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冰臺草堂
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人至中年陽氣衰,故手足不能溫,下元虛背,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
故陽氣盡則心死。
人一生的陽氣是由弱變強再逐漸衰減枯竭的一個過程,陽氣足則體健,陽氣弱則體衰,陽氣竭則身亡。
怎樣才能補人體之陽氣、延年益壽呢?請輸入圖片描述《扁鵲心書》作者,宋代著名醫(yī)學家竇材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第一為灼艾,第二為丹藥,第三為附子。
艾之火是純陽之火,古人把太陽稱為天之陽,艾灸稱之為地之陽。
艾灸能溫散寒邪、溫通經(jīng)絡、活血逐痹、回陽固脫、消淤散結(jié),艾灸是古今公認的補充陽氣最有效的方法,是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養(yǎng)生方式。
《扁鵲心書》中說:“人于無病時,常灸關(guān)元、氣海、命關(guān)、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
用實驗數(shù)據(jù)來證明!
例1
某課題組曾對200例受治者(年齡60-77歲,均為男性離休軍人,無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進行隔藥餅灸,穴位分兩組,甲組膻中、中脘、神闕、關(guān)元、足三里(雙),乙組大椎、脾俞(雙)、腎俞(雙)。方法:隔日艾灸一次。兩組穴位輪替。24日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疲倦無力,健忘,夜間尿頻等衰老癥狀均得到改善,臨床有效率為87%,其中疲倦無力有效率達94%以上,受治者在艾灸后精神充沛,睡眠時間延長且安寧,步履輕快,活動輕便等。經(jīng) 6~ 12個 月隨訪,約90% 以上受治者,在冬秋季不易患上呼吸道疾患。
例2
中國老年人有血銅增高的趨勢,血銅若長期升高會增加動脈硬化的幾率,同時也會增加人體自由基從而加速人體衰老。某課題組曾對50例老人自愿者做過艾灸實驗,來研究艾灸對人體血銅、血鋅含量的影響。艾灸取穴:足三里(雙側(cè)),每次艾灸5-10鐘,10天一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15天,共艾灸3個療程。療程結(jié)束后檢測發(fā)現(xiàn):血銅含量明顯下降,血鋅含量明顯上升。說明艾灸足三里能調(diào)整老人鋅銅的代謝能力。
中老年人四大保健養(yǎng)生穴位:
腎俞穴、中脘穴、關(guān)元穴、足三里是中老人的四大養(yǎng)生要穴。
經(jīng)常灸灸能調(diào)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具有補益腎氣,健脾和胃,促進脾腎運化的作用。
扶養(yǎng)一身正氣,使正氣不絕,脾土肥沃,腎水充盈。
土沃、水盈、氣足便能生長萬物,潤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會健康長壽了。