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閑云感恩生活
中醫(yī)認為,肝主疏泄,一旦肝氣郁結,就會很容易出現氣滯血瘀、邪火內生的情況。結節(jié)類疾病是慢性病,消除結節(jié)需要很長一個過程。想要治療結節(jié)、囊腫,最先入手的就是清肝瀉火、消癰散結。
內消瘰疬丸出自清朝乾隆年間名醫(yī)顧世澄著的《瘍醫(yī)大全》一書中。
由夏枯草、白蘞、連翹、玄參、大青鹽、海藻、浙貝母、蛤殼、天花粉、枳殼、當歸、地黃、桔梗、薄荷、熟大黃、玄明粉、甘草組成。
長期服用中成藥內消瘰疬丸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脂肪瘤、乳腺結節(jié)、肺結節(jié)、淋巴結腫大疼痛有明顯效果,又能消除息肉。
長期的臨床實踐發(fā)現內消瘰疬丸除了能治療癭瘤(甲狀腺腫大)、瘰疬(淋巴結核)、痰核外,還可以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結節(jié)、肺結節(jié)、膽囊息肉,但療程至少三個月以上。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結節(jié)、乳房纖維瘤、肺結節(jié)、膽囊息肉時可以配合服用腫節(jié)風片或者清熱散結片(千里光片)。
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湯作為活血化瘀兩張名方,常被后世醫(yī)家加減使用并取得很好的療效。
最初我理解的桂枝茯苓丸,只能治療瘀血阻滯胞宮或者下焦的疾病,治法為活血化瘀,緩消癥塊。子宮腺肌癥的始作俑者就是寒和瘀,剛好也是桂枝茯苓丸重點打擊的對象。桂枝茯苓丸的作用當然不止這些,它還能調理痛經,黑眼圈,皮膚干燥,經期頭痛,尿潴留等等,只要辨證屬于寒凝血瘀的,比方說面色發(fā)黑,嘴唇發(fā)黑,舌上有瘀斑,舌下靜脈怒張,再結合生活習慣來看,有過食生冷,衣著單薄的習慣,平常會比較怕冷等等,這就是寒凝血瘀,桂枝茯苓丸就可以用起來了。
清代有個名醫(yī)叫王清任,血府逐瘀丸原方血府逐瘀湯就是出自他的《醫(y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癥目共有19條,即頭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熱(名曰燈籠病)、暓悶、急躁、夜睡夢多、呃逆(俗名打咯忒)、飲水即嗆、不眠、小兒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氣病、干嘔、晚發(fā)一陣熱。
在臨床上血府逐瘀丸還被應用到對粥脈樣硬化、治療肺原性心臟病、心絞痛、慢性盆腔炎、三叉神經痛、子宮內膜炎、肥厚性鼻炎、抑郁癥、焦慮癥、肝硬化腹水、糖尿病、
從藥物組成中來看,兩方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是否加有理氣藥。再進一步說,兩方可以區(qū)別為桂枝與柴胡的用藥不同,桂枝溫通而柴胡理氣。桂枝茯苓丸更側重于消有形的瘀血,而血府逐瘀湯主治因氣血不和,氣滯血瘀而導致的瘀血。
以上中成藥均可配合逍遙丸或加味逍遙丸間隔服用。因為大部分的結節(jié)、乳腺等疾病都是肝氣不舒引起的。乳房位于肝經循行路線之上,肝經是從下往上走的,人在生氣的時候,肝經上的怒氣被一并帶了上去,郁滯到乳房這個地方。所以乳腺增生導致的疼痛大多是脹痛,脹就是有氣堵在那兒了。
我自己在吃的血府逐瘀膠囊。
總結——
氣滯血瘀,愛生氣,血府逐瘀丸。
寒凝血瘀,貪涼怕冷,桂枝茯苓丸。
以痰濕為主癥:內消瘰疬丸。
具體請根據各人體質對癥調整,切記在執(zhí)業(yè)醫(yī)師指導下正確用藥。
感恩遇見,感謝來訪!
點亮在看,您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