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jīng)常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并稱“西方三圣”。
觀自在本為男身,傳到中國后,因為傳說救苦救難,很多閨中女子競相參拜。封建時代認為不雅,加上觀音有眾多法像,因此人們將觀音像塑為男身女面。但宋朝之后按中國古代仕女形象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觀音菩薩像卻成為主流。觀音是佛教的大菩薩,主慈悲,故稱“大悲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前,就成佛了,號“正法明如來”,見眾生苦難,倒駕慈航,做了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