相輕,是看不上,并非是憎恨。
自古就有“文人相輕”這種說法。
而梁老前期作為批評家,專注于批評。
自然也是口不留情。
和魯迅先生之間的口誅筆伐,也是唇槍舌槍。
魯迅先生那是痛斥梁老為“ 喪家的資本家的走狗”。
(雖然兩人是文學爭論,但梁老是文人,魯迅先生更像是一個戰(zhàn)士。
在對于人性上,梁老晚年也是承認自己確實不夠透徹)
論戰(zhàn)持續(xù)了八年之久。
這場“戰(zhàn)爭”的結束,以魯迅先生的逝世而結束。
S人是不會說話的,如果是一種恨。
那么梁老或許會繼續(xù)抨擊。
可在此之后,他選擇了禁聲,絕口不提半句不好。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同好之間爭高低”吧。
誰都沒有本質性的錯誤,只不過是在對于思想的追求上不一樣而已。
而至于梁實秋和冰心奶奶之間的故事。
說是批評有些過重了。
只能說是相互不了解之下的一種臆斷。
而當隔閡解除,兩人的投契程度相當之高。
一 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
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
這是冰心奶奶對于梁秋實的評價。
如果看到這里,兩個人可以說是知己良朋。
可如果再看到后半句,才真正能夠明白何謂“家朋”。
“雖然是一朵雞冠花。培植尚未成功,實秋仍需努力!”
能夠有所尊重,也能夠無所忌憚的玩笑。
這是像家人一樣的朋友。
人生短短幾個秋,親人很重要。
但是在自己的人生路開拓上,朋友必不可少。
而真正的朋友則是可遇不可求。
競爭對手,也同樣如此。
不要害怕競爭,那會讓你成長和更加堅強。
要做光明磊落的競爭。
爭強好勝和壞,那是兩碼事。
最后,對于梁老的思想文學高度。
因為我個人水平確實達不到。
所以解讀不了,這里不再多做討論。
可我們還是可以從他的生活當中。
來作為我們以后人生目標的確立和經(jīng)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