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釣叟歌》上說:'天三門兮地四戶,問君此法如何處?太沖小吉與從魁,此是天門私出路,地戶除危定與開,舉事皆從此中去。'
這段話就涉及十二月將、建除十二客和月建的知識。
太陽以一周年為循環(huán)分為黃道十二宮(十二次),太陽依次經(jīng)過十二宮,日月相會共有十二處,也就是十二辰,這個太陽躔次。在古代,想象這十二處各有一神將來護法,就是十二月將。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月將就是太陽的含義。但要注意兩點:
1、月將是按太陽躔度逆時針布置的,跟十二次相同。而地支紀月的習慣是按順時針布置的,形成一順一逆的關系。
2、中國黃道十二宮是用二十四節(jié)氣來平分,當月的月將一定要過了該月的中氣以后才能使用,否則就是上月月將。比如雨水至春分,正月將為亥,登明神。
十二月將布置如下圖,其五行屬性跟對應的地支五行是一樣的,比如亥登明就是水神。
簡單記憶就是,正月亥登明、二月戌河魁、三月酉從魁、四月申傳送、五月未小吉、六月午勝光、七月巳太乙、八月辰天罡、九月卯太沖、十月寅功曹、十一月丑大吉、十二月子神后。
月建又叫月令,為當月旺氣。古代把地上十二月和天上十二辰聯(lián)系起來,'辰'實際上是日月相會之處,也就是黃道劃分十二宮,分別用十二地支來命名,這樣一個月令有兩個節(jié)氣。
月建跟北斗七星周年視運動有關,所以也叫'斗建',也就是跟斗柄搖光星(破軍星)的指向方位有關。比如正月節(jié)(立春)當天的初昏時刻,沿斗柄破軍星指向按十二支辰劃分的寅位,所以叫正月建寅。
斗柄一周年內(nèi)依次指向十二辰方位,比如二月節(jié)(驚蟄)當日初昏時刻,斗柄就指向卯位,就叫二月建卯,這樣依次指完十二支就是一年,又復還回寅位,斗柄回寅即為春正。
寅位就是后天八卦的艮位,也是年終交首交接處。所以《說卦傳》中寫到:'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經(jīng)過幾千年,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方位慢慢形成了誤差,雖然有閏年閏月的陰陽合歷調整,但但誤差是客觀存在的,值得注意。還有一點要注意是十二月建是按二十四節(jié)氣來劃分的。
建除十二客,又叫建除十二直、十二星、十二神,都是一個意思。術數(shù)家把天上十二辰分別象征地上十二種人事情況,民俗就定為:建、除、滿、平、定、執(zhí)、破、危、成、收、開、閉十二神。
建除十二神和十二長生宮有點類似,十二神輪流值日。建日就是當月的月令之日,掌一月之權,當旺之氣為最吉。所以找建日就很簡單,比如子月就是子日為建日,丑月就是丑日為建日,以此類推。
日月同支為建,日月相沖為破。建日同月建,依次按十二神輪流值日,比如正月建寅,寅為建日,那么卯自然是除日,辰就是滿日,巳日就是平日,以此類推。
到了二月就是卯日為建日來依次輪流行值日。所以到了每個月交節(jié)換令的時候,又開始重復一次。
十二神有吉兇,古代就用此來擇日,算是最簡單的擇日方法,簡單到以前的老黃歷都會標明是什么日。建、除兩日為首,所以古代有種占日辰的術士就叫建除家。
建除十二神的吉兇如下面歌訣:
建滿平收黑,除危定執(zhí)黃;
成開皆可用,閉破不可當。
其中的道理跟五行的旺相休囚和相生相克有關系,這里不展開講,反正建日最吉,除日宜除舊迎新。
滿日為祁愿豐收之義,平日萬事皆吉,定日為月令三合而吉祥,執(zhí)日有堅守之意,破日和危日萬事皆兇,成也是三合主成就,收日宜事終不宜開始,開日宜開喜忌兇,閉日也是萬事皆兇。
現(xiàn)在用建除擇日的很少了,但是奇門遁甲還是要用到建除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